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氟泵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机房空调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氟泵制冷
,具体涉及一种双氟泵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机房空调和存储介质,尤其涉及一种机房空调的双氟泵制冷系统中压缩机与氟泵混合运行的控制方法、装置、机房空调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方案中,氟泵制冷系统包括氟泵和压缩机,氟泵制冷系统共有三种运行模式,分别为:压缩机运行模式、压缩机和氟泵混合运行模式、以及氟泵运行模式,这三种运行模式是切换运行的。但在氟泵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和氟泵混合运行模式下,控制过程较为复杂,还无法兼顾控温效果与节能效果均达到理想状态,导致氟泵制冷系统存在能耗高的问题。
[000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氟泵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机房空调和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方案中在氟泵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和氟泵混合运行模式下,控制过程较为复杂,无法兼顾控温效果与节能效果均达到理想状态,导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氟泵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包括:第一氟泵制冷系统和第二氟泵制冷系统;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和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和氟泵(5);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上电后开机且能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和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每个氟泵制冷系统,控制所述每个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启动并运行;在所述每个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运行的情况下,获取所述每个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运行频率,记为所述每个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当前频率;获取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外机环境温度,并获取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内机环境温度;在所述每个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运行第一设定时间之后,根据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外机环境温度,控制所述每个氟泵制冷系统中的氟泵(5)的启闭;在所述每个氟泵制冷系统中的氟泵(5)开启并运行的情况下,在所述每个氟泵制冷系统中的氟泵(5)运行第二设定时间之后,结合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外机环境温度、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内机环境温度、以及所述每个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当前频率,动态确定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第一高效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第二高效频率,并轮流控制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按所述第一高效频率运行、以及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按所述第二高效频率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氟泵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外机环境温度,控制所述每个氟泵制冷系统中的氟泵(5)的启闭,包括:确定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外机环境温度是否在第三设定时间内持续低于设定室外环境温度;若确定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外机环境温度在第三设定时间内持续低于所述设定室外环境温度,则控制所述每个氟泵制冷系统中的氟泵(5)开启并运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氟泵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外机环境温度、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内机环境温度、以及所述每个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当前频率,动态确定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第一高效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第二高效频率,并轮流控制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按所述第一高效频率运行、以及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按所述第二高效频率运行,包括:确定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外机环境温度是否高于设定室外环境温度;若确定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外机环境温度高于所述设定室外环境温度,则控制所述每个氟泵制冷系统中的氟泵(5)关闭;若确定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外机环境温度未高于所述设定室外环境温度,则在所述每个氟泵制冷系统中的氟泵(5)继续运行的情况下,结合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内机环境温度、以及所述每个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当前频率,动态确定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第一高效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第二高效频率,并轮流控制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按所述第一高效频率运行、以及
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按所述第二高效频率运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氟泵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结合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内机环境温度、以及所述每个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当前频率,动态确定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第一高效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第二高效频率,并轮流控制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按所述第一高效频率运行、以及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按所述第二高效频率运行,包括:确定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内机环境温度是否在设定温度范围内;若确定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内机环境温度未在设定温度范围内,则返回,以继续结合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外机环境温度、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内机环境温度、以及所述每个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当前频率,动态确定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第一高效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第二高效频率,并轮流控制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按所述第一高效频率运行、以及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按所述第二高效频率运行;若确定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内机环境温度在设定温度范围内,则根据所述每个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当前频率,动态确定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第一高效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第二高效频率,并轮流控制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按所述第一高效频率运行、以及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按所述第二高效频率运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氟泵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每个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当前频率,动态确定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第一高效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第二高效频率,并轮流控制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按所述第一高效频率运行、以及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按所述第二高效频率运行,包括:确定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和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一个氟泵制冷系统作为当前待进行频率调整的氟泵制冷系统,记为待调整氟泵制冷系统;并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和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另一个氟泵制冷系统作为当前待进行频率维持的氟泵制冷系统,记为待维持氟泵制冷系统;针对所述待调整氟泵制冷系统,在所述待调整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设定高效运行频率范围内,将与所述待调整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当前频率之间的差值最小、且小于所述待调整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当前频率的一个设定高效运行频率,确定为所述待调整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当前高效频率;其中,在所述待调整氟泵制冷系统为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时,所述待调整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当前高效频率为所述第一高效频率;在所述待调整氟泵制冷系统为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时,所述待调整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当前高效频率为所述第二高效频率;控制所述待调整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按所述待调整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当前高效频率运行;同时,控制所述待维持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继续按所述待维持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当前频率运行;之后返回,以继续结合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外机环境温度、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的
内机环境温度、以及所述每个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当前频率,动态确定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第一高效频率、以及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第二高效频率,并轮流控制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按所述第一高效频率运行、以及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按所述第二高效频率运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氟泵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和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一个氟泵制冷系统作为当前待进行频率调整的氟泵制冷系统,记为待调整氟泵制冷系统,包括:在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上电后,将预设的控制逻辑标记置位为第一设定标记或第二设定标记;所述第一设定标记与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对应,所述第二设定标记与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对应;在首次确定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和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一个氟泵制冷系统作为当前待进行频率调整的氟泵制冷系统,记为待调整氟泵制冷系统时,将与所述第一设定标记对应的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确定为所述待调整氟泵制冷系统,或将与所述第二设定标记对应的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确定为所述待调整氟泵制冷系统;在每次控制所述待调整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按所述待调整氟泵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1)的当前高效频率运行之后,若所述控制逻辑标记的当前值为所述第一设定标记,则将所述控制逻辑标记重新置位为所述第二设定标记;若所述控制逻辑标记的当前值为所述第二设定标记,则将所述控制逻辑标记重新置位为所述第一设定标记;在首次之后确定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和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中的一个氟泵制冷系统作为当前待进行频率调整的氟泵制冷系统,记为待调整氟泵制冷系统时,则根据所述控制逻辑标记的当前值,若所述控制逻辑标记的当前值为所述第一设定标记,则将与所述第一设定标记对应的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确定为所述待调整氟泵制冷系统;若所述控制逻辑标记的当前值为所述第二设定标记,则将与所述第二设定标记对应的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确定为所述待调整氟泵制冷系统。7.一种双氟泵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氟泵制冷系统,包括:第一氟泵制冷系统和第二氟泵制冷系统;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和所述第二氟泵制冷系统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氟泵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和氟泵(5);所述双氟泵制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伟,郭玉华,韩宏志,李冠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