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9887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洗鼻装置,包括储液瓶、吸管、调节轮、手持支架、压紧圈,所述储液瓶通过出水管、气囊、进水管与所述吸管连通,所述吸管安装在调节轮中且吸管的带翅膀部分与调节轮接触,所述调节轮通过压紧圈固定在手持支架前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手持支架把持且固定在人中位置,操作舒适,简单;调节轮上有圆周刻度,便于调节方向,且调整后位置保持不变;根据不同患者情况对其调节,实现病灶区盐水的稳定输出。出。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洗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洗鼻器
,具体涉及一种洗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洗鼻器是一种用于清洗鼻腔的工具。它通常借用一定压力(或气囊式洗鼻器、或用重力如简单瓶罐式、或用机械压力如电动式)将生理盐水送入鼻孔,流经鼻前庭(露在头部外面的部分)、鼻窦、鼻道绕经鼻咽部,或从一侧鼻孔排出,或从口部排出。通过以上路径,借助于生理盐水自身的杀菌作用及水流的冲击力,将鼻腔内已聚集的致病及污洉排出,从而使鼻腔恢复正常的生理环境,恢复鼻腔的自我排毒功能,达到保护鼻腔的目的。
[0003]现有市场上的洗鼻器,按控制方式主要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种,电动洗鼻器能够对进入鼻腔液体的角度、流量、压力进行较为精准的控制,但电动洗鼻器价格高,体积大,维护成本高;而常规手动的洗鼻器,结构简单,仅由一个简单的瓶身和喷头构成,使用过程属于大水漫灌,用水量大,无法调节出水角度,不能对症对位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洗鼻装置,采用多小孔出水方式,且多孔位置和角度都可以调节,能够实现对症对位置的精确清洗装置。
[0005]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洗鼻装置,包括储液瓶、吸管、调节轮、手持支架、压紧圈;所述吸管包括管体,管体一端设有连接端头、另一端设有多头小孔,靠近连接端头的部分管体上相对设有突出管体的限位翅膀,限位翅膀之间设有间隔分布的卡位;所述调节轮中心设有与管体及限位翅膀相适配的翅膀配合孔,所述调节轮通过压紧圈固定在手持支架前端;所述储液瓶通过出水组件与所述吸管的连接端头连通,所述吸管穿过调节轮中心的翅膀配合孔并通过限位翅膀、卡位与翅膀配合孔相固定。
[0006]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调节轮上设有圆周刻度。
[0007]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轮上带有阻尼。
[0008]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组件包括手动气囊、连接在手动气囊两端的出水管、进水管,进水管突出手动气囊的外段插入储液瓶中,出水管突出手动气囊的外段与所述吸管的连接端头相连。
[0009]进一步地,所述吸管采用多头小孔出水设计。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多头小孔包括小孔一、小孔二、小孔三,所述小孔一设置在闭合管体前端的半球面中心处,小孔二、小孔三间隔设置在管体前端与半球面连接处。
[0011]进一步地,所述多头小孔包括小孔一、小孔二;所述管体前端形成闭合的半球面,小孔一、小孔二紧紧间隔设置在管体与半球面连接处。
[001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吸管安装在调节轮中且吸管的限位翅膀部分插入与调节轮中间的翅膀配合孔内接触,通过手持支架控制调节轮转动时,限位翅膀能带动吸管跟随转动,且吸管主体有卡位,能更好的卡住吸管伸出的
长度;调节轮锁紧在手持支架和压紧圈之间,调节轮在中间手动调节时有阻尼,保证吸管调整好角度之后不会松动;调节轮上有圆周刻度,便于调节方向,且调整后位置保持不变;通过手持支架把持且固定在人中位置,操作舒适,简单。
[0013]吸管出水端采用多头小孔出水设计,既节约了盐水,又增加了水压,能够直接作用在病灶区,本技术设计两种不同孔位的吸管,能够适应两种不同患者情况对其调节,实现病灶区盐水的稳定输出。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中手持支架与调节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中实施例1中吸管的主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中实施例1中吸管的俯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中实施例1中吸管的剖视图;
[0019]图6是本技术中调节轮的立体图;
[0020]图7是本技术中调节轮的主视图;
[0021]图8是本技术中实施例2中吸管的主视图。
[0022]图中:1、手持支架,2、调节轮,3、压紧圈,4、吸管,5、手动气囊,6、进水管,7、出水管,41、卡位,42、限位翅膀,43、小孔一,44、小孔二,45、小孔三。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0024]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的洗鼻装置,包括手持支架1、调节轮2、压紧圈3、吸管4、手动气囊5、进水管6、出水管7;储液瓶通过出水管7、手动气囊5、进水管6与吸管4连通,吸管4安装在调节轮2中且吸管4的带翅膀部分与调节轮2接触,调节轮2通过压紧圈3固定在手持支架1前端。
[0025]如图3至图5所示的吸管4,包括管体,管体末端设有限位端头,管体前端设有小孔一43、小孔二44、小孔三45,小孔一43设置在闭合管体前端的半球面中心处,小孔二44、小孔三45间隔设置在管体前端与半球面连接处;管体上靠近限位端头的半段相对设有突出管体外壁的限位翅膀42,在限位翅膀42之间的管体外壁上间隔设有若干个卡位41。
[0026]如图6、图7所示,调节轮的中心处对应吸管的限位翅膀42设有翅膀配合孔22,调节轮沿圆周方向设有刻度21。吸管4安装在调节轮2中且吸管4的限位翅膀42插入调节轮2中间的翅膀配合孔22,调节轮2转动能通过限位翅膀42带动吸管4跟随转动,吸管主体的卡位41结构能更好的卡住吸管4伸出的长度。
[0027]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步骤1:按说明配置洗鼻器用的盐水灌入储液瓶中;
[0029]步骤2:将进水管6、出水管7分别连接至手动气囊5两端;
[0030]步骤3:进水管6突出手动气囊的外段插入储液瓶且没入盐水中,出水管7突出手动气囊的外段与吸管4连接到一起;
[0031]步骤4:将压紧圈3打开,将调节轮2卡入压紧圈3和手持支架1对应位置,压紧圈3处于死点位置,正好将调节轮2锁紧在手持支架1和压紧圈3之间;
[0032]步骤5:将吸管4插入到调节轮2中心处,且吸管4的限位翅膀42部分与翅膀配合孔22接触;
[0033]步骤6:手持支架1,将洗鼻装置整体靠近鼻子,支架1对应位置压在人中位置,医生通过鼻内窥摄像技术,深入患者鼻腔内部,定位病灶位置,包括深度和角度两个参数,调节吸管4插入长度确认深度,旋转调节轮2调整吸管4确定角度,使其正好与病灶一致;
[0034]步骤7:手握手动气囊5,冲洗开始。
[0035]每个病患的使用参数都略有不同,医生会根据病灶的位置不同,第一次实操教授给病患准确找到病灶并实施清洗,后续患者使用时,只要保证定位至深度和角度两个参数,即可实现使孔位对准病灶区清洗。
[0036]实施例2:本技术吸管4的多孔结构也可以设置成图8所示,包括管体,管体末端设有限位端头,管体前端设有小孔一43、小孔二44,小孔一43、小孔二44紧紧间隔设置在管体前端与半球面连接处;管体上靠近限位端头的半段相对设有突出管体外壁的限位翅膀42,在限位翅膀42之间的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瓶、吸管、调节轮、手持支架、压紧圈;所述吸管包括管体,管体一端设有连接端头、另一端设有多头小孔,靠近连接端头的部分管体上相对设有突出管体的限位翅膀,限位翅膀之间设有间隔分布的卡位;所述调节轮中心设有与管体及限位翅膀相适配的翅膀配合孔,所述调节轮通过压紧圈固定在手持支架前端;所述储液瓶通过出水组件与所述吸管的连接端头连通,所述吸管穿过调节轮中心的翅膀配合孔并通过限位翅膀、卡位与翅膀配合孔相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轮上设有圆周刻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宇飞刘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