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头摆动驱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1371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摩头摆动驱动组件,包括:壳体、限位支撑盖和动力结构,所述壳体上表面固定安装限位支撑盖,壳体内安装动力结构,限位支撑盖内活动设置摆动驱动件,摆动驱动件与动力结构驱动连接;摆动驱动件包含摆动杆、半球摆动座和限位凸轴,转动座主要由转动支撑座、卡盘、传动齿轮和中轴构成;限位支撑盖包含支撑盖主体,支撑盖主体上表面一体设有限位帽和限位导轨盖,限位导轨盖以限位帽中心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帽套于半球摆动座上,限位导轨盖内滑动连接限位凸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小巧紧凑,可以安装在各种按摩器上,代替传动转动式按摩,实现捶打,提高按摩的体验感。提高按摩的体验感。提高按摩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摩头摆动驱动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按摩器
,具体为一种按摩头摆动驱动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按摩器英文是根据物理学,仿生学,生物电学、中医学以及多年临床实践而研制开发出的新一代保健器材。它不仅拥有八大仿真功能,让您确实体会到针灸、推拿、按摩、锤击、火罐、刮痧、瘦身、免疫调节八种功能的美妙感觉,还有治疗高血压的独特功效 。
[0003]按摩器用若干个独立软触按摩头,可放松肌肉、舒缓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加强细胞新陈代谢、增强皮肤弹性,可缓解疲劳、明显减轻各种慢性疼痛、急性疼痛和肌肉酸痛,放松身体减轻压力,减少皮肤皱纹。
[0004]现有的按摩器主要通过电机驱动传动结构带动按摩头转动式按摩,适用范围比较小,按摩不同部位需要不同的按摩头,导致制作成本较高,同时按摩效果简单,对于需要捶打的身体部位,转动式按摩作用不佳。
[0005]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按摩头摆动驱动组件,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摩头摆动驱动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按摩头摆动驱动组件,包括:壳体、限位支撑盖和动力结构,所述壳体上表面固定安装限位支撑盖,壳体内安装动力结构,限位支撑盖内活动设置摆动驱动件,摆动驱动件与动力结构驱动连接;
[0008]摆动驱动件包含摆动杆、半球摆动座和限位凸轴,所述半球摆动座上一体设有摆动杆,摆动杆插接按摩头,半球摆动座侧面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凸轴;
[0009]动力结构包含转动座,转动座主要由转动支撑座、卡盘、传动齿轮和中轴构成,所述卡盘位于限位支撑盖上表面,卡盘上一体设有转动支撑座,转动支撑座上表面倾斜设计,转动支撑座上表面贴合半球摆动座的下表面,卡盘下表面一体设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下表面中间一体连接中轴,中轴与壳体转动连接,传动齿轮与动力结构驱动连接;
[0010]限位支撑盖包含支撑盖主体,支撑盖主体上表面一体设有限位帽和限位导轨盖,限位导轨盖以限位帽中心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帽套于半球摆动座上,限位导轨盖内滑动连接限位凸轴。
[0011]优选的,所述壳体主要由下壳体上固定安装上盖构成,下壳体侧表面一体设有第一带螺孔固定柱,上盖侧表面一体设有固定耳。
[0012]优选的,所述动力结构还包含电机、第一传动双层齿轮、第二传动双层齿轮和第三传动双层齿轮,所述电机固定安装于下壳体内,电机的输出轴安装蜗杆,第一传动双层齿轮、第二传动双层齿轮和第三传动双层齿轮均与壳体转动连接,蜗杆传动连接第一传动双层齿轮上层齿轮,第一传动双层齿轮下层齿轮啮合第二传动双层齿轮的下层齿轮,第二传
动双层齿轮的上层齿轮啮合第三传动双层齿轮的下层齿轮,第三传动双层齿轮的上层齿轮啮合传动齿轮。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双层齿轮上层齿轮直径大于下层齿轮直径,第二传动双层齿轮和第三传动双层齿轮的下层齿轮直径大于上层齿轮直径,第三传动双层齿轮的上层齿轮直径大于传动齿轮。
[0014]优选的,所述支撑盖主体上表面一体设有若干个加强筋,加强筋一体连接限位帽和支撑盖主体。
[0015]优选的,所述支撑盖主体上开设有螺栓孔,上盖上表面一体设有第二螺孔固定柱。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电机依次通过蜗杆、第一传动双层齿轮、第二传动双层齿轮、第三传动双层齿轮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带动转动支撑座转动,由于转动支撑座表面倾斜设计,同时限位凸轴限制半球摆动座,使半球摆动座带动摆动杆往复摆动,进而通过摆动杆上的按摩头对人体摆动式按摩,结构小巧紧凑,可以安装在各种按摩器上,代替传动转动式按摩,实现捶打,提高按摩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限位支撑盖和壳体分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限位支撑盖和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中动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中摆动驱动件和转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壳体;11、下壳体;111、第一带螺孔固定柱;12、上盖;122、第二螺孔固定柱;121、固定耳;2、限位支撑盖;21、支撑盖主体;22、限位帽;23、螺栓孔;24、加强筋;25、限位导轨盖;3、摆动驱动件;31、摆动杆;32、半球摆动座;33、限位凸轴;5、动力结构;51、电机;511、蜗杆;52、第一传动双层齿轮;53、第二传动双层齿轮;54、第三传动双层齿轮;55、转动座;551、转动支撑座;552、卡盘;553、传动齿轮;554、中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按摩头摆动驱动组件,包括:壳体1、限位支撑盖2和动力结构5,所述壳体1上表面固定安装限位支撑盖2,壳体1内安装动力结构5,限位支撑盖2内活动设置摆动驱动件3,摆动驱动件3与动力结构5驱动连接;
[0026]摆动驱动件3包含摆动杆31、半球摆动座32和限位凸轴33,所述半球摆动座32上一体设有摆动杆31,摆动杆31插接按摩头,半球摆动座32侧面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凸轴33;
[0027]动力结构5包含转动座55,转动座55主要由转动支撑座551、卡盘552、传动齿轮553和中轴554构成,所述卡盘552位于限位支撑盖2上表面,卡盘552上一体设有转动支撑座
551,转动支撑座551上表面倾斜设计,转动支撑座551上表面贴合半球摆动座32的下表面,卡盘552下表面一体设有传动齿轮553,传动齿轮553下表面中间一体连接中轴554,中轴554与壳体1转动连接,传动齿轮553与动力结构5驱动连接;
[0028]限位支撑盖2包含支撑盖主体21,支撑盖主体21上表面一体设有限位帽22和限位导轨盖25,限位导轨盖25以限位帽22中心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帽22套于半球摆动座32上,限位导轨盖25内滑动连接限位凸轴33;
[0029]当转动座55受力转动时,转动支撑座551转动,由于其上表面倾斜,而限位凸轴33受限位帽22限位,导致半球摆动座32以限位凸轴33的轴向为轴心往复转动,使半球摆动座32上方的摆动杆31摆动,最终使其上的按摩头摆动进行按摩;
[0030]壳体1主要由下壳体11上固定安装上盖12构成,下壳体11侧表面一体设有第一带螺孔固定柱111,上盖12侧表面一体设有固定耳121,通过螺栓同时旋进固定耳121和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头摆动驱动组件,包括:壳体(1)、限位支撑盖(2)和动力结构(5),所述壳体(1)上表面固定安装限位支撑盖(2),壳体(1)内安装动力结构(5),其特征在于:限位支撑盖(2)内活动设置摆动驱动件(3),摆动驱动件(3)与动力结构(5)驱动连接;摆动驱动件(3)包含摆动杆(31)、半球摆动座(32)和限位凸轴(33),所述半球摆动座(32)上一体设有摆动杆(31),摆动杆(31)插接按摩头,半球摆动座(32)侧面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凸轴(33);动力结构(5)包含转动座(55),转动座(55)主要由转动支撑座(551)、卡盘(552)、传动齿轮(553)和中轴(554)构成,所述卡盘(552)位于限位支撑盖(2)上表面,卡盘(552)上一体设有转动支撑座(551),转动支撑座(551)上表面倾斜设计,转动支撑座(551)上表面贴合半球摆动座(32)的下表面,卡盘(552)下表面一体设有传动齿轮(553),传动齿轮(553)下表面中间一体连接中轴(554),中轴(554)与壳体(1)转动连接,传动齿轮(553)与动力结构(5)驱动连接;限位支撑盖(2)包含支撑盖主体(21),支撑盖主体(21)上表面一体设有限位帽(22)和限位导轨盖(25),限位导轨盖(25)以限位帽(22)中心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帽(22)套于半球摆动座(32)上,限位导轨盖(25)内滑动连接限位凸轴(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头摆动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主要由下壳体(11)上固定安装上盖(12)构成,下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锦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安市东和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