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水上桩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031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水上桩基结构,包括:混凝土沉入桩,为本桩基结构插入河床中的主体部分,所述混凝土沉入桩共设置三组,所述混凝土沉入桩的上端连接有钢管支撑架,且所述钢管支撑架之间连接有三角强化架,所述钢管支撑架的上端连接有合并钢管端,所述合并钢管端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靠船桩簇,所述混凝土沉入桩通过嵌岩灌注法沉入河床,所述混凝土沉入桩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该新型水上桩基结构,采用灌注桩体结构,以及钢管桩基结构进行混合搭配的方式,从而能够获得钢管桩基的抗冲击能力,以及混凝土桩基的高强度,从而能够对船舶进行良好固定的同时,也能抵御来自船舶的撞击,从而替代现有的水上桩基。从而替代现有的水上桩基。从而替代现有的水上桩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水上桩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
,具体为一种新型水上桩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水上锚点桩基,主要是用于,当海上船舶进行停靠时,对船进行固定的一个锚点,因此要具有较高的强度,在风浪期间对船舶进行良好固定,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以应对来自船舶的撞击,避免因船舶刹车不及时,导致船舶撞断桩基。
[0003]现有的水上桩基,通常都采用一种桩体结构进行搭建,三种桩体结构分别是灌注桩、钢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其中钢管桩的强度较差,但抗冲击能力较强,而灌注桩的抗冲击能力较差,但强度较高,采用单重桩体结构无法满足更高的桩基使用需求
[0004]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型水上桩基结构,能够将上述的桩体结构进行统一,从而结合多种桩基结构的优点,提高桩基的强度以及抗冲击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上桩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水上桩基结构,包括:
[0007]混凝土沉入桩,为本桩基结构插入河床中的主体部分,所述混凝土沉入桩共设置三组,所述混凝土沉入桩的 上端连接有钢管支撑架,且所述钢管支撑架之间连接有三角强化架,所述钢管支撑架的上端连接有合并钢管端,所述合并钢管端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靠船桩簇。
[0008]优选的,所述混凝土沉入桩通过嵌岩灌注法沉入河床,所述混凝土沉入桩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内部钢筋结构采用螺旋式l级钢筋,且材质为25ll级钢,且所述混凝土沉入桩的强度等级为C35,所述混凝土沉入桩延伸至强风化岩层。
[0009]优选的,所述钢管支撑架采用Q235镇静钢浇筑锻造,且所述钢管支撑架延伸至所述混凝土沉入桩的内部,所述钢管支撑架的外侧涂刷有两遍红防锈漆,所述钢管支撑架的内侧灌注有C25砼。
[0010]优选的,所述三角强化架的材质与加工工艺均与所述钢管支撑架相同,所述三角强化架与所述钢管支撑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且采用连续焊进行焊接,焊缝高8mm,且采用T422焊条进行焊接。
[0011]优选的,所述合并钢管端与所述钢管支撑架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且所述撑杆连接端采用T422焊条进行连续焊接,且所述撑杆连接端的外侧焊接有三组用于挂锚的拴锚挂点,且所述撑杆连接端涂刷有防锈漆。。
[0012]优选的,所述撑杆连接端的外侧焊接有多组强化肋板,所述撑杆连接端与所述合并钢管端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所述撑杆连接端的外侧涂刷有两层红防锈漆,且外侧涂有两道用于标记的灰色漆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水上桩基结构,采用灌注桩体结构,以及钢管桩基结构进行混合搭配的方式,从而能够获得钢管桩基的抗冲击能力,以及混凝土桩基的高强度,从而能够对船舶进行良好固定的同时,也能抵御来自船舶的撞击,从而替代现有的水上桩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混凝土沉入桩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混凝土沉入桩;2、钢管支撑架;3、三角强化架;4、合并钢管端;5、拴锚挂点;6、撑杆连接端;7、强化肋板;8、靠船桩簇。
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一种新型水上桩基结构,包括:混凝土沉入桩1,为本桩基结构插入河床中的主体部分,混凝土沉入桩1共设置三组,所述混凝土沉入桩1的 上端连接有钢管支撑架2,且钢管支撑架2之间连接有三角强化架3,利用稳定的三角结构,大幅提高钢管支撑架2的强度,钢管支撑架2的上端连接有合并钢管端4,合并钢管端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靠船桩簇8,大船的船锚可以连接缠绕在靠船桩簇8,从而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0020]混凝土沉入桩1通过嵌岩灌注法沉入河床,混凝土沉入桩1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内部钢筋结构采用螺旋式l级钢筋,且材质为25ll级钢,且混凝土沉入桩1的强度等级为C35,混凝土沉入桩1延伸至强风化岩层,混凝土沉入桩1深入河床地层,从而避免混凝土沉入桩1倾倒,同时c35的强度等级可以承载重型船只
[0021]钢管支撑架2采用Q235镇静钢浇筑锻造,且钢管支撑架2延伸至混凝土沉入桩1的内部,钢管支撑架2的外侧涂刷有两遍红防锈漆,钢管支撑架2的内侧灌注有C25砼,能够有效避免海水侵蚀,同时大幅提高钢管支撑架2的强度。
[0022]三角强化架3的材质与加工工艺均与钢管支撑架2相同,三角强化架3与钢管支撑架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且采用连续焊进行焊接,焊缝高8mm,且采用T422焊条进行焊接。
[0023]合并钢管端4与钢管支撑架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且撑杆连接端6采用T422焊条进行连续焊接,且撑杆连接端6的外侧焊接有三组用于挂锚的拴锚挂点5,且撑杆连接端6涂刷有防锈漆。。
[0024]撑杆连接端6的外侧焊接有多组强化肋板7,撑杆连接端6与合并钢管端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撑杆连接端6的外侧涂刷有两层红防锈漆,且外侧涂有两道用于标记的灰色漆线,从而在船舶靠近时,更容易观察到,避免船舶与其发生碰撞,导致船舶损坏。
[0025]综上:该桩基机构,以混凝土沉入桩1为主要支撑结构,首先将钻孔延伸到强风化
岩层,放置钢筋结构将混凝土沉入桩1浇灌进钻孔之中,随后将钢管支撑架2插入混凝土沉入桩1中,钢管支撑架2通过三角强化架3进行强化固定,上端通过合并钢管端4将三组钢合并焊接成一组,同时也可以通过拴锚挂点5连接小型船舶,撑杆连接端6上端连接撑杆连接端6,强化肋板7为其获得更高的强度,其上端的靠船桩簇8能够能够快速连接船舶的船锚栓绳,对船舶进行固定,完成该装置的全部工作流程。
[00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上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沉入桩(1),为本桩基结构插入河床中的主体部分,所述混凝土沉入桩(1)共设置三组,所述混凝土沉入桩(1)的 上端连接有钢管支撑架(2),且所述钢管支撑架(2)之间连接有三角强化架(3),所述钢管支撑架(2)的上端连接有合并钢管端(4),所述合并钢管端(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靠船桩簇(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上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沉入桩(1)通过嵌岩灌注法沉入河床,所述混凝土沉入桩(1)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内部钢筋结构采用螺旋式l级钢筋,且材质为25ll级钢,且所述混凝土沉入桩(1)的强度等级为C35,所述混凝土沉入桩(1)延伸至强风化岩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水上桩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沉入桩(1)通过嵌岩灌注法沉入河床,所述混凝土沉入桩(1)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其内部钢筋结构采用螺旋式l级钢筋,且材质为25ll级钢,且所述混凝土沉入桩(1)的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博冯创志孙晓鸿涂静兰朱洋立吴炳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