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卡槽的烧制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103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卡槽的烧制砖。具有卡槽的烧制砖,包括:本体机构以及辅助机构,本体机构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瓷砖块下端设有若干组第一肋条以及第二肋条,辅助机构对本体机构形成一定的承托效果,减小瓷砖块后侧的混凝土受力,辅助机构安装在本体机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卡槽的烧制砖通过设置第一肋条与第二肋条,在铺贴瓷砖块时,第一肋条与第二肋条进入混凝土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深入混凝土的铺贴方式可加大混凝土与瓷砖表面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大与墙面的粘接强度,此外,突出瓷砖块的第一肋条与第二肋条在加工时对模具以及工艺的要求较低,与传统压制方式类似,方便生产。方便生产。方便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卡槽的烧制砖


[0001]本技术涉及烧结砖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卡槽的烧制砖。

技术介绍

[0002]陶瓷砖是由粘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原料,经成型、烧结等工艺生产的板状或块状陶瓷制品,用于装饰与保护建筑物、构筑物的墙面和地面。通常在室温下通过干压、挤压或其他成型方法成型,然后干燥,在一定温度下烧成,根据吸水率的不同,可分为瓷质砖和陶质砖,其中瓷质砖的吸水率比较小,质地硬,一般用于铺设地面,而质地较软的陶质砖一般用于铺设墙面。
[0003]目前室内装修时,为了使墙面的装修效果更加美观,人们放弃了尺寸较小的陶质砖二选用与地面铺设材质一样的瓷质砖,瓷质砖的尺寸较大,视觉效果更好,但是由于瓷质砖的吸水率小、容重较大等原因,混凝土无法与瓷质砖形成良好的吸附,导致砖体从墙面脱落,造成危险。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卡槽的烧制砖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卡槽的烧制砖能够使瓷砖与墙面形成良好的固定效果,防止瓷砖脱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具有卡槽的烧制砖,包括:本体机构以及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安装在本体机构上,所述本体机构包括瓷砖块,所述瓷砖块下端设有第一肋条以及第二肋条。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肋条以及第二肋条相互平行设置,两者之间形成沟槽。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肋条以及第二肋条的横截面为矩形,单个所述第一肋条与第二肋条构成一组单元,瓷砖块下端设有多组单元。
[0010]优选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一端设有第一突出部以及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相互垂直,所述连接片另一端设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开设圆孔,圆孔内安装螺栓。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突出部与第二突出部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突出部以及第二突出部的尺寸与第一肋条以及第二肋条形成的沟槽尺寸相适配。
[0012]优选的,所述连接片为L形,所述固定片安装在连接片上端。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肋条与第二肋条,在铺贴瓷砖块时,第一肋条与第二肋条进入混凝土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深入混凝土的铺贴方式可加大混凝土与瓷砖表面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大与墙面的粘接强度,此外,突出瓷砖块的第一肋条与第二肋条在加工时对模具以及工艺的要求较低,与传统压制方式类似,方便生产;
[0015](2)本技术通过辅助机构可形成对瓷砖块的承载平台,瓷砖块自身的荷载通
过螺栓传递到墙面上,减少瓷砖块背面的混凝土受力,此外,第一突出部以及第二突出部卡在第一肋条和第二肋条之间,对瓷砖块有着向墙面方向的拉力,从而降低瓷砖块从墙面脱落的风险;
[0016](3)本技术通过设置L形的连接片,与平面形的相比,其表面与瓷砖块表面的高度更大,为螺栓以及固定片预留出了空间,使得铺贴陶瓷砖时,相邻两块陶瓷砖平面容易对齐。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卡槽的烧制砖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卡槽的烧制砖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卡槽的烧制砖本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卡槽的烧制砖辅助机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卡槽的烧制砖辅助机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00、本体机构;101、瓷砖块;102、第一肋条;103、第二肋条;200、辅助机构;201、连接片;202、第一突出部;203、第二突出部;204、固定片;205、螺栓。
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0024]如图1

5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卡槽的烧制砖,包括:本体机构100以及辅助机构200,本体机构100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瓷砖块101下端设有若干组第一肋条102以及第二肋条103,辅助机构200对本体机构100形成一定的承托效果,减小瓷砖块104后侧的混凝土受力,辅助机构200安装在本体机构100上。
[0025]第一实施例:
[0026]如图1

3所示,本体机构100包括瓷砖块101,瓷砖块101下端设有第一肋条102以及第二肋条103,第一肋条102以及第二肋条103相互平行设置,两者之间形成沟槽,其特征在于,第一肋条102以及第二肋条103的横截面为矩形,单个第一肋条102与第二肋条103构成一组单元,瓷砖块101下端设有多组单元,施工过程中,首先在墙面涂刷一层砂浆混凝土并找平,然后按照一般的瓷砖铺设方法施工,由于瓷砖块101下表面设有第一肋条102以及第二肋条103,将瓷砖块101铺设到混凝土表面时,第一肋条102以及第二肋条103率先与墙面上的混凝土接触并深入到混凝土内部。
[0027]通过设置第一肋条102与第二肋条103,在铺贴瓷砖块101时,第一肋条102与第二肋条103进入混凝土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深入混凝土的铺贴方式可加大混凝土与瓷砖表面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大与墙面的粘接强度,此外,突出瓷砖块101的第一肋条102与第二肋条103在加工时对模具以及工艺的要求较低,与传统压制方式类似,方便生产。
[0028]第二实施例:
[0029]如图2

4所示,辅助机构200包括连接片201,连接片201一端设有第一突出部202以
及第二突出部203,第一突出部202与第二突出部203相互垂直,连接片201另一端设有固定片204,固定片204开设圆孔,圆孔内安装螺栓205,螺栓205可选用自攻螺栓或者膨胀螺栓以方便在墙壁上开孔、固定,第一突出部202与第二突出部203相互垂直,第一突出部202以及第二突出部203的尺寸与第一肋条102以及第二肋条103形成的沟槽尺寸相适配,施工时,首先将辅助机构200按照图2的方式卡在第一肋条102与第二肋条103中间,然后将瓷砖块101铺贴在墙面上,相邻两个固定片204的圆孔对应,可通过一个螺栓205进行固定。
[0030]通过辅助机构200可形成对瓷砖块101的承载平台,瓷砖块101自身的荷载通过螺栓205传递到墙面上,减少瓷砖块101背面的混凝土受力,此外,第一突出部202以及第二突出部203卡在第一肋条102和第二肋条103之间,对瓷砖块101有着向墙面方向的拉力,从而降低瓷砖块101从墙面脱落的风险。
[0031]第三实施例:
[0032]如图5所示,其特征在于,连接片201为L形,固定片204安装在连接片201上端,在第二实施例中,固定片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卡槽的烧制砖,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机构(100)以及辅助机构(200),所述辅助机构(200)安装在本体机构(100)上,所述本体机构(100)包括瓷砖块(101),所述瓷砖块(101)下端设有第一肋条(102)以及第二肋条(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卡槽的烧制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条(102)以及第二肋条(103)相互平行设置,两者之间形成沟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卡槽的烧制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条(102)以及第二肋条(103)的横截面为矩形,单个所述第一肋条(102)与第二肋条(103)构成一组单元,瓷砖块(101)下端设有多组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卡槽的烧制砖,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锋
申请(专利权)人:舞钢市恒润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