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合成金/银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31972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合成金/银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制取银溶胶并用水稀释获得银溶胶溶液,其中银溶胶与水的体积比为1:05至1:2;S02、在银溶胶溶液中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与银溶胶的质量比为1:300—1:1000;S03、在30—80℃的条件下,以体积比1:200—1:50往步骤S02中的产物加入“乙酸—氯—金”配合溶液;S04、以质量比1:2000—1:200往步骤S03的产物中加入抗坏血酸,搅拌2—20min;S05、静置冷却步骤S04中的溶液获取贵金属溶胶。以解决现有技术生成的金壳银核纳米粒子均存在有化合物形态,并非完全的金、银的单质形态的问题。银的单质形态的问题。银的单质形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金/银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成金/银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金、银纳米粒子属于合成纳米材料的金属基合成纳米材料,既有贵金属的化学特性,又有纳米粒子的性能,有着特殊的性质与作用,在催化剂、传感元件、光学器件和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目前胶体金(金纳米)在免疫技术、食品安全、化学催化、表面增强等领域的应用发展迅速。金纳米粒子均匀、稳定,银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成本低等优点。合成金包裹银核的金壳纳米材料,可以结合二者的优势,并以低成本的优点形成应用优势。
[0003]金壳银核纳米粒子的合成具有较大的技术难度,需要在微观纳米尺寸完成金原子簇在银核纳米颗粒上的牢固附着、均匀生长、包裹均匀,还需获得良好的分散和稳定性。迄今为止,成功的案例并不多,同时,已见报道的案例在技术上都存在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
[0004]目前涉及合成金壳银核纳米粒子的有限报道中,一般在合成银纳米的基础上,加入四氯合金酸,通过置换反应,使银将金还原出来,或加入还原剂将金还原出来。但合成出来的纳米粒子不稳定、易团聚,金在银核表面的附着较松散。同时,由于银离子与氯离子迅速生成氯化银沉淀,在银核表层对与金的亲和、包裹形成阻碍。也有使用四碘合金酸代替四氯合金酸,但两者效果接近,合成效果不理想。以上方法所获得的纳米粒子在透射电镜下检测,均存在有化合物形态,并非完全的金、银的单质形态,使得这类金包银核复合纳米粒子在应用中受到限制,没有在免疫技术、食品安全、化学催化等领域形成有效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合成金/银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方法,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合成金/银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01、制取银溶胶并用水稀释获得银溶胶溶液,其中银溶胶与水的体积比为1:05至1:2;
[0008]S02、在银溶胶溶液中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与银溶胶的质量比为1:300—1:1000;
[0009]S03、在30—80℃的条件下,以体积比1:200—1:50往步骤S02中的产物加入“乙酸—氯—金”配合溶液;
[0010]S04、以质量比1:2000—1:200往步骤S03的产物中加入抗坏血酸,搅拌2—20min;
[0011]S05、静置冷却步骤S04中的溶液获取贵金属溶胶;
[0012]其中,“乙酸—氯—金”配合溶液的制取方法为:制取乙酸溶液,将氯化钠溶于乙酸溶液中获得氯化钠乙酸溶液;在60—95℃的条件下,将金加入到氯化钠乙酸溶液中,并加入硝酸直至金完全溶解,制得“乙酸—氯—金”配合溶液。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S01中制取银溶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S01

1、以质量比1:500—1:50将α

环糊精或β

环糊精溶于水中获取α

环糊精溶液或β

环糊精溶液;以质量比1:6000—1:1000将硝酸银溶于水中获取硝酸银溶液;
[0015]S01

2、以体积比1:100—1:10向α

环糊精溶液或β

环糊精溶液中加入正丁醇,以体积比1:100—1:10α

环糊精溶液或β

环糊精溶液中向加入乙醇;
[0016]S01

3、30—90℃的条件下,以体积比1:250-1:25向步骤S01

2的产物中加入步骤S01

1中配置的硝酸银溶液;
[0017]S01

4、1—10min后,向步骤S01

3的产物中滴入NaOH溶液调节PH至10~12,继续搅拌10—30min。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S01

3的反应条件还包括:在水浴下剧烈搅拌。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以α

环糊精或β

环糊精还原制备银纳米粒子,同时,α

环糊精或β

环糊精对金有着特殊的吸附作用,在调节极性的情况下,环糊精溶液表面张力环境有利于金在银核表层的生长,在微观环境下取得两种金属的亲和与附着,金在银核表层附着牢固,溶胶体系分散均匀;通过非常规方式溶解金,作为金源,新的金配合物在环糊精溶液中与银核有着优良的亲和力,在环糊精溶液中效果良好,在银核表层均匀生长金壳,包裹均匀牢固,并且与四氯合金酸等金盐试剂相比,合成过程中减少卤化物的带入,效果更好;复合纳米粒子由金和银两种金属的单质形态构成,纯净度高。为这种复合纳米材料的应用提供了良好条件。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金配合物的晶体衍射结果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金配合物的另一晶体衍射结果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金配合物的另一晶体衍射结果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金配合物的另一晶体衍射结果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金壳银核复合纳米粒子在不同倍率下的TEM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金壳银核复合纳米材料的(a)颗粒的TEM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金壳银核复合纳米材料的(b)颗粒的TEM图;
[0027]图8为图6中(a)颗粒的EDS结果分析图;
[0028]图9为图7中(b)颗粒的EDS结果分析图;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β

环糊精制备的银溶胶实物图;
[0030]图11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金壳银核复合纳米材料的实物图;
[0031]图12为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金壳银核复合纳米材料的另一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33]实施实例1:
[0034]1)以质量比1:500—1:50将α

环糊精或β

环糊精溶于水中;以质量比1:6000—1:1000将硝酸银溶于水中。
[0035]2)取200mlα

环糊精溶液或β

环糊精溶液,以体积比1:100—1:10加入正丁醇、1:100—1:10加入乙醇,倒入250ml三口烧瓶,于其中加入1—10ml配置好的硝酸银溶液,在30—90℃水浴下剧烈搅拌。
[0036]3)1—10min后滴入NaOH溶液(1.0mol/L)调节PH10~12。继续搅拌10—30min,得到黄色银溶胶。
[0037]4)以体积比1:50—1:5将乙酸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金/银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01、制取银溶胶并用水稀释获得银溶胶溶液,其中银溶胶与水的体积比为1:05至1:2;S02、在银溶胶溶液中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与银溶胶的质量比为1:300—1:1000;S03、在30—80℃的条件下,以体积比1:200—1:50往步骤S02中的产物加入“乙酸—氯—金”配合溶液;S04、以质量比1:2000—1:200往步骤S03的产物中加入抗坏血酸,搅拌2—20min;S05、静置冷却步骤S04中的溶液获取贵金属溶胶;其中,“乙酸—氯—金”配合溶液的制取方法为:制取乙酸溶液,将氯化钠溶于乙酸溶液中获得氯化钠乙酸溶液;在60—95℃的条件下,将金加入到氯化钠乙酸溶液中,并加入硝酸直至金完全溶解,制得“乙酸—氯—金”配合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金/银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1中制取银溶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

1、以质量比1:500—1:50将α

环糊精或β

环糊精溶于水中获取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晟渝吴松洪燕婷丁旭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