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理疗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066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理疗灯,包括底座,上端固定设置有红外光生成装置、支撑柱和控制器;支撑柱上端设置有平移组件,平移组件下端固定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竖直朝下,活塞杆下端固定设置有灯头组件;灯头组件包括灯罩、红外灯头、旋转电机、第一固定块、摄像装置和距离传感器,红外光生成装置通过光纤连接红外灯头,红外灯头固定设置在灯罩内部,摄像装置和距离传感器均固定设置在灯罩的外壁上;灯罩上端水平贯穿固定有转动轴,转动轴同轴固定旋转电机的输出轴,旋转电机远离输出轴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块内,电路板上集成设置有控制芯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自动调整红外灯头与病患部位的距离。与病患部位的距离。与病患部位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理疗灯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理疗灯。

技术介绍

[0002]红外线理疗灯是可见光的红外线灯,它辐射频率高,渗透性强,红外线波峰值严格在1300nm,使红外线的波长刚好可以穿透人体真皮层,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对关节组织炎症的吸收能力,缓解关节炎症状,促进软组织损伤愈合。如配合美体、健胸产品的使用有助于有效成份的渗透和吸收。因此,红外线灯成为美容院用于健胸美体、消炎保健等项目中必备的仪器之一。同时风湿性关节炎等有较好的疗效。一种申请号为CN201911070015.4的红外理疗灯,公开了通过调整调节架对红外理疗灯主体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对红外理疗灯主体与患者病患部位之间的距离调整。但是在该技术方案中,需要医护人员根据自身经验手动调整调节架来实现调整红外理疗灯体的灯头与病患部位的距离及角度,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很好地评估并手动调整红外理疗灯的灯头与病患部位之间的距离和角度,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无法实现自动调整红外灯头与病患部位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理疗灯,用于实现自动调整红外理疗灯的红外灯头与病患部位的距离和角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理疗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设置有红外光生成装置、支撑柱和控制器;
[0005]所述支撑柱上端设置有水平放置的平移组件,所述平移组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竖直放置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竖直朝下,所述活塞杆下端固定设置有灯头组件;
[0006]所述灯头组件包括灯罩、红外灯头、旋转电机、第一固定块、用于采集病患部位的图像数据的摄像装置和用于采集所述病患部位与所述红外灯头之间的距离数据的距离传感器,所述红外光生成装置通过光纤连接所述红外灯头,所述红外灯头固定设置在所述灯罩内部,所述摄像装置和所述距离传感器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灯罩的外壁上,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红外灯头与所述灯罩的开口之间的距离一致;
[0007]所述灯罩上端水平贯穿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同轴固定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旋转电机远离输出轴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内;
[0008]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所述红外光生成装置、所述旋转电机、所述液压缸、所述距离传感器和所述摄像装置;
[0009]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和所述距离数据先驱动所述平移组件带动所述液压缸平移至所述病患部位正上方,以及驱动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推动所述灯头组件移动至距离所述病患部位第一预设距离处,最终驱动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所述灯罩的所述红外灯头转动至朝向所述病患部位。
[0010]进一步地,所述平移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块、驱动电机、螺纹杆、滑块、滑动挡板和限位板,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端,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远离输出轴一端嵌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块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所述螺纹杆的一端,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所述滑动挡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和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滑动挡板上开设有对应于所述滑块的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
[0011]进一步地,所述灯罩的外壁上还固定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朝向与所述灯罩的朝向一致,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并用于采集所述病患部位的实时温度。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外部设置有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由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
[0013]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为红外温度传感器。
[0014]进一步地,所述距离传感器包括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红外线测距传感器和雷达传感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平移组件带动液压缸水平移动,并通过液压缸的活塞杆推动灯头组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进而通过旋转电机驱动转动轴带动灯罩及红外灯头转动值朝向病患部位,实现了自动调整红外理疗灯的红外灯头与病患部位的距离和照射角度,有效提升了红外灯头对病患部位的红外理疗效果,同时不需要人工操作,节省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灯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中控制器的内部结构示意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底座;2、红外光生成装置;21、光纤;3、支撑柱;4、控制器;41、控制芯片;42、报警器;44、电路板;5、平移组件;51、第二固定块;52、驱动电机;53、螺纹杆;54、滑块;55、滑动挡板;56、限位板;6、液压缸;7、灯头组件;71、灯罩;72、红外灯头;73、旋转电机;74、第一固定块;75、摄像装置;76、距离传感器;77、转动轴;78、温度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红外理疗灯,包括底座1,底座1上端固定设置有红外光生成装置2、支撑柱3和控制器4;
[0023]支撑柱3上端设置有水平放置的平移组件5,平移组件5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竖直放置的液压缸6,液压缸6的活塞杆竖直朝下,活塞杆下端固定设置有灯头组件7;
[0024]如图2所示,灯头组件7包括灯罩71、红外灯头72、旋转电机73、第一固定块74、用于
采集病患部位的图像数据的摄像装置75和用于采集病患部位与红外灯头72之间的距离数据的距离传感器76,红外光生成装置2通过光纤21连接红外灯头72,红外灯头72固定设置在灯罩71内部,摄像装置75和距离传感器76均固定设置在灯罩71的外壁上,距离传感器76、红外灯头72与灯罩71的开口之间的距离一致;
[0025]灯罩71上端水平贯穿固定有转动轴77,转动轴77同轴固定旋转电机73的输出轴,旋转电机73远离输出轴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块74内;
[0026]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所述红外光生成装置、所述旋转电机、所述液压缸、所述距离传感器和所述摄像装置;
[0027]控制器4根据图像数据和距离数据先驱动平移组件5带动液压缸6平移至病患部位正上方,以及驱动液压缸6的活塞杆推动灯头组件7移动至距离病患部位第一预设距离处,最终驱动旋转电机73的输出轴旋转,带动灯罩71内的红外灯头72转动至朝向病患部位。
[0028]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控制器4内部设有电路板44,如图3所示,电路板44上集成设置有控制芯片41,控制芯片41分别电连接红外光生成装置2、旋转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理疗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设置有红外光生成装置、支撑柱和控制器;所述支撑柱上端设置有水平放置的平移组件,所述平移组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竖直放置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竖直朝下,所述活塞杆下端固定设置有灯头组件;所述灯头组件包括灯罩、红外灯头、旋转电机、第一固定块、用于采集病患部位的图像数据的摄像装置和用于采集所述病患部位与所述红外灯头之间的距离数据的距离传感器,所述红外光生成装置通过光纤连接所述红外灯头,所述红外灯头固定设置在所述灯罩内部,所述摄像装置和所述距离传感器均固定设置在所述灯罩的外壁上,所述距离传感器、所述红外灯头与所述灯罩的开口之间的距离一致;所述灯罩上端水平贯穿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同轴固定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旋转电机远离输出轴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内;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所述红外光生成装置、所述旋转电机、所述液压缸、所述距离传感器和所述摄像装置;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图像数据和所述距离数据先驱动所述平移组件带动所述液压缸平移至所述病患部位正上方,以及驱动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推动所述灯头组件移动至距离所述病患部位第一预设距离处,最终驱动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所述灯罩内的所述红外灯头转动至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老年关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