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线电机车的架线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0413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矿井运输的电机车技术领域,具体为架线电机车的架线防护结构。包括电机车本体,电机车本体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上端设有与电缆线抵接的受电部件,受电部件包括连接杆以及架线框,连接杆设有两组,两组连接杆铰接在固定架上端面,架线框与连接杆活动铰接,且架线框内部还设有第一转棍,第一转棍与架线框之间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连接杆以及架线框,能够在电机车在轨道方向改变的过程中,通过连接杆与架线框的铰接变量进行高度适应性调节,从而使得第一转棍始终搭接在电缆线上,同时通过第一转棍与架线框之间转动连接的特性,有效的减小第一转棍与电缆线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第一转棍的磨损。减小第一转棍的磨损。减小第一转棍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架线电机车的架线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用于矿井运输的电机车
,具体为架线电机车的架线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机车是轨道车辆运输的一种牵引设备,动力是利用牵引电机驱动车轮转动,借助车轮与轨面间的摩擦力,使机车在轨道上运行。这种运行方式,它的牵引力不仅受牵引电机或内燃机功率的限制,还受车轮与轨面间的摩擦制约。机车运输能行驶的坡度有限制。电机车按结构分类有架线式电机车和蓄电池电机车;
[0003]架线式电机车优点:架线式电机车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机车的运输能力大,速度高,用电效率高,运输费用低,应用最广;
[0004]架线式电机车在运行时,需要保持受电棒与线架上的线持续接触,由于架线式电机车因轨道方向的改变,导致受电棒容易受到磨损,而且容易发生脱离受电棒的现象,使用起来不够安全,现有的受电棒安装时与支架间形成缝隙,容易造成卡线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由于架线式电机车因轨道方向的改变,导致受电棒容易受到磨损。
[0006]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架线电机车的架线防护结构,包括电机车本体,所述电机车本体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具体呈U型构造,所述固定架上端设有与电缆线抵接的受电部件,所述受电部件包括连接杆以及架线框,所述连接杆设有两组,两组连接杆铰接在固定架上端面,所述架线框与连接杆远离固定架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架线框呈矩形框架构造,且所述架线框内部还设有与电缆线贴合的第一转棍,所述第一转棍与架线框之间转动连接。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的连接杆以及架线框,能够在电机车在轨道方向改变的过程中,通过连接杆与架线框的铰接变量进行高度适应性调节,从而使得第一转棍始终搭接在电缆线上,同时通过第一转棍与架线框之间转动连接的特性,有效的减小第一转棍与电缆线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第一转棍的磨损,防止受电棒磨损。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第一转棍容易发生脱离受电棒的现象,使用起来不够安全。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架线框内位于第一转棍下方的位置还设有第二转棍,所述架线框侧壁开设有方便第二转棍上下移动的通槽,所述第二转棍转杆与辊面之间转动连接,转杆底部还固定安装有导杆,所述导杆滑动设置在通槽内,且所述导杆表面套设有弹簧。
[0010]上述改进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架线框内设置第二转棍,通过导杆与弹簧的配合,能够对电缆线下方进行限位,从而避免电缆线与第一转棍之间出现脱离的情况。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为了进一步防止在急性变道过程中使得电缆线与第一转棍脱离。
[00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转棍与第二转棍表面均开设有波浪形凸面,且所述第一转棍和第二转棍两端表面还设有限位环。
[0013]上述改进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第一转棍以及第二转棍表面设置波浪形凸面,能够有效的避免电缆线在第一转棍与第二转棍之间左右滑动的情况,同时配合设置在第一转棍与第二转棍两端的限位环,能够避免电缆线从转棍端部滑脱,提高安全性。
[0014]本技术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转棍转杆两端还固定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转杆之间通过螺纹旋合固定。
[0015]上述改进产生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第二转棍两端设置限位板,不仅能够对第二转棍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二转棍与架线框之间意外脱离,同时还能够通过调整限位板的位置来实现对第二转棍的固定,达到保持第一转棍与第二转棍之间固定间距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技术提供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示出了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图1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示出了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图2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电机车本体;2、固定架;3、连接杆;4、架线框;5、第一转棍;6、第二转棍;7、限位板;8、导杆;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1]实施例1:
[0022]架线电机车的架线防护结构,包括电机车本体1,所述电机车本体1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具体呈U型构造,所述固定架2上端设有与电缆线抵接的受电部件,所述受电部件包括连接杆3以及架线框4,所述连接杆3设有两组,两组连接杆3铰接在固定架2上端面,所述架线框4与连接杆3远离固定架2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架线框4呈矩形框架构造,且所述架线框4内部还设有与电缆线贴合的第一转棍5,所述第一转棍5与架线框4之间转动连接。
[0023]通过设置的连接杆3以及架线框4,能够在电机车在轨道方向改变的过程中,通过连接杆3与架线框4的铰接变量进行高度适应性调节,从而使得第一转棍5始终搭接在电缆线上,同时通过第一转棍5与架线框4之间转动连接的特性,有效的减小第一转棍5与电缆线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第一转棍5的磨损。
[0024]实施例2:
[002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

3所示,架线电机车的架线防护结构,包括电机车本体1,所述电机车本体1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具体呈U型构造,
所述固定架2上端设有与电缆线抵接的受电部件,所述受电部件包括连接杆3以及架线框4,所述连接杆3设有两组,两组连接杆3铰接在固定架2上端面,所述架线框4与连接杆3远离固定架2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架线框4呈矩形框架构造,且所述架线框4内部还设有与电缆线贴合的第一转棍5,所述第一转棍5与架线框4之间转动连接。所述架线框4内位于第一转棍5下方的位置还设有第二转棍6,所述架线框4侧壁开设有方便第二转棍6上下移动的通槽,所述第二转棍6转杆与辊面之间转动连接,转杆底部还固定安装有导杆8,所述导杆8滑动设置在通槽内,且所述导杆8表面套设有弹簧9。
[0026]通过在架线框4内设置第二转棍6,通过导杆8与弹簧9的配合,能够对电缆线下方进行限位,从而避免电缆线与第一转棍5之间出现脱离的情况。
[0027]实施例3:
[002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

3所示,架线电机车的架线防护结构,包括电机车本体1,所述电机车本体1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具体呈U型构造,所述固定架2上端设有与电缆线抵接的受电部件,所述受电部件包括连接杆3以及架线框4,所述连接杆3设有两组,两组连接杆3铰接在固定架2上端面,所述架线框4与连接杆3远离固定架2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架线框4呈矩形框架构造,且所述架线框4内部还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架线电机车的架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车本体(1),所述电机车本体(1)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具体呈U型构造,所述固定架(2)上端设有与电缆线抵接的受电部件,所述受电部件包括连接杆(3)以及架线框(4),所述连接杆(3)设有两组,两组连接杆(3)铰接在固定架(2)上端面,所述架线框(4)与连接杆(3)远离固定架(2)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架线框(4)呈矩形框架构造,且所述架线框(4)内部还设有与电缆线贴合的第一转棍(5),所述第一转棍(5)与架线框(4)之间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线电机车的架线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线框(4)内位于第一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彬伍碧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玉坤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