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进风管组件及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0168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进风管组件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属于空调器新风系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空调器进风管组件包括新风管和空调配管安装管,新风管、空调配管安装管均为水平或斜向下布置,新风管位于空调配管安装管的下方,新风管和空调配管安装管固定连接成具有外圆面的整体管件,新风管的前端具有进风口,空调配管安装管的前端相对于新风管的前端悬伸设置以形成前端遮雨部,新风管的前端两侧分别安装有挡雨板,挡雨板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挡雨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挡雨板的外表面不超出整体管件的外圆面,挡雨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挡雨板在新风管的前端两侧形成挡雨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安装方便,而且新风入口防雨效果好。果好。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进风管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器进风管组件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属于空调器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很多空调器加入了新风处理装置,能够从室外引入新风对室内空气不断置换,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
[0003]为降低新风空调安装难度,减少对室内装修的破坏,新风空调安装尽量直接利用墙体上预留的空调配管过孔,新风管与空调配管一起包裹后从室内直接穿出室外。但不利之处是受限于风管穿墙要求,不易在新风管入口端直接设计有效的防雨结构,当新风风力足够大时,雨水容易被持续吸入风管,在室内侧风机入口接头处或风机内部汇集,导致新风量降低、新风吹过雨水异常噪音,甚至出现空调室内机漏水、新风出风口吹水等问题。
[0004]为解决雨水被新风机吸入风管问题,退而求其次,不得不在室外侧新风管入口端再安装一个防雨罩结构,这样额外增加了室外高空安装作业风险,特别有些情况,安装人员无法到达空调配管出墙孔位置,则无法安装防雨罩,无法保证雨水不进入风管。
[0005]安装新风防雨罩要求其可进风方向朝下,以避免雨水进入风管,但有些空调安装场景,安装人员无法完全保证防雨罩可进风方向向下,此时防雨罩仍有遮挡不住雨水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器进风管组件,不仅安装方便,而且新风入口防雨效果好。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空调器进风管组件,包括新风管和空调配管安装管,新风管、空调配管安装管均为水平或斜向下布置,新风管位于空调配管安装管的下方,新风管和空调配管安装管固定连接成具有外圆面的整体管件,新风管的前端具有进风口,空调配管安装管的前端相对于新风管的前端悬伸设置以形成前端遮雨部,新风管的前端两侧分别安装有挡雨板,挡雨板通过转轴转动设置,转轴的轴线与新风管的轴线相平行,挡雨板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挡雨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挡雨板的外表面不超出整体管件的外圆面,挡雨板处于打开状态时,挡雨板在新风管的前端两侧形成挡雨结构。
[0008]进一步的是:挡雨板配设有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处于自然状态时,挡雨板处于打开状态。
[0009]进一步的是:弹性复位件为扭簧。
[0010]进一步的是:新风管和空调配管安装管通过卡扣结构相连接;空调配管安装管的下部两侧均设置有卡槽,卡槽沿着空调配管安装管的轴向布置,新风管的上部两侧具有与卡槽相适配的连接筋。
[0011]进一步的是:新风管包括位于其前端的第一风管和位于其后端的第二风管,第一风管的外径小于第二风管的外径,第一风管的端部插入第二风管的内孔以实现两者的对接;挡雨板安装于第一风管所在部位。
[0012]进一步的是:空调配管安装管的前端超出进风口的轴向安全距离大于等于50mm。
[0013]进一步的是:新风管的前端端面及底表面均设置有进风口,挡雨板在前后方向超出进风口的轴向安全距离大于等于30mm。
[0014]进一步的是:挡雨板的转轴避空位置设置有止水边。
[0015]进一步的是:新风管的底壁设置有泄水槽,泄水槽的位置与挡雨板的转轴避空位置相适配。
[0016]本技术同时提供一种不仅安装方便、而且新风入口防雨效果好的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具有上述的空调器进风管组件。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新风管和空调配管安装管固定连接成具有外圆面的整体管件,该外圆面的直径尺寸与穿墙孔相匹配,挡雨板处于关闭状态时,挡雨板的外表面不超出整体管件的外圆面,因而不会影响整体管件从穿墙孔穿出。实施时,安装人员在室内将整体管件直接从穿墙孔穿出,不需额外增加因空调新风功能导致的室外高空作业风险;新风管出墙后,管口两侧的挡雨板可自行打开,阻止雨水被新风机吸入新风管,同时叠加空调配管安装管悬伸形成的前端遮雨部,可有效实现全方位挡雨,从而最大程度避免出现新风量降低、新风吹过雨水异常噪音,空调室内机漏水、新风出风口吹水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在挡雨板处于关闭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在挡雨板处于打开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新风管组件和空调配管组件处于分离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新风管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的防雨结构尺寸设计要求及进风口、泄水槽设置位置示意图。
[0023]图中零部件标记:新风管10,进风口11,连接筋12,泄水槽13,第一风管14,第二风管15,空调配管安装管20,卡槽21,挡雨板30,转轴31,弹性复位件32,止水边33,限位卡槽3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中的空调器进风管组件包括新风管10和空调配管安装管20,新风管10、空调配管安装管20水平或斜向下布置,新风管10位于空调配管安装管20的下方,新风管10和空调配管安装管20固定连接成具有外圆面的整体管件,新风管10的前端具有进风口11,空调配管安装管20的前端相对于新风管10的前端悬伸设置以形成前端遮雨部,新风管10的前端两侧分别安装有挡雨板30,挡雨板30通过转轴31转动设置,转轴31的轴线与新风管10的轴线相平行,挡雨板30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挡雨板30处于关闭状态时,挡雨板30的外表面不超出整体管件的外圆面,挡雨板30处于打开状态时,挡雨板30在新风管10的前端两侧形成挡雨结构。其中转轴31的安装方式只要能够实现挡雨板30相对新
风管10转动即可,由于新风管10和空调配管安装管20是固定在一起的,具体的转动连接点可以是在新风管10上,也可以是在空调配管安装管20上。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整体管件的外圆面应作广义理解,该外圆面可以是不连续的,只要满足能够整体上直接从穿墙孔内穿出的要求。相应的,该外圆面的直径尺寸应与穿墙孔相匹配。实施时,安装人员在室内将整体管件直接从穿墙孔穿出,不需额外增加因空调新风功能导致的室外高空作业风险;新风管10出墙后,管口两侧的挡雨板30可自行打开。管口两侧的挡雨板30以及空调配管安装管20悬伸形成的前端遮雨部的组合,可有效实现全方位挡雨,从而最大程度避免出现新风量降低、新风吹过雨水异常噪音,空调室内机漏水、新风出风口吹水等问题。
[0027]可以理解的是,依靠挡雨板30自身的重力作用便可实现挡雨板30的自行打开,但该结构设计的抗风能力相对较弱,优选方案是:挡雨板30配设有弹性复位件32,弹性复位件32处于自然状态时,挡雨板30处于打开状态。依靠弹性复位件32的弹力提供支撑力,可以有效维持挡雨板30处于打开状态。当关闭挡雨板30时,需首先克服弹性复位件32的反作用力。
[0028]弹性复位件32优选为扭簧。扭簧的具体安装方式根据转动连接结构做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空调器进风管组件,包括新风管(10)和空调配管安装管(20),其特征在于:新风管(10)、空调配管安装管(20)均为水平或斜向下布置,新风管(10)位于空调配管安装管(20)的下方,新风管(10)和空调配管安装管(20)固定连接成具有外圆面的整体管件,新风管(10)的前端具有进风口(11),空调配管安装管(20)的前端相对于新风管(10)的前端悬伸设置以形成前端遮雨部,新风管(10)的前端两侧分别安装有挡雨板(30),挡雨板(30)通过转轴(31)转动设置,转轴(31)的轴线与新风管(10)的轴线相平行,挡雨板(30)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挡雨板(30)处于关闭状态时,挡雨板(30)的外表面不超出整体管件的外圆面,挡雨板(30)处于打开状态时,挡雨板(30)在新风管(10)的前端两侧形成挡雨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进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挡雨板(30)配设有弹性复位件(32),弹性复位件(32)处于自然状态时,挡雨板(30)处于打开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进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弹性复位件(32)为扭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进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新风管(10)和空调配管安装管(20)通过卡扣结构相连接;空调配管安装管(20)的下部两侧均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冷少华曾显涿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