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协同式水油平衡增效的驻留型化妆品添加剂及化妆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180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协同式水油平衡增效的驻留型化妆品添加剂及化妆品,添加剂包括聚氨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协同式水油平衡增效的驻留型化妆品添加剂及化妆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妆品添加剂及化妆品,具体涉及一种协同式水油平衡增效的驻留型化妆品添加剂及化妆品。

技术介绍

[0002]皮肤的基础肤质一般可分为干性皮肤、油性皮肤、混合性皮肤及中性皮肤。其中中性皮肤通常具有较好的整体皮肤状态,其角质层含水量适中,皮脂分泌通畅,纹理细腻、柔软、稳定,组织滑而细,没有粗大的毛孔或太油腻的部位,红润光泽富有弹性,无重大瑕疵;外观感觉光滑、新鲜、清洁、有健康色彩;皮肤镜下光滑幼嫩、柔软、不厚不薄,没有油腻感。但中性皮肤较突出的特征是其状态因环境或季节变化所致的水油分布不稳定会直接影响皮肤的外观状态。如受季节影响,中性皮肤夏天趋于油性,冬春季趋于干性。而水油分布不平衡则会导致中性皮肤逐渐趋向混合性皮肤,T区会变得偏油而在两颊又会偏干。进一步易导致中性皮肤的消费者在使用化妆品的过程中,T区因出油而容易脱妆,两颊区域又会因为缺水而易卡粉浮粉。且化妆后皮肤水分降低又会刺激油性皮肤更多的分泌油脂,使得皮肤出现水含量低,油含量高的恶性循环,这时候就需要外用水油平衡的组合物来避免或缓解以上问题。
[0003]目前的保湿技术主要有一直存在着对于更加高效的保湿剂和保湿技术的追求。在现有的保湿技术中,多元醇、透明质酸、葡萄糖等多元醇技术虽然有着出色的保湿效果,但是它们的分子量较小,难以形成立体空间保湿,因此在长时间的保湿效果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封闭性的油脂保湿技术则存在着易造成皮肤负担、阻塞毛孔等问题,而且对于T区容易出油的皮肤情况更为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协同式水油平衡增效的驻留型化妆品添加剂及化妆品。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协同式水油平衡增效的驻留型化妆品添加剂,其质量配比为:
[0006]聚氨酯

7,22

54份;
[0007]赤藓醇,13

22份;
[0008]至少一种氨基酸,16

27份;
[0009]泛醇,16

27份。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聚氨酯

7和赤藓醇的质量比为4:(1

4)。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聚氨酯

7和氨基酸的质量比为1:(0.3

1.2)。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聚氨酯

7和泛醇的质量比为1:(0.3

1.2)。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聚氨酯

7的末端为异氰酸酯HMDI残基;和/或所述的聚氨酯

7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

200000。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氨基酸为脯氨酸。
[0015]一种协同式水油平衡增效的驻留型化妆品,其添加有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驻留型化妆品添加剂。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化妆品中还添加有乳化剂、颜料、渗透压调节剂、香料、抗氧化剂、仿晒化合物、滤光剂、防腐剂、中和剂、抗自由基试剂、除臭剂、多价螯合剂、溶剂中的至少一种。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渗透压调节剂选自NaCl、MgCl2中的至少一种。
[0018]进一步的,所述的颜料选自氧化铁红、氧化铁黄、氧化铁黑、氧化铬绿中的至少一种。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些实例的驻留型化妆品添加剂,氨基酸和赤藓醇可以与大分子的聚氨酯

7通过丰富的氢键紧密结合,形成一张隐形、持久贴肤的保湿膜,带来更好的保湿能力,同时泛醇可以很好地吸附在这种隐形膜上面,贴合的过程中有效渗透角质层,浸润肌肤表面的角质层,具有强效的保湿效果,有效改善肌肤粗糙,使肌肤柔软,改善皮肤滋润度的同时可稳定皮肤状态,调节皮肤含油量,减少皮肤因水油分布不平衡而导致的损伤。在使用的过程中,大量的小分子的活性物通过氢键或范德华的作用力不断的吸附和沉积在这膜上面,并且和皮肤的角质层通过更强的分子间的作用力交织在一起,最终使这些活性物能或紧或松的交联在该互穿网络的膜当中,并牢牢的附着在皮肤的表面,最终从宏观的角度改善皮肤的保水性并调节皮肤出油的状态。在微观的角度也提高了活性物在皮肤上面交互利用的效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作更为详细、完整的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
[0022]一种协同式水油平衡增效的驻留型化妆品添加剂,其质量配比为:
[0023]聚氨酯

7,22

54份;
[0024]赤藓醇,13

22份;
[0025]至少一种氨基酸,16

27份;
[0026]泛醇,16

27份。
[0027]方便使用起见,添加剂可以分散在溶剂中,并添加适量防腐剂。
[0028]在一些驻留型化妆品添加剂的实例中,聚氨酯

7和赤藓醇的质量比为4:(1

4)。
[0029]在一些驻留型化妆品添加剂的实例中,聚氨酯

7和氨基酸的质量比为1:(0.3

1.2)。
[0030]在一些驻留型化妆品添加剂的实例中,聚氨酯

7和泛醇的质量比为1:(0.3

1.2)。
[0031]在一些驻留型化妆品添加剂的实例中,聚氨酯

7和赤藓醇的质量比为4:(1

4),聚氨酯

7和氨基酸的质量比为1:(0.3

1.2)。
[0032]在一些驻留型化妆品添加剂的实例中,聚氨酯

7和赤藓醇的质量比为4:(1

4),聚氨酯

7和泛醇的质量比为1:(0.3

1.2)。
[0033]在一些驻留型化妆品添加剂的实例中,聚氨酯

7和氨基酸的质量比为1:(0.3

1.2),聚氨酯

7和泛醇的质量比为1:(0.3

1.2)。
[0034]在一些驻留型化妆品添加剂的实例中,聚氨酯

7和赤藓醇的质量比为4:(1

4),聚
氨酯

7和氨基酸的质量比为1:(0.3

1.2),聚氨酯

7和赤藓醇的质量比为4:(1

4),聚氨酯

7和氨基酸的质量比为1:(0.3

1.2)。
[0035]在一些驻留型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协同式水油平衡增效的驻留型化妆品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其质量配比为:聚氨酯

7,22

54份;赤藓醇,13

22份;至少一种氨基酸,16

27份;泛醇,16

27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同式水油平衡增效的驻留型化妆品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

7和赤藓醇的质量比为4:(1

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同式水油平衡增效的驻留型化妆品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

7和氨基酸的质量比为1:(0.3

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同式水油平衡增效的驻留型化妆品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

7和泛醇的质量比为1:(0.3

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协同式水油平衡增效的驻留型化妆品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竟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永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