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电化学储能的微电网系统运行方式确定方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电网运行策略优化
,具体涉及含电化学储能的微电网系统运行方式确定方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渐提高,分布式电源具有投资小、环保及灵活性高等优点,发展规模迅速扩大。但分布式电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具有不可控性,且大规模应用及接入也给传统电网带来巨大的挑战及冲击。微电网的提出实现了分布式电源灵活、数量大、多样性的并网问题。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方式,使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
[0003]微电网系统作为新型的电力系统,其结构和运行要求与传统电网系统均有不同,未来微电网系统发展的技术核心在于规划设计、保护控制等,在微电网系统设计运行方案时往往需要考虑运行控制策略的影响。故亟待提出一种含电化学储能的微电网系统运行方式确定方法以降低微电网系统运行成本的同时减少其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电化学储能的微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电化学储能的微电网系统运行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网系统包括:外部电网、可再生能源机组、不可再生能源机组、储能机组以及用电端;所述可再生能源机组用于为所述用电端供能,所述不可再生能源机组以及所述外部电网用于在所述可再生能源机组的输出功率不能满足用电端需求时,向用电端供能;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电端的负荷需求变化量以及用电端的负荷需求;当所述负荷需求大于可再生能源机组的总输出功率,确定超出可再生能源机组的总输出功率的剩余负荷需求;基于所述剩余负荷需求,确定微电网系统中在满足用电端的负荷需求时不可再生能源机组和外部电网进行不同功率输出时的碳排放量;基于用电端的负荷需求、用电端的负荷需求变化量以及所述剩余负荷需求,确定不同碳排放量下的微电网系统的输出功率满足用电端的负荷需求时的总成本;根据所述碳排放量以及所述总成本确定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微电网系统运行方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电化学储能的微电网系统运行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电端的负荷需求,包括:基于需求响应策略,确定用电端的负荷需求变化量;基于确定用电端的负荷需求变化量,计算用电端参与需求响应策略后的负荷需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电化学储能的微电网系统运行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用电端的负荷需求、用电端的负荷需求变化量以及所述剩余负荷需求,确定微电网系统的输出功率满足用电端的负荷需求时的总成本,包括:基于用电端的负荷需求变化量计算用电端负荷需求响应补贴成本;基于所述用电端的负荷需求以及所述剩余负荷需求,计算不同碳排放量下的微电网系统中可再生能源机组以及储能机组的运行成本、碳交易成本、不可再生能源机组输出电功率成本和外部电网输出电功率成本;基于用电端负荷需求响应补贴成本、运行成本、碳交易成本、不可再生能源机组输出电功率成本和外部电网输出电功率成本,确定微电网系统的总成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电化学储能的微电网系统运行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再生能源机组包括风电机组和光伏机组,不可再生能源机组包括燃气轮机,储能机组包括电化学储能机组,通过下式确定微电网系统的总成本:f1=f
m
+C
c
;其中,f1表示微电网系统的总成本;f
m
表示微电网系统输出满足用电端负荷需求的电功率的成本;C
wt
表示风电机组输出单位电功率的成本;C
pv
表示光伏机组输出单位电功率的成本;C
fuel
表示燃气轮机消耗单位天然气量的成本;C
ees
表示电化学储能机组输出单位功率的运行成本;C
out
‑
gird
表示外部电网输出单位电功率的电价;C
DR
表示用电端负荷需求响应补贴成本,C
DR
=c
dr
·
ΔQ
e
(t);c
dr
为用电端需求响应单位负荷补贴价格;ΔQ
e
(t)表示用电端的负荷变化量;C
in
‑
gird
表示向外部电网出售单位电功率的电价;Q
wt
(t)表示风电机组单位时间内输出的电功率;Q
pv
(t)表示光伏机组单位时间内输出的电功率;F
fuel
(t)表示燃气轮机单位
时间内输出电功率消耗的天然气量,F
fuel
(t)=a
e
(Q
fuel
(t))2+b
e
Q
fuel
(t)+c
e
;Q
fuel
(t)表示燃气轮机单位时间内输出的电功率;a
e
,b
e
,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良友,孙长平,苏一博,乐波,周旭艳,王鹏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