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设备用液冷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1891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设备用液冷热交换器,包括主体外壳、盖板、螺栓、若干插座以及热交换结构,所述主体外壳为无前侧壁以及左侧壁箱体结构,且后侧壁中部开设有第一管道口,所述主体外壳右侧壁中部开设有第二管道口,所述主体外壳上壁左端中心线上开设有第三管道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主体外壳与盖板形成密封空间,促进热量交换,防止流失;通过热交换结构可以实现大面积的冷热介质接触,提高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并且借助导热板的构造,还能够实现二次换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换热效果;整体构造简单,冷介质快速流动,而热介质进入缓慢,排出快速,可充分进行热交换,解决了换热效率低下的问题。解决了换热效率低下的问题。解决了换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设备用液冷热交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
,具体为一种空调设备用液冷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亦称为热交换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按其操作过程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或称回热式)三大类;按其表面的紧凑程度可分为紧凑式和非紧凑式两类。
[0003]不锈钢热交换器是应用材质为不锈钢材料的热交换器,具有非常好的抗氧化特性,安全卫生,广泛应用食品、医药、采暖、生活用水、空调回水等领域;然而现如今的热交换设备多采用单一的冷与热流动介质通过管道等进行接触产生热量流动交换,但是现有技术多采用单一的管道接触以及散热片进行实现热交换的作用,其管道接触面积有限,导致换热效率低下,因此现设计一种空调设备用液冷热交换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设备用液冷热交换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设备用液冷热交换器,包括主体外壳、盖板、螺栓、若干插座以及热交换结构;所述主体外壳为矩形箱体结构,且前侧壁以及左侧壁可拆卸,所述主体外壳后侧壁中部开设有第一管道口,所述主体外壳右侧壁中部开设有第二管道口,所述主体外壳上壁左端中心线上开设有第三管道口,所述盖板可拆卸扣装于主体外壳左侧以及前侧,所述盖板前侧壁开设有与第一管道口相对应的第四管道口,所述螺栓分别活动贯穿于盖板且分别活动旋接于主体外壳侧壁沿内,若干所述插座均为T字形结构,若干所述插座分别等距固定安置于主体外壳内上壁,所述热交换结构可拆卸安置于主体外壳内。
[0006]优选的,所述热交换结构包括四对导热板、若干交换管、一对冷水分流箱、第一热水分流箱、第二热水分流箱以及若干分流管;四对所述导热板中部设置有若干弧形管槽,且相邻弧形管槽分别位于导热板左右两侧交错相对称,所述弧形管槽上下两端均贯通开设有交换孔,四对所述导热板其中一端分别固定套装于插座上,且相邻导热板的弧形管槽相反对应,所述导热板上若干弧形管槽相对贴合,若干所述交换管分别固定嵌装于导热板的弧形管槽内,且分成冷水进入管以及热水进入管,一对所述冷水分流箱均由第一集水箱左侧壁上等距设置有若干第一分流口构成,且第一集水箱右侧壁中部设置有直径大于第一分流口的第一进出管,一对所述冷水分流箱的第一进出管分别固定贯穿于第一管道口以及第四管道口,且第一分流口分别通过第一管道与若干交换管两端对应相连,所述第一热水分流箱由第二集水箱前侧壁等距设置有若干第二分流口构成,且上壁中部设置有第二进出管,所述第一热水分流箱固定安置于主
体外壳内前侧,且第二进出管贯穿于第三管道口,所述第一热水分流箱的第二分流口分别通过第二管道与若干交换管其中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热水分流箱有第三集水箱前侧壁设置有若干第三分流口构成,且后侧壁中部设置有第三进出管,所述第二热水分流箱固定安置于主体外壳内右侧壁上,且第三进出管贯穿于第二管道口,所述第二热水分流箱的第三分流口分别通过管道与若干交换孔后端相连,若干所述分流管均为三通管结构,且成山字形状,若干所述分流管其中两端分别连接于导热板前侧相邻两个交换孔前端上,且分流管另外一端固定连接于交换孔之间的交换管前端上。
[0007]优选的,所述交换管均为铜管结构,且以左端导热板顶部为冷水进入管向右以及向下沿冷热水进入交替排列,并区分与冷水分流箱以及第一热水分流箱相连。
[0008]优选的,所述交换管的热水进入管与分流管另外一端相连,且位于分流管相连的两个交换孔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导热板上相对贴合的弧形管槽内分别交错设置有冷水进入的交换管以及热水进入的交换管。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热水分流箱上的第三分流口直径与交换孔直径相同。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热水分流箱上的第三进出管直径大于第二进出管直径。
[001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空调设备用液冷热交换器,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主体外壳与盖板形成密封空间,促进热量交换,防止流失;2、本专利技术通过热交换结构可以实现大面积的冷热介质接触,提高换热效率和换热效果;并且借助导热板的构造,还能够实现二次换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换热效果;3、本专利技术整体构造简单,冷介质快速流动,而热介质进入缓慢,排出快速,可充分进行热交换。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C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主体外壳;2、盖板;3、螺栓;4、插座;5、热交换结构;51、导热板;52、交换管;53、冷水分流箱;54、第一热水分流箱;55、第二热水分流箱;56、分流管;6、交换孔;7、弧形管槽;H1、第一管道口;H2、第二管道口;H3、第三管道口;H4、第四管道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请参阅图1

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空调设备用液冷热交换器,
包括主体外壳1、盖板2、螺栓3、若干插座4以及热交换结构5;所述主体外壳1为矩形箱体结构,且前侧壁以及左侧壁可拆卸,所述主体外壳1后侧壁中部开设有第一管道口H1,主体外壳1右侧壁中部开设有第二管道口H2,主体外壳1上壁左端中心线上开设有第三管道口H3,盖板2可拆卸扣装于主体外壳1左侧以及前侧,盖板2前侧壁开设有与第一管道口H1相对应的第四管道口H4,螺栓3分别活动贯穿于盖板2且分别活动旋接于主体外壳1侧壁沿内,若干插座4均为T字形结构,若干插座4分别等距固定安置于主体外壳1内上壁,热交换结构5可拆卸安置于主体外壳1内。
[0022]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热交换结构5包括四对导热板51、若干交换管52、一对冷水分流箱53、第一热水分流箱54、第二热水分流箱55以及若干分流管56;四对导热板51中部设置有若干弧形管槽7,且相邻弧形管槽7分别位于导热板51左右两侧交错相对称,弧形管槽7上下两端均贯通开设有交换孔6,四对导热板51其中一端分别固定套装于插座4上,且相邻导热板51的弧形管槽7相反对应,导热板51上若干弧形管槽7相对贴合,若干交换管52分别固定嵌装于导热板51的弧形管槽7内,且分成冷水进入管以及热水进入管,一对冷水分流箱53均由第一集水箱左侧壁上等距设置有若干第一分流口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设备用液冷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外壳(1)、盖板(2)、螺栓(3)、若干插座(4)以及热交换结构(5);所述主体外壳(1)为矩形箱体结构,且前侧壁以及左侧壁可拆卸,所述主体外壳(1)侧壁上开设有第一管道口(H1)、第二管道口(H2)以及第三管道口(H3),所述盖板(2)可拆卸扣装于主体外壳(1)左侧以及前侧,所述盖板(2)前侧壁开设有与第一管道口(H1)相对应的第四管道口(H4),所述螺栓(3)分别活动贯穿于盖板(2)且分别活动旋接于主体外壳(1)侧壁沿内,若干所述插座(4)均为T字形结构,若干所述插座(4)分别等距固定安置于主体外壳(1)内上壁,所述热交换结构(5)可拆卸安置于主体外壳(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设备用液冷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结构(5),包括四对导热板(51)、若干交换管(52)、一对冷水分流箱(53)、第一热水分流箱(54)、第二热水分流箱(55)以及若干分流管(56);四对所述导热板(51)中部设置有若干弧形管槽(7),且相邻弧形管槽(7)分别位于导热板(51)左右两侧交错相对称,所述弧形管槽(7)上下两端均贯通开设有交换孔(6),四对所述导热板(51)其中一端分别固定套装于插座(4)上,且相邻导热板(51)的弧形管槽(7)相反对应,所述导热板(51)上若干弧形管槽(7)相对贴合,若干所述交换管(52)分别固定嵌装于导热板(51)的弧形管槽(7)内,且分成冷水进入管以及热水进入管,一对所述冷水分流箱(53)均由第一集水箱左侧壁上等距设置有若干第一分流口构成,且第一集水箱右侧壁中部设置有直径大于第一分流口的第一进出管,一对所述冷水分流箱(53)的第一进出管分别固定贯穿于第一管道口(H1)以及第四管道口(H4),且第一分流口分别通过第一管道与若干交换管(52)两端对应相连,所述第一热水分流箱(54)由第二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国忠戴鹏飞陈正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鹏浩热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