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管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3180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00
一种静脉管线识别系统,能够容易地识别静脉管线及其相关的流体源和输出部,并能将该输液管线与其他输液管线及其他输液管线的流体源和输出部区分开。该静脉管线识别系统包括通过无线连接彼此可通信地联接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这些光源被配置为当其中一个光源被激活以生成光信号时,另一个光源被自动激活以生成相应的光信号。每个光源可放置在静脉管线的相对端,以便能够容易地识别同一静脉管线的每一端。一端。一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液管线系统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2月20日,申请号为201980014635.8,专利技术名称为“输液管线系统”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3]本申请要求主题均为“输液管线系统(INFUSION LINE SYSTEMS)”的于2018年2月22日提交的第15/902,682号美国专利申请、于2018年8月2日提交的第10,064,991号和第16/053,495号当前美国专利的优先权,其各自的公开内容通过援引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介绍
1、专利

[0004]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药物、流体和/或营养素的静脉给药的系统。具体地,本公开涉及清楚地识别(identify,分辩)用于药物、液体和/或营养素的静脉给药的多条静脉管线(intravenous lines,静脉输液管线)中的每一条静脉管线的系统和装置。
[0005]2、相关技术
[0006]在医院环境(hospital setting)中,通常通过静脉管线(以下简称“IV管线(IV lines)”)向患者施用(administer,给予)液体药物、流体和营养素(以下统称为“治疗流体”)。静脉管线(IV管线)通常由柔性的塑料管组成,该塑料管的一端连接到流体源,另一端连接到提供通向患者的血管/动脉的通路(access)的针或端口。同时使用多个静脉管线(每条连接至不同的流体源)一次性向单一患者输送几种治疗流体的情况并不少见。针或端口彼此相邻定位的情况也不少见,例如多个相邻的针提供进入贯通(run through)患者手臂的肱静脉(brachial vein)的通路。
[0007]虽然同时使用多个静脉管线可以带来许多好处,但也会遇到一些挑战。例如,当使用多个静脉管线向单一病人施用多种治疗流体时,可能会很麻烦且难以容易地将一个静脉管线从其他静脉管线中识别出来。因此,相较于另一药物源及其相应的治疗流体输出部(output),可能很难快速且准确地识别特定的治疗流体源和其相应的治疗流体输出部。由于每个静脉管线盘绕在其包装结构(packaged configuration)上,并因此与其他静脉管线缠结或者缠结在床单下或衣物下,使得这一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0008]在紧急情况下,通常需要快速识别特定的治疗流体源。例如,当连接(hooked up,挂接)到多个静脉管线的患者需要紧急静脉内施用一种治疗流体,而该治疗流体尚未通过其中一条静脉管线提供时,需要立即提供该治疗流体。如果不能迅速地对可以注射治疗流体的血管进行定位,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已施用过一种治疗流体的静脉管线提供药品。在非紧急情况下,这种使用现有的静脉管线施用新的治疗流体的做法也很常见。然而,施用药品的人必须确保,施用新的治疗流体所通过的静脉管线载有与所述新的治疗流体相容的治疗流体。如果通过静脉管线注射一种新的治疗流体,而其中已经流过该静脉管线的治疗流体与新的治疗流体不相容,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例如,如果将肝素注射到已经有利多卡因流过的静脉管线中,混合物中会形成片状沉淀物,这可能对患者造成危险。同样,在共同的
(common)静脉管线中混合胰岛素与某些化疗药品,对病人来说是极其危险的。
[0009]鉴于区分多个静脉管线及其相关的流体源和输出部的困难,以及如果通过同一静脉管线注入不相容的治疗流体而可能产生的威胁生命的潜在可能性,需要允许容易且准确地识别各个静脉管线及其相关的流体源和输出部的设备和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静脉输液管线(intravenous infusion line)组件包括长型(elongated,细长)构件和光学构件。长型构件具有流体导管,该流体导管用于通过提供在长型构件的第一端和长型构件的第二端之间的流体连通而向患者施用治疗流体。光学构件至少部分地固定(affix,贴附)到长型构件,并且至少部分地光学透射(optically transmissive,透光),以在光学构件内部反射光。
[0011]在另一实施例中,静脉输液管线识别系统包括用于向患者施用治疗流体的静脉治疗系统和光源。静脉治疗系统包括具有长型构件和光学构件的治疗流体输出部和治疗流体输入部。长型构件提供从治疗流体输入部到治疗流体输出部的流体连通。光学构件至少部分地联接到长型构件,并且至少部分地光学透射,以在光学构件内部反射光。在一些配置中,光学构件通过多个刚性紧固件/夹具而至少部分地联接到长型构件。光源可选择性地联接到光学构件,并且被配置为将光提供到光学构件中。在一些配置中,光源通过多个夹子(clip)可选择性地附接到长型构件。
[0012]在又另一实施例中,识别用于向患者施用治疗流体的输液管线的方法包括:提供具有光学构件的输液管线;邻近光学构件定位光源;以及将来自光源的光导入光学构件。光学构件被配置为在光学构件内部至少反射所述光的第一部分。
[0013]在另一实施例中,静脉输液管线识别系统包括通过无线连接而可通信地彼此联接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光源被配置为,当一个光源被激活以生成光信号时,另一个光源被自动激活以生成相应的光信号。每个光源可以放置在输液管线的相对端,以便能够容易地识别同一输液管线的每一端,从而防止输液管线的误识别和/或输液管线的一端与不同输液管线的另一端的误关联。
[0014]通过以下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特征将变得更加明显,或者可以通过下文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践来获悉。
附图说明
[0015]为了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上述及其它优点和特征,对本专利技术更具体的描述将通过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实施例来表达。应理解的是,这些附图仅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所示出的实施例,因此不应被视为对其范围的限制。本专利技术将通过使用附图而以附加的特征和细节来描述和解释,在附图中:
[0016]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静脉(“IV”)输液管线组件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第一光部件为光源,第二光部件为可操作地联接到该光源的光学构件,使得第一光部件和第二光部件均提供同步可视标识(identifiers);
[0017]图2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图1的静脉输液管线组件的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
[0018]图3A示出根据本公开的静脉输液管线组件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9]图3B示出根据本公开的静脉输液管线组件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0]图3C示出根据本公开的静脉输液管线组件的实施例的右视图;
[0021]图3D示出根据本公开的静脉输液管线组件的实施例的横截面正视图;
[0022]图3E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管线紧固件的立体图;
[0023]图3F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管线紧固件的正视图;
[0024]图3G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管线紧固件的后视图;
[0025]图3H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管线紧固件的仰视图;
[0026]图3I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管线紧固件的俯视图;
[0027]图3J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管线紧固件的右视图;
[0028]图3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输液管线组件,所述组件包括:长型构件,具有用于向患者施用治疗流体的流体导管,所述长型构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光源,在所述长型构件的第一端处或附近能选择性地附接到所述长型构件,所述第一光源包括手动开关;第二光源,在所述长型构件的第二端处或附近能选择性地附接到所述长型构件,所述第二光源包括手动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通过无线连接彼此能通信地链接,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彼此能通信地链接使得:(i)当所述第一光源的手动开关被激活时,所述第一光源生成光信号,并且所述第二光源被自动激活以生成相应的光信号,并且(ii)当所述第二光源的手动开关被激活时,所述第二光源生成光信号,并且所述第一光源被自动激活以生成相应的光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无线连接是超高频无线电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电池保护器,所述电池保护器被配置为防止至少一个所述光源的激活,直到所述电池保护器从至少一个所述光源移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光源被配置为在移除所述电池保护器时,至少一个所述光源开始启动过程,以建立与另一个所述光源的无线通信链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被配置为提供持续72至120小时的时间的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还包括泵组件,所述泵组件能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长型构件以驱动流体流过所述长型构件,所述泵组件包括灯和手动开关,所述手动开关在被激活时激活来自所述泵组件的灯的光信号。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泵组件还通过所述无线连接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能通信地链接,其中,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以及所述泵组件彼此能通信地链接,使得当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或所述泵组件中的任一个被激活以生成光信号时,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光源和所述泵组件中的另一个也被自动激活以生成相应的光信号。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泵组件包括蠕动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
申请(专利权)人:迈德莱特ID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