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油烟装置的集油组件和吸油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129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15
一种吸油烟装置的集油组件,包括接油板,其上设有漏油孔;油杯,以能前后移动的方式约束于所述接油板的下方、并用来承接自漏油孔滴下的油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挡块,以能水平运动的方式约束于所述接油板的上方,而具有遮挡漏油孔的第一状态和打开漏油孔的第二状态;驱动结构,在所述的挡块处于第一状态下,所述的驱动结构在油杯的向后移动作用下驱使挡块水平运动至第二状态;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接油板上、并作用于挡块,使挡块始终具有复位至第一状态的水平运动趋势,能在向前抽拉油杯时关闭漏油孔,向后复位油杯时打开漏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应用有前述吸油烟装置的集油组件的吸油烟装置。油组件的吸油烟装置。油组件的吸油烟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油烟装置的集油组件和吸油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厨用油烟净化设备,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吸油烟装置的集油组件,还涉及一种应用有前述吸油烟装置的集油组件的吸油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吸油烟装置是一种常用的厨房电器。吸油烟装置利用流体动力学原理进行工作,通过安装在吸油烟装置内部的离心式风机产生负压吸力,将室内的油烟吸入离心风机,经过风机加速后引导排出室外,从而净化厨房环境。常见的吸油烟装置分为上排式和下排式两种,其中,上排式吸油烟装置通常为独立的吸油烟机,而下排式吸油烟装置通常为集成灶,该集成灶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
[0003]吸油烟装置在将油烟气流排出的过程中,大部分油脂会被分离出来,因此常常在吸油烟装置的底部安装一个集油杯,并在吸油烟装置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漏油孔,使分离出来的油脂经漏油孔漏下至集油杯中收集起来,并在达到一定量时处理掉。上述集油杯和漏油孔的结构已经被专利号为ZL201821093467.5(授权公告号为CN208652655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可快速排油的吸油烟机》、ZL201520391094.X(授权公告号为CN204678449U)的中国技术专利《一种集成灶吸排烟机构》所披露。
[0004]吸油烟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风机系统表面会粘附大量油污,造成风机系统的负载加大,性能指标下降,具体体现在吸力的下降,噪声加大等。为此,市面上也有一些具备自清洗功能的吸油烟机,如专利号为ZL201610790285.2(授权公告号为CN106439960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超声波自清洗吸油烟机及其方法》所披露。在吸油烟机内部进行清洗的过程中,若漏油孔始终保持打开状态,则吸油烟机内部的清洗液会从该漏油孔流出,影响吸油烟机清洗。除此以外,在将集油杯从吸油烟装置上拆卸后,或仅将油杯抽出以检视油杯内的油液量时,由于漏油孔仍保持打开状态,偶尔也会出现吸油烟装置内部的油液经该漏油孔滴落的情形,导致吸油烟装置内部或橱柜台面受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吸油烟装置的集油组件,能在向前抽拉油杯时关闭漏油孔,向后复位油杯时打开漏油孔。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应用有上述吸油烟装置的集油组件的吸油烟装置。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装置的集油组件,包括
[0008]接油板,其上设有漏油孔;
[0009]油杯,以能前后移动的方式约束于所述接油板的下方、并用来承接自漏油孔滴下的油液;
[00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0011]挡块,以能水平运动的方式约束于所述接油板的上方,而具有遮挡漏油孔的第一状态和打开漏油孔的第二状态;
[0012]驱动结构,在所述的挡块处于第一状态下,所述的驱动结构在油杯的向后移动作用下驱使挡块水平运动至第二状态;
[0013]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接油板上、并作用于挡块,使挡块始终具有复位至第一状态的水平运动趋势。
[0014]吸油烟装置的集油组件通过在接油板的底部设置能水平运动的挡块,并通过驱动结构在油杯的向后移动作用下驱使处于第一状态下的挡块运动至第二状态,且挡块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从而能在向前抽拉油杯时关闭漏油孔,向后复位油杯时打开漏油孔,便于用户在清洗吸油烟机内部时关闭漏油孔、清洗结束后打开漏油孔以采用油杯承接清洗液,或对油杯内油液量进行检视时以及将油杯拆卸下来清洗时避免吸油烟机内部的油液经漏油孔滴落的偶发情形。
[0015]作为挡块水平运动的第一种方式,述挡块能相对于接油板前后移动,且所述的第一弹性件使挡块始终具有向前移动的趋势。
[0016]为了便于对挡块的向前移动进行限位,自所述挡块的下表面竖直向下或倾斜向下延伸有限位部,该限位部插设于所述漏油孔中、并能与所述漏油孔的前侧边缘相抵。
[0017]为了使驱动结构更加简单,所述的限位部向下延伸至所述接油板的下方,且自所述限位部的下边缘向后延伸有水平部,所述的驱动结构为自所述水平部的后侧边缘向下延伸的竖直部,且在挡块处于第一状态下,所述的竖直部在油杯向后移动的过程中能与油杯的后侧壁相抵,从而带着挡块随油杯向后移动至第二状态。
[0018]为了便于对挡块的前后移动进行限位,所述接油板的上方在漏油孔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第一支架,且两个第一支架与接油板共同限定出供挡块容置于其中的滑槽。
[0019]为了使挡块前后移动地更加顺畅,各第一支架上均沿竖向设有第一滚轮,该第一滚轮与所述挡块的上表面相接触,和/或,各第一支架上均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二滚轮,该第二滚轮与所述挡块对应侧的侧表面相接触。
[0020]作为挡块水平运动的第二种方式,所述的挡块通过竖直延伸的转轴与接油板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弹性件使所述挡块始终具有回转复位至第二状态的趋势。
[0021]为了使驱动结构更加简单,所述油杯的顶部沿前后方向设有连接条,所述的转轴穿设于所述的接油板上,且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连接条侧边缘的齿条部、以及设于所述转轴底部并与齿条部相啮合的齿轮部。
[0022]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装置的集油组件,包括
[0023]接油板,其上设有漏油孔;
[0024]油杯,以能前后移动的方式约束于所述接油板的下方、并用来承接自漏油孔滴下的油液;
[002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0026]挡块,以能竖向移动的方式约束于所述接油板的上方,而具有遮挡漏油孔的低位状态和打开漏油孔的高位状态;
[0027]顶杆,以能竖向移动的方式约束于所述油杯的顶部;
[0028]第二弹性件,作用于顶杆,使顶杆始终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并且,在所述挡块处于低位状态下、且所述顶杆随油杯向后移动的过程中,所述顶杆在接油板的导向作用下向下移动,直至与接油板的下表面相抵触,且在顶杆随油杯继续向后移动至漏油孔处,所述顶杆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顶持所述挡块,以使挡块随顶杆向上移动至高位状态;
[0029]第三弹性件,设于所述接油板上、并作用于挡块,使挡块始终具有向下移动的趋势。
[0030]吸油烟装置的集油组件通过在接油板的底部设置能竖向移动的挡块,并通过在油杯上约束有可竖向移动的顶杆,且在挡块处于低位状态下、且顶杆随油杯后移的过程中,顶杆先在接油板的导向作用下向下移动,直至与接油板的下表面相抵触,且顶杆随油杯继续向后移动至漏油孔处,顶杆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并顶持所述挡块,以使挡块随顶杆向上移动至高位状态,且挡块能在第三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至复位,从而能在向前抽拉油杯时关闭漏油孔,向后复位油杯时打开漏油孔,便于用户在清洗吸油烟机内部时关闭漏油孔、清洗结束后打开漏油孔以采用油杯承接清洗液,或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油烟装置的集油组件,包括接油板(1),其上设有漏油孔(11);油杯(2),以能前后移动的方式约束于所述接油板(1)的下方、并用来承接自漏油孔(11)滴下的油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挡块(3),以能水平运动的方式约束于所述接油板(1)的上方,而具有遮挡漏油孔(11)的第一状态和打开漏油孔(11)的第二状态;驱动结构,在所述的挡块(3)处于第一状态下,所述的驱动结构在油杯(2)的向后移动作用下驱使挡块(3)水平运动至第二状态;第一弹性件(4),设于所述接油板(1)上、并作用于挡块(3),使挡块(3)始终具有复位至第一状态的水平运动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3)能相对于接油板(1)前后移动,且所述的第一弹性件(4)使挡块(3)始终具有向前移动的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油组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挡块(3)的下表面竖直向下或倾斜向下延伸有限位部(31),该限位部(31)插设于所述漏油孔(11)中、并能与所述漏油孔(11)的前侧边缘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部(31)向下延伸至所述接油板(1)的下方,且自所述限位部(31)的下边缘向后延伸有水平部(32),所述的驱动结构为自所述水平部(32)的后侧边缘向下延伸的竖直部(33),且在挡块(3)处于第一状态下,所述的竖直部(33)在油杯(2)向后移动的过程中能与油杯(2)的后侧壁相抵,从而带着挡块(3)随油杯(2)向后移动至第二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集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板(1)的上方在漏油孔(11)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第一支架(5),且两个第一支架(5)与接油板(1)共同限定出供挡块(3)容置于其中的滑槽(10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油组件,其特征在于:各第一支架(5)上均沿竖向设有第一滚轮(51),该第一滚轮(51)与所述挡块(3)的上表面相接触,和/或,各第一支架(5)上均沿水平方向设有第二滚轮(52),该第二滚轮(52)与所述挡块(3)对应侧的侧表面相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块(3)通过竖直延伸的转轴(34)与接油板(1)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弹性件(4)使所述挡块(3)始终具有回转复位至第二状态的趋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2)的顶部沿前后方向设有连接条(21),所述的转轴(34)穿设于所述的接油板(1)上,且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