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微塑料自动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1268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海洋微塑料自动回收装置,包括机体、位于机体一端的进水口、位于机体另一端的出水口、设于所述机体内且靠近所述进水口的第一过滤组件、设于所述机体内且靠近出水口的第二过滤组件、设于所述机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价和第二过滤组件之间的第三过滤组件、设于所述机体上且用于清洁所述第一过滤组件至第三过滤组件的三个清洁回收组件、转动设于机体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第一传动组件、转动设于机体上用驱动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和第三过滤组件的第二传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自动完成对海面和浅层部分海洋微塑料的收集和清理,同时解决了在清理海洋微塑料使人力物力短缺的问题。人力物力短缺的问题。人力物力短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洋微塑料自动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海洋垃圾回收设备
,具体的涉及海洋微塑料自动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塑料难以被自然界完全讲解,所以经过一系列自然的物理作用后,大块的塑料会被分解成塑料碎片分散到环境中。微塑料的体积较小,极易被生物所捕食,但由于生物体内缺少讲解微塑料的酶,因而微塑料会在生物体内聚集,对其造成伤害。本技术的主要功能便是自动完成对海面和浅层部分海洋微塑料的收集和清理,同时解决了在清理海洋微塑料使人力物力短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海洋微塑料自动回收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海洋微塑料自动回收装置,包括机体、位于机体一端的进水口、位于机体另一端的出水口;通过拉动装置,产生水流,水流从进水口流入,从出水口流出、设于所述机体内且靠近所述进水口的第一过滤组件、设于所述机体内且靠近出水口的第二过滤组件、设于所述机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之间的第三过滤组件、设于所述机体上且用于清洁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及第三过滤组件的三个清洁回收组件、转动设于机体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第一传动组件、转动设于机体上用驱动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和第三过滤组件的第二传动组件;所述机体包括固定设于机体上的隔板、固定设于机体内的挡水板、固定设于机体上的牵引块。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贯穿且转动设于所述机体上的第一传动轴、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齿轮、转动设于所述隔板上的第二传动轴、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且靠近所述隔板一侧的第三齿轮、固定设于所述隔板上的过滤轴、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且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第一传动轮。通过传动轴转动和齿轮的配合为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和清洁回收组件提供动力。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贯穿且转动设于所述机体的第三传动轴、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轴上的第五齿轮、转动设于所述隔板上的第四传动轴、固定套设于所述第四传动轴上且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的第六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四传动轴上且靠近所述隔板一侧的第七齿轮、固定设于隔板上的第二固定轴、固定设于隔板上的第三固定轴、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轴上且与所述第七齿轮啮合的第八齿轮、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三固定轴上且与所诉第七齿轮啮合的第九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轴上的第二传动轮、固定设于所述机体上的第四固定轴、转动套设于所述第四固定轴上且与所述第二传动轮啮合的第三传动轮。通过多个齿轮之间的配合,提供给回收装置所需的动力,将传动轴转动产
生的动力进行传递,将动力传递到所需的组件,将水流带来的冲击力转化为驱动所述过滤组件和清洁组件的动力。
[0007]进一步的,固定套设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两端的第一轮桨组、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轴两端的第二轮桨组。水流流经轮桨时,使轮桨进行转动,会带动传动轴的转动,将水流带来的冲击力转化为回收装置所需的动力。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转动设于过滤轴上的第一过滤轮、固定设于所述隔板上第一过滤固定轴固定设于所述隔板上的第二过滤固定轴、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过滤固定轴上的第一中介齿轮、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过滤固定轴上的第二中介齿轮、于所述机体内部且具有一定柔软度的过滤网、固设于过滤网上且沿过滤网形状呈线性分布的多个支撑杆、固定设于所述的支撑杆上且形状固定的滑轨、设于所述滑轨内的传动链带;述传动链带与所述中介齿轮啮合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将动力传递到所述第一过滤组件,驱动第一过滤组件进行工作,水流流经过过滤网,筛选出的塑料依附在过滤网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三个清洁回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机体上的多个回收仓、固定设于机体上的外壳、转动设于所述外壳上的传送带、固定设于所述传送带外侧上的过滤链带、固定设于所述传送带内部且呈线性分布向下倾斜的收集板、固定设在所述收集板上的防脱板、固定设于所述外壳上且贴合于所述收集板的刮板、固定设于所述外壳且连接于所述滑轨的固定块、固定设于机体上且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位置对应的通孔槽;所述三个清洁回收组件结构相同。刮板将微塑料从滤网上刮下,被收集板收集,传送带工作,带动收集板移动,当到达一定位置时,塑料会沿向下倾斜的收集板滑落,进入回收仓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组件至第三过滤组件除所述过滤网目数不同外,其余的结构组成以及零件都是相同的。水流流经整个机体时,由于过滤网目数不同,所以表面附着的塑料大小也不同,再通过清洁回收组件,进入不同的回收仓内,可以对微塑料分级回收。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组件的过滤链带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啮合、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过滤链带与所述第二传动轮啮合、所述第三过滤组件的过滤链带与所述第三传动轮啮合。通过传动轮和过滤链带的配合,传递动力来驱动清洁回收组件,使传送带可以正常工作。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当水流经过过滤组件时,过滤组件将水中的微塑料筛选出来,三种不同目数的过滤网,可以分别过滤不同大小的微塑料。
[0014](2)由清洁回收组件对附着在过滤网上的微塑料清理收集,分别投入不同的回收仓,实现对微塑料的自动收集和清理,同时有一个分级回收的效果。
[0015](3)整个装置是通过水流的冲击力带来动力,由传动组件的配合,将冲击力的转化为动力,再由齿轮之间的配合对动力进行传递,改变动力的方向和作用点,来驱动所述的清洁回收组件和过滤组件,无需任何额外的动力输出装置,减少污染,绿色环保。
[0016](4)滤网的不停转动且与刮片的配合,可以保证过滤网经过刮片后是无堵塞的,所以在工作时全程处于转动的过滤网能始终保持一个高效的过滤作用,提高过滤回收的效率。
[0017](5)刮片的存在,可以有效防止过滤网在长期使用后表面生长海藻类生物,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A

A线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前视图;
[0022]图4为图3中D

D线的剖视图;
[0023]图5为图4中E

E线的剖视图;
[0024]图6为图5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7为图4中F

F线的剖视图;
[0026]图8为图7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9为本技术的左视图;
[0028]图10为图9中K

K线处的剖视图。
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海洋微塑料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位于机体一端的进水口(2)、位于机体另一端的出水口(3)、设于所述机体内且靠近所述进水口的第一过滤组件(4)、设于所述机体内且靠近出水口的第二过滤组件(5)、设于所述机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之间的第三过滤组件(6)、设于所述机体上且用于清洁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和第二过滤组件及第三过滤组件的三个清洁回收组件(7)、转动设于机体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过滤组件(4)的第一传动组件(8)、转动设于机体上用驱动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和第三过滤组件的第二传动组件(9);所述机体(1)包括固定设于机体上的隔板(11)、固定设于机体内的挡水板(12)、固定设于机体上的牵引块(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微塑料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8)包括贯穿且转动设于所述机体上的第一传动轴(81)、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81)上的第一齿轮(82)、转动设于所述隔板(11)上的第二传动轴(83)、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84)、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且靠近所述隔板一侧的第三齿轮(85)、固定设于所述隔板上的过滤轴(86)、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且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的第四齿轮(87)、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81)的第一传动轮(8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微塑料自动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9)包括贯穿且转动设于所述机体的第三传动轴(91)、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轴(91)上的第五齿轮(92)、转动设于所述隔板(11)上的第四传动轴(93)、固定套设于所述第四传动轴上且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的第六齿轮(94)、固定套设于所述第四传动轴上且靠近所述隔板一侧的第七齿轮(95)、固定设于隔板上的第二固定轴(96)、固定设于隔板上的第三固定轴(97)、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轴上且与所述第七齿轮啮合的第八齿轮(98)、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三固定轴上且与所诉第七齿轮啮合的第九齿轮(99)、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三传动轴上的第二传动轮(90)、固定设于所述机体上的第四固定轴(901)、转动套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天来涂志标朱流张继堂魏兆有朱丽琪刘章意王宗鹏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兆诚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