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催化剂及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831506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催化剂及用途,属于核电废弃物治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活性炭分散在硝酸溶液中浸渍吸附得到第一活性炭,然后干燥处理得到第一活性炭载体;S2、将第一活性炭载体分散在盐酸溶液中浸渍吸附得到第二活性炭,然后干燥处理得到成型活性炭载体;S3、将成型活性炭载体与相应的活性组分溶液混合,在室温下浸渍吸附后旋蒸去除溶剂得到干燥物料;S4、将干燥物料在还原环境下焙烧,冷却后收集;S5、将收集的物料在去离子水中充分洗涤过滤,最后干燥处理得到贵金属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催化剂及用途可高效、安全、经济、环保地脱除放射性废液中的单甲基肼和二甲基羟胺。除放射性废液中的单甲基肼和二甲基羟胺。除放射性废液中的单甲基肼和二甲基羟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催化剂及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废弃物治理及环境保护
,具体为一种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催化剂及用途。

技术介绍

[0002]核电是一种绿色低碳清洁能源,技术成熟,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最为现实可行的技术方式之一。但是,核电产生大量的强放射性废料——乏燃料,其安全问题是制约核电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0003]众所周知,目前核电反应堆核燃料利用率不高,乏燃料中含有大量未转化的铀以及增值核素,是重要的核元素资源库,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核电大国多采取核燃料闭式循环路线,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将乏燃料中铀、钚、镎等有用核元素分离纯化、资源化利用,在Purex流程中,将Pu(IV)还原到Pu(III)时,使用单甲基肼(CH3N2H3)和二甲基羟胺作为还原剂,会产生较大量含有还原剂的硝酸废液,按照乏燃料后处理放射性废弃物最小化原则,该酸性废液在后续流程中被蒸发浓缩破坏分解吸收实现硝酸的回收利用,蒸余残渣玻璃化固化后深埋处理。
[0004]二甲基羟胺和单甲基肼具有较强还原性,是一类高含能易氧化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活性炭分散在硝酸溶液中进行充分浸渍吸附,得到第一活性炭粉末或颗粒,然后对所述第一活性炭粉末或颗粒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得到干燥的第一活性炭载体;S2、将所述干燥的第一活性炭载体分散在盐酸溶液中进行充分浸渍吸附,得到第二活性炭粉末或颗粒,然后将所述第二活性炭粉末或颗粒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得到成型活性炭载体;S3、根据所需的活性组分,将质量为M1、体积为L1的所述成型活性炭载体与相应的活性组分溶液混合,在室温下进行充分浸渍吸附,然后旋蒸去除溶剂,得到干燥物料;S4、将步骤S3得到的所述干燥物料在还原环境下进行焙烧以充分还原,冷却后收集;S5、将步骤S4收集的物料在去离子水中进行充分洗涤过滤,将过滤后的物料进行真空干燥处理,得到以活性炭为载体的贵金属催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贵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采用的活性炭为椰壳活性炭或果壳活性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贵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为:将活性炭和3~6mol/L硝酸溶液按体积比1:3~1:1进行配比,在50~70
°
C下保温处理3~10小时,得到第一活性炭粉末或颗粒;然后将所述第一活性炭粉末或颗粒放到真空干燥箱内,在60~80℃下干燥处理12~24小时,得到干燥的第一活性炭载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贵金属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将所述干燥的第一活性炭载体和2~4mol/L盐酸溶液按体积比1:2~2:1进行配比,在50~70℃下保温处理10~24小时,得到第二活性炭粉末或颗粒;然后将所述第二活性炭粉末或颗粒放到真空干燥箱内,在60~80℃下干燥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乐曹智左臣何天胜葛晓晏太红郑卫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