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轨行区重物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3045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简易轨行区重物提升装置,涉及轨行区重物提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呈“U”字型设置,所述支撑底座的上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上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卷扬机,所述支撑底座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卷扬机之间通过电线连接,所述卷扬机上设置有钢索,所述钢索与外框架滑动接触,所述钢索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吊钩,通过支撑底座与外部框架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在使用时,通过外部框架的三角型结构可以保持较强的承重能力,可以通过其顶部的卷扬机来对重物进行吊装,保证施工效率,同时整个设备体型较小,便于在轨行区这种较窄的环境下进行施工。便于在轨行区这种较窄的环境下进行施工。便于在轨行区这种较窄的环境下进行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轨行区重物提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轨行区重物提升
,具体涉及一种简易轨行区重物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轨道通行的方式也越来越受欢迎,而铁路轨道通常由两条平行的钢轨组成,钢轨固定放在轨枕上,轨枕之下为路碴,轨行区是轨道附近一定范围内的立体空间,包括地面空间,轨道上方一定范围内空间,轨道下方地下空间,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需要在轨行区修建相应的基础设施,在修建过程中由于轨行区一般都比较狭窄,导致在轨行区修建设施就比其他地方困难的多。
[0003]在现有轨行区施工中,由于交叉作业较多,大型的轨行吊装机械使用会造成轨行区堵塞,或因轨行区管制而无法使用,致使轨行区内重量较大的材料的安装施工造成较大困难,例如钢梁、声屏障钢柱、接触网钢柱等材料因无法进行吊装至要求高度导致无法安装,影响施工效率,同时现有的一些吊装设备一般都移动不便,在使用时无法根据现场的施工环境进行灵活的移动,影响设备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轨行区重物提升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简易轨行区重物提升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外框架、卷扬机、发电机和移动支撑机构。
[0007]支撑底座呈“U”字型设置。
[0008]外框架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的顶部外侧壁。
[0009]卷扬机固定安装在外框架的顶部外侧壁。
[0010]发电机设置在支撑底座上,且通过电线连接卷扬机。
[0011]移动支撑机构设置在支撑底座底部。
[0012]其中,卷扬机上设置有钢索,钢索与外框架滑动接触,钢索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吊钩。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移动支撑机构包括刹止万向轮和支撑伸缩杆。
[0014]刹止万向轮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底部外侧壁。以及
[0015]支撑伸缩杆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的底部外侧壁,且支撑伸缩杆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固定脚。
[001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外框架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升降遥控器,升降遥控器与卷扬机之间通过控制信号线连接。
[001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外框架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横梁。
[001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支撑底座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夹轨
器。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1)通过支撑底座与外部框架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在使用时,通过外部框架的三角型结构可以保持较强的承重能力,可以通过其顶部的卷扬机来对重物进行吊装,保证施工效率,同时整个设备体型较小,便于在轨行区这种较窄的环境下进行施工;
[0021](2)通过刹止万向轮的设置,可以实现在施工使用时,可以通过其底部的刹止万向轮将设备灵活的移动到合适的吊装位置,同时通过其底部的固定支撑脚的设置,可以实现在使用时可以将支撑脚卡在钢轨下面,来保持装置的稳定性,使设备使用时更加的安全可靠,整个吊装设备操作简单,无需繁杂的操作步骤。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简易轨行区重物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0025]图中:1、支撑底座;2、外框架;101、支撑伸缩杆;102、支撑固定脚;103、刹止万向轮;104、发电机;105、夹轨器;201、卷扬机;202、钢索;203、吊钩;204、升降遥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参照图1,一种简易轨行区重物提升装置,包括支撑底座1,支撑底座1的后半部分的厚度小于前半部分,支撑底座1的左右两侧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夹轨器105,支撑底座1呈“U”字型设置,支撑底座1的上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外框架2,外框架2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横梁,外框架2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升降遥控器204,升降遥控器204与卷扬机201之间通过控制信号线连接,外框架2的上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卷扬机201,通过支撑底座1与外框架2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在使用时,通过外框架2的三角型结构可以保持较强的承重能力,可以通过其顶部的卷扬机201来对重物进行吊装,保证施工效率,同时整个设备体型较小,便于在轨行区这种较窄的环境下进行施工;
[0028]参照图2,支撑底座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发电机104,发电机104与卷扬机201之间通过电线连接,卷扬机201上设置有钢索202,钢索202与外框架2滑动接触,钢索20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吊钩203,支撑底座1的上设置有移动支撑机构,移动支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1下端外侧壁的刹止万向轮103,支撑底座1的下端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伸缩杆101,支撑伸缩杆101的下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固定脚102,通过刹止万向轮103的设置,可以实现在施工使用时,可以通过其底部的刹止万向轮103将设备灵活的移动到合适的吊装位置,同时通过其底部的支撑固定脚102的设置,可以实现在使用时可以将支撑固定脚102卡在钢轨下面,来保持装置的稳定性,使设备使用时更加的安全可靠,整个吊装设备操作简单,无需繁杂的操作步骤。
[0029]本技术中,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
[0030]参照图1

2,使用时,操作者可以通过其底部的刹止万向轮103将整个升降装置移动到合适的升降位置,移动完毕后,操作者可以使支撑伸缩杆101向下伸出,使支撑固定脚102卡进钢轨之间的缝隙,以此完成对整个设备的固定,保证在吊装时,整个设备不会发生倾翻,固定完毕后,操作者可以将需要吊装的重物钩放在吊钩203上,然后操作者可以打开发电机104,使发电机104开始发电,由于发电机104与卷扬机201之间通过电线连接,所以当发电机104启动发电时,可以使卷扬机201通电,随着卷扬机201的通电,操作者可以通过升降遥控器204来使卷扬机201工作,随着卷扬机201的启动,可以通过钢索202来使被吊装的重物上升,当重物被吊至指定的高度时,可以通过升降遥控器204使卷扬机201停止工作,这时施工人员就可以讲吊钩203上吊装的重物进行拆卸施工。
[0031]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轨行区重物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座(1),其呈“U”字型设置;外框架(2),其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1)的顶部外侧壁;卷扬机(201),其固定安装在外框架(2)的顶部外侧壁;发电机(104),其设置在支撑底座(1)上,且通过电线连接所述卷扬机(201);以及移动支撑机构,其设置在支撑底座(1)底部;其中,卷扬机(201)上设置有钢索(202),所述钢索(202)与外框架(2)滑动接触,所述钢索(20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吊钩(2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轨行区重物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撑机构包括:刹止万向轮(103),其固定连接在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明岩王熹何友生郝琨袁群虎何康平高晓辉牛瑞昌陈雨寒赵远健李佳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