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施工专用拉线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0374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拉线护套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力施工专用拉线护套,包括外粗管,外粗管的顶部设置有外细管,外粗管上部的表面设置有灯带,灯带的下部设置有电池盒,电池盒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反光条,第一反光条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反光条,外粗管的内部设置有内粗管,外粗管与内粗管的中间设置有通风道,内粗管的顶部设置有内细管,内粗管的表面设置有通风孔,电池盒的内部设置有电池,外细管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塞,防水塞的顶部设置有挡雨檐,防水塞内部设置有进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粗管、外细管、通风道、通风孔、进风口、防水塞、挡雨檐与灯带,可以达到非常良好的防水通风效果与夜间对行人、自行车的警示效果。自行车的警示效果。自行车的警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施工专用拉线护套


[0001]本技术涉及拉线护套
,具体为一种电力施工专用拉线护套。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证电力杆塔的稳定性,在其周围一般设置有钢绞拉线,钢绞拉线的一端连接在杆塔顶部,拉线的另一端拴在地面上;拉线护套是一种电杆的钢绞线拉线用的保护套,分为电信和电力斜拉线保护套,又可称为过道警示管斜拉线警示保护管色泽鲜艳,夜间反光,效果醒目,管体有很强的绝缘性能、抗高温与严寒、不易变形与破裂、安装快捷方便、使用年限长。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的拉线护套的防水能力差一但水分进入就会导致拉线锈蚀,减短拉线的使用寿命,现有拉线护套内部的通风能力也很差一旦水分进入使水分难以挥发加剧了拉线锈蚀,且内部气体闭塞加剧拉线表面的氧化反应从而影响拉线的使用;
[0005]2、现有的拉线护套仅的警示能力差,仅设置了反光条,而对于晚间视线不好的情况下对行人、自行车等无灯光或灯光较弱的人员反光条起不到反光警示的作用,有重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施工专用拉线护套,解决了现今存在的防水、通风能力差与警示效果差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施工专用拉线护套,包括外粗管,所述外粗管的顶部设置有外细管,所述外粗管上部的表面设置有灯带,所述灯带的下部设置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反光条,所述第一反光条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反光条,所述外粗管的内部设置有内粗管,所述外粗管与内粗管的中间设置有通风道,所述内粗管的顶部设置有内细管,所述内粗管的表面设置有通风孔,所述电池盒的内部设置有电池,所述外细管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塞,所述防水塞的顶部设置有挡雨檐,所述防水塞内部设置有进风口。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粗管与外细管活动连接,所述灯带与外粗管固定连接,所述灯带呈首尾相接的环形。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反光条与外粗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反光条与外粗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反光条与第二反光条呈首尾相接的环状。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池盒与外粗管固定连接,所述电池活动设置在电池盒的内部。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风道贯穿设置在外粗管、外细管与内粗管、内细管之间,所述通风孔贯穿设置在内粗管与内细管的表面。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塞与挡雨檐固定连接,所述进风
口贯穿挡雨檐与防水塞与通风道相通。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粗管与内细管活动连接,所述灯带通过软线与电池电性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施工专用拉线护套,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一种电力施工专用拉线护套,通过内粗管与内细管包裹住拉线,在内粗管、外粗管与外细管、内细管之间形成通风道,在内粗管与内细管的表面设置的通风孔与通风道相通,在防水塞与挡雨檐中设置的进风口也与通风道相通,就可以让内部与外部空气互通有非常好的通风效果,并且在外粗管、外细管与防水塞、挡雨檐的作用下同时拥有很好的防水效果,避免内部进水使拉线锈蚀以及良好的通风效果使内部水汽能快速蒸发和减慢拉线表面的氧化,提升了对拉线的保护效果使拉线使用寿命延长。
[0016]2、该一种电力施工专用拉线护套,在夜晚视线不好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反光条与第二反光条的设置使汽车等灯光较强的人员设备通过时起到很好警示作用,同时设置了灯带对行人与自行车等无灯光或灯光较弱的群体也有非常好的警示效果,避免夜间视线不好对车辆与人员造成伤害,也保护了拉线与电杆免受损伤。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通风孔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电池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防水塞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外粗管;2、外细管;3、灯带;4、电池盒;5、第一反光条;6、第二反光条;7、内粗管;8、通风道;9、内细管;10、通风孔;11、电池;12、防水塞;13、挡雨檐;14、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电力施工专用拉线护套,包括外粗管1,外粗管1的顶部设置有外细管2,外粗管1上部的表面设置有灯带3,灯带3的下部设置有电池盒4,电池盒4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反光条5,第一反光条5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反光条6,外粗管1的内部设置有内粗管7,外粗管1与内粗管7的中间设置有通风道8,内粗管7的顶部设置有内细管9,内粗管7的表面设置有通风孔10,电池盒4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1,外细管2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塞12,防水塞12的顶部设置有挡雨檐13,防水塞12内部设置有进风口14。
[0024]本实施例中,外粗管1与外细管2活动连接,外粗管1与外细管2的设置起到了防水作用,灯带3与外粗管1固定连接,灯带3呈首尾相接的环形,灯带3的设置对行人、自行车的警示效果更好;第一反光条5与外粗管1固定连接,第二反光条6与外粗管1固定连接,第一反光条5与第二反光条6呈首尾相接的环状,第一反光条5与第二反光条6的设置加强了护套的
警示性;电池盒4与外粗管1固定连接,通过电池盒4的设置能够将电池11安装进去,电池11活动设置在电池盒4的内部,电池11的设置可以给灯带3提供电力;通风道8贯穿设置在外粗管1、外细管2与内粗管7、内细管9之间,通风道8的设置使护套内部可以与外界空气互通,通风孔10贯穿设置在内粗管7与内细管9的表面,通风孔10的设置可以使内粗管7与内细管9内部与通风道8相通;防水塞12与挡雨檐13固定连接,防水塞12于挡雨檐13的设置可以对外细管2与内细管9顶部的缝隙进行封堵防止雨水进入,进风口14贯穿挡雨檐13与防水塞12与通风道8相通,进风口14的设置可以让外部空气从进风口14进入内部;内粗管7与内细管9活动连接,灯带3通过软线与电池11电性连接。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操作者将电池11装入电池盒4中,通过内粗管7与内细管9包裹住拉线,再用外粗管1与外细管2包裹住内粗管7与内细管9,最后在内细管9与外细管2的顶部塞上防水塞12与挡雨檐13就可以使用了,在使用的过程中外部空气从进风口14进入通风道8,再从通风道8经过通风孔10进入内部与内部空气进行交换,从而使内部水汽能快速蒸发和减慢拉线表面的氧化,提升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施工专用拉线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粗管(1),所述外粗管(1)的顶部设置有外细管(2),所述外粗管(1)上部的表面设置有灯带(3),所述灯带(3)的下部设置有电池盒(4),所述电池盒(4)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反光条(5),所述第一反光条(5)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反光条(6),所述外粗管(1)的内部设置有内粗管(7),所述外粗管(1)与内粗管(7)的中间设置有通风道(8),所述内粗管(7)的顶部设置有内细管(9),所述内粗管(7)的表面设置有通风孔(10),所述电池盒(4)的内部设置有电池(11),所述外细管(2)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塞(12),所述防水塞(12)的顶部设置有挡雨檐(13),所述防水塞(12)内部设置有进风口(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施工专用拉线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粗管(1)与外细管(2)活动连接,所述灯带(3)与外粗管(1)固定连接,所述灯带(3)呈首尾相接的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施工专用拉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明鑫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