一种船舶内河换电调度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221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内河换电调度方法及装置。上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所述船舶的型号、航线信息、载重及所述航线内各换电站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船舶的位置信息、行驶速度、电池能耗以及天气信息;根据获取到的数据计算行驶过程中所述船舶到达各换电站的时间以及电池剩余电量可行驶时长;以及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目标换电站及换电时间,并将所述目标换电站的ID及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船舶,同时将所述船舶的ID及换电时间发送至所述目标换电站。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船舶航行过程中的换电次数,提高了运输效率和电池利用率,缩短航行时间。缩短航行时间。缩短航行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内河换电调度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Linux系统的程序调试
,尤其是一种程序调试方法、装置与计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内河船舶航行能耗受船舶载重、风向、水流流速等外界因素影响,当顺风顺流且载重较轻时,消耗能耗少,电池可支持航行里程长,可减少航线中的换电次数;当逆风逆流且载重较重时,消耗能耗大,电池可支持航行里程短,需要增加航线中的换电次数,而每次换电需要耗费的时间约半小时。目前并没有较好的办法预测船舶到达各个换电站的时间,导致换电次数多,航行时间被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内河换电调度方法及装置,以力图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上面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船舶内河换电调度方法,包括步骤:取所述船舶的型号、航线信息、载重及所述航线内各换电站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船舶的位置信息、行驶速度、电池能耗以及天气信息;根据获取到的数据计算行驶过程中所述船舶到达各换电站的时间以及电池剩余电量可行驶时长;以及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目标换电站及换电时间,并将所述目标换电站的ID及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船舶,同时将所述船舶的ID及换电时间发送至所述目标换电站。
[0005]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船舶内河换电调度方法中,按照预设的频率采集所述船舶的位置信息、行驶速度、电池能耗以及天气信息。
[0006]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船舶内河换电调度方法中,按照所述频率根据最新获取到的数据计算行驶过程中所述船舶到达各换电站的时间以及电池剩余电量可行驶时长。
[0007]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船舶内河换电调度方法中,当所述船舶行驶至某一预设的位置时,根据最近一次获取到的数据计算行驶过程中所述船舶到达各换电站的时间以及电池剩余电量可行驶时长;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目标换电站及换电时间,并将距离所述船舶最近的目标换电站的ID及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船舶,同时将所述船舶的ID及换电时间发送至所述目标换电站;当相邻两次采集到的行驶速度的差值超过预设的阈值时,根据当前获取到的数据计算行驶过程中所述船舶到达各换电站的时间以及电池剩余电量可行驶时长,并返回所述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目标换电站及换电时间,并将距离所述船舶最近的目标换电站的ID及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船舶,同时将所述船舶的ID及换电时间发送至所述目标换电站的步骤。
[0008]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船舶内河换电调度方法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将获取到的数据输入至航行数据模型,以计算行驶过程中所述船舶到达各换电站的时间以及电池剩余电量可行驶时长,将计算结果作为第二计算结果,所述航行数据模型的参数根据历史
数据确定;将所述根据获取到的数据计算行驶过程中所述船舶到达各换电站的时间以及电池剩余电量可行驶时长这一步骤的计算结果作为第一计算结果;并综合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和所述第二计算结果得到最终的计算结果;以及将所述船舶的实际航行数据作为历史数据添加到数据库中,并更新所述航行数据模型。
[0009]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船舶内河换电调度方法中,当根据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和根据所述第二计算结果获得的目标换电站不一致时,将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和所述第二计算结果中距离所述船舶的当前位置最近的目标换电站作为最终的目标换电站。
[0010]可选地,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船舶内河换电调度方法中,当根据所述第一计算结果和根据所述第二计算结果获得的距离所述船舶当前位置最近的目标换电站一致,但到达该目标换电站的时间t1和t2不一致时,将所述t1和t2中距离当前时刻较近的时间作为换电时间。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船舶内河换电调度装置,包括:第一数据获取单元,适于获取所述船舶的航线信息及所述航线内各换电站的位置信息;第二数据获取单元,适于获取所述船舶的位置信息、行驶速度、电池能耗以及天气信息;计算单元,适于根据获取到的数据计算行驶过程中所述船舶到达各换电站的时间以及电池剩余电量可行驶时长;以及消息发送单元,适于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目标换电站及换电时间,并将所述目标换电站的ID及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船舶,同时将所述船舶的ID及换电时间发送至所述目标换电站。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当程序指令被处理器读取并执行时,使得计算设备执行如上的船舶内河换电调度方法。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可读存储介质,当程序指令被计算设备读取并执行时,使得计算设备执行如上的船舶内河换电调度方法。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船舶内河换电调度方法及装置,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效果中的至少一种:根据船舶实际行驶情况预测各换电站的时间,有效减少换电次数,提高运输效率和电池使用率,缩短航行时间。
附图说明
[0015]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文结合下面的描述和附图来描述某些说明性方面,这些方面指示了可以实践本文所公开的原理的各种方式,并且所有方面及其等效方面旨在落入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内。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遍及本公开,相同的附图标记通常指代相同的部件或元素。
[0016]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船舶内河换电调度系统100的示意图;
[0017]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计算设备200的示意图;
[0018]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船舶内河换电调度方法300的流程图;
[0019]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船舶航线及换电站分布情况示意图;
[0020]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船舶内河换电调度装置5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2]模块化集装箱式动力电池因具有国际标准化尺寸和接口,适应于各种运输工具和装卸设备,且具有容量大、安全可靠的特点,在船用动力电池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模块化集装箱式动力电池是指以磷酸铁锂电池为能源载体,采用20英尺标准集装箱为成组单元的高度集成、大容量、可移动的通用模块化电源系统。集装箱式动力电池包括电池管理系统、空调系统、消防系统、配电系统等,可实现模块与电网间便捷、安全地快速接通与脱离,从而使这种更换模块实现船舶能量快速补充的换电模式得以实施。
[0023]以某20英尺船用集装箱动力电池为命名,电池容量为1080kWh左右,采用两层钢板中间填充A级防火阻燃岩棉的集装箱壳体,集装箱尾部配置2个内嵌式10kW空调,内部温度实时监测,在超过限制温度35℃后启动空调运行,电池箱额定输出电压576V,额定输出频率50Hz,容量18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内河换电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获取所述船舶的航线信息及所述航线内各换电站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船舶的位置信息、行驶速度、电池能耗以及天气信息;根据获取到的数据计算行驶过程中所述船舶到达各换电站的时间以及电池剩余电量可行驶时长;以及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目标换电站及换电时间,并将所述目标换电站的ID及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船舶,同时将所述船舶的ID及换电时间发送至所述目标换电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内河换电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预设的频率采集所述船舶的位置信息、行驶速度、电池能耗以及天气信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内河换电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频率根据最新获取到的数据计算行驶过程中所述船舶到达各换电站的时间以及电池剩余电量可行驶时长。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内河换电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船舶行驶至某一预设的位置时,根据最近一次获取到的数据计算行驶过程中所述船舶到达各换电站的时间以及电池剩余电量可行驶时长;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目标换电站及换电时间,并将距离所述船舶最近的目标换电站的ID及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船舶,同时将所述船舶的ID及换电时间发送至所述目标换电站;当相邻两次采集到的行驶速度的差值超过预设的阈值时,根据当前获取到的数据计算行驶过程中所述船舶到达各换电站的时间以及电池剩余电量可行驶时长,并返回所述根据计算结果确定目标换电站及换电时间,并将距离所述船舶最近的目标换电站的ID及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船舶,同时将所述船舶的ID及换电时间发送至所述目标换电站的步骤。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内河换电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将获取到的数据输入至航行数据模型,以计算行驶过程中所述船舶到达各换电站的时间以及电池剩余电量可行驶时长,将计算结果作为第二计算结果,所述航行数据模型的参数根据历史数据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婷章星郭鹏闫立马勃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启源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