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木薯朱砂叶螨的农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1684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木薯朱砂叶螨的农药组合物。一种杀虫杀螨农药组合物,所述杀虫杀螨农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由氟雷拉纳与丁氟螨酯或乙唑螨腈复配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筛选氟雷拉纳与现有药剂的复配组合,发现氟雷拉纳与丁氟螨酯或乙唑螨腈的复配组合对朱砂叶螨的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现出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对朱砂叶螨的防治效果,对防控木薯上的朱砂叶螨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与单一有效成分相比,可以降低抗药性风险,同时有助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木薯朱砂叶螨的农药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木薯朱砂叶螨的农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属叶螨科,别称红蜘蛛,是危害木薯最为严重的一种害螨,严重时可导致植株整株死亡,影响木薯产量和质量。朱砂叶螨具有个体小、繁殖能力强和世代周期短等特性,年繁殖代数可达15代。目前,通过喷施化学药剂可有效防除木薯上的朱砂叶螨,但由于生产上长期大面积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朱砂叶螨,不可避免地引起朱砂叶螨产生抗药性,进而导致现有化学药剂对其防治效果降低。
[0003]氟雷拉纳(fluralaner)是一种作用于γ

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新型异噁唑啉类的光谱性杀虫剂,对蜱螨目、半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等害虫均具有良好的活性。氟雷拉纳不仅与现有GABA受体型杀虫剂无交互抗性,且对非靶标生物安全,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据报道,通过检测氟雷拉纳对二斑叶螨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及杀虫活性,结果表明,氟雷拉纳对二斑叶螨雌性成虫的LC
50
为0.49mg/L,对二斑叶螨卵的LC
50
为0.36mg/L,与商品化杀螨剂唑螨酯、哒螨灵及噻螨酮相比,氟雷拉纳对二斑叶螨雌性成虫和卵具有优良的活性。亚致死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浓度下,雌性成虫的寿命和繁殖能力均显著降低。
[0004]虽然氟雷拉纳对害螨表现出了优良的活性,但若长期单一施用,亦会引起害螨抗药性的快速发展。筛选氟雷拉纳与其他药剂的复配组合,对于防控害螨、延缓害螨抗药性及延长氟雷拉纳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专利技术人通过实验发现,氟雷拉纳与丁氟螨酯或乙唑螨腈复配组合时,对靶标朱砂叶螨具有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对朱砂叶螨的实际防治效果。目前还未见到氟雷拉纳与丁氟螨酯或乙唑螨腈复配的相关报道。
[0005]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木薯朱砂叶螨的农药组合物,以解决由于生产上长期大面积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朱砂叶螨,不可避免地引起朱砂叶螨产生抗药性,导致现有化学药剂对其防治效果降低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杀虫杀螨农药组合物,所述杀虫杀螨农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由氟雷拉纳与丁氟螨酯或乙唑螨腈复配而成。
[0009]更为具体的,所述氟雷拉纳与丁氟螨酯的质量比为1

19:9

1。
[0010]更为具体的,所述氟雷拉纳与乙唑螨腈的质量比为1

10:27

1。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杀虫杀螨农药组合物在防控木薯虫害上的应用。
[0012]更为具体的,所述木薯虫害包括朱砂叶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筛选氟雷拉纳与现有药剂的复配组合,发现氟雷拉纳与丁氟螨酯或乙唑螨腈的复配组合对朱砂叶螨的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现出增效作用,可以提高对朱砂叶螨的防治效果,对防控木薯上的朱砂叶螨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与单一有效成分相比,可以降低抗药性风险,同时有助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对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实施例:室内生物活性试验
[0017]1.试验对象:采自木薯种植区域内的朱砂叶螨,在实验室内用新鲜干净的木薯叶片连续饲养8代后,选择体型一致,健康且有活力的雌成螨为试验对象。
[0018]2.供试药剂
[0019]99%氟雷拉纳(湖北威德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98%丁氟螨酯(山东省联合农药工业有限公司)、98%乙唑螨腈(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
[0020]将上述供试先用二甲基亚砜溶解配制成单剂母液,再用0.1%吐温

80的水溶液稀释,设置多组配比,各单剂及每组配比混剂均按等比方法设置5个梯度质量浓度,备用。
[0021]3.试验方法(参考《NT/T 1154.13

2008农药室内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第13部分:叶碟喷雾法》)
[0022]选取新鲜干净的木薯叶片,用直径2cm打孔器做成叶碟;在直径9cm培养皿内放置一湿海绵块,其上放滤纸,滤纸上放叶碟,每皿2个叶碟;将供试雌成螨接种到叶碟上,每个叶碟接种20头。
[0023]将培养皿置于Potter喷雾塔(喷雾压力:1.47
×
105Pa)底盘进行喷雾,喷液量为1mL,药液下沉1min后取出,每个处理重复4次,并设只含0.1%吐温

80的水溶液的处理作空白对照。将处理后的供试雌成螨转至温度(25
±
1)℃、光周期L:D=(16:8)h条件下饲养。饲养48h后观察害螨的死亡情况,分别记录各处理的总虫数和死虫数,计算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其中,以用柔软的毛笔触碰害螨的附肢,不动即判定为死亡。
[0024][0025]上式中:P
‑‑
死亡率,单位为%;K
‑‑
死亡虫数;N
‑‑
处理总虫数。
[0026][0027]上式中:P1‑‑
校正死亡率,单位为%;P
t
‑‑
处理死亡率,单位为%;P0‑‑
空白对照死亡率,单位为%。
[0028]4.数据分析:用DPS软件对各处理药剂浓度对数值和各处理的校正死亡率几率值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各处理药剂的LC
50
值,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然后根据计算的共毒系数(CTC)评价药剂的增效作用。
[0029]CTC≤80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120为增效作用,结果见表1

2。
[0030]表1氟雷拉纳与丁氟螨酯复配对朱砂叶螨的毒力测定结果
[0031][0032]从表1可以看出,在1

19:9

1的质量比内,氟雷拉纳与丁氟螨酯复配后对朱砂叶螨的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
[0033]表2氟雷拉纳与乙唑螨腈复配对朱砂叶螨的毒力测定结果
[0034][0035]从表2可以看出,在1

10:27

1的质量比内,氟雷拉纳与乙唑螨腈复配后对朱砂叶螨的共毒系数大于120,表现为增效作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杀虫杀螨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虫杀螨农药组合物有效成分由氟雷拉纳与丁氟螨酯或乙唑螨腈复配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杀螨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氟雷拉纳与丁氟螨酯的质量比为1

19:9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杀螨农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婉羚黄珍玲何文阮丽霞李恒锐杨海霞梁振华陈会鲜蔡兆琴兰秀李天元赵春慧张秀芬郭素云莫周美马仙花黄小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