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战、救援两用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80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作战、救援两用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手套本体包括对称的两只手套,每只手套均包括拇指套、用于容纳剩余四指的四指套、手掌部以及手腕部;拇指套侧缝处、四指套的指尖处、掌心位置处均设置有补强层;掌背处设置有储物袋,储物袋袋口装有拉链,拉链以靠近拇指套处为起点由拇指处向手腕处倾斜设置,且拉链闭合时,拉链头位于靠近拇指套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于拇指侧缝处、其余四指的指尖处、手掌心等三处位置设置补强层,保证了手套的防磨损性能和防滑性能,节省了材料,成本降低;手背处设置有储物袋,满足了战士在作业时能快速获取小型物资的需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手部穿戴,更加适用于作战及救援时的手部穿戴。部穿戴。部穿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作战、救援两用手套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套,具体地说是一种作战、救援两用手套。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售卖的手套多种多样,而在作战、救援环境中对手套的使用性能要求较高,在作战、救援环境中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一、由于作战、救援环境较恶劣,因此手套要有很好的防磨损性能,以及用于牢固地拿住物品的防滑性能,尤其是手部与物品接触的位置,例如拇指侧缝处、其余四指的指尖处、手掌心位置处;二、战士在作业时可能会面临皮肤轻微擦伤,或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无法取暖等问题,此时需要快速的拿出创可贴或暖宝贴等小型物资,便于战士尽快投入到作战或救援环境中。
[0003]公开号为CN207885729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武警索降作战手套,包括手掌本体、大拇指部和手腕部;手掌本体的掌心部采用超细纤维手套绒面革作为基底,基底外侧缝制有手掌补强垫,手掌本体侧面、大拇指部侧面以及手腕部侧面均缝制有侧条,手掌本体的掌背部的指尖部位缝制有指尖补强垫;手腕部外端向下延伸设置有一提带,通过快速挂钩钩住提带对手套进行携带存放。但该手套于整个手掌处、指尖处、手掌本体侧面、大拇指部侧面以及手腕部侧面均设置补强垫,制作成本高;另外,当战士在作业中想快速使用创可贴等小型物资时,需要从救援背包中拿取,而这类小型物资因体积较小不太容易被翻到,从而耽误作战及救援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作战、救援两用手套,在满足手套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手套的制作成本;同时便于战士在作业时能快速获取小型物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作战、救援两用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手套本体包括呈对称结构的两只手套,每只手套均包括拇指套、用于容纳剩余四指的四指套、手掌部以及手腕部;手套本体上设置有将两只手套固定于一起的连接部,拇指套朝向手掌部的侧缝处、四指套的指尖处、手掌部的掌心位置处均设置有带防滑功能的补强层;手掌部的掌背位置设置有储物袋,储物袋袋口装有拉链,拉链以靠近拇指套处为起点由拇指处向手腕处倾斜设置,且拉链闭合时,拉链头位于靠近拇指套的一端。
[0007]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连接部包括插扣式连接部和挂钩式连接部,插扣式连接部包括于一只手套上设置的插舌,以及于另一只手套上设置的、与插舌相适配的插槽;挂钩式连接部包括于一只手套上设置的挂钩,以及于另一只手套上设置的、与挂钩相适配的提带。
[0008]作为对本技术的另一种限定:拇指套、四指套上分别开有供拇指、剩余四指露出的露指缝。
[0009]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露指缝开设于手套本体朝向掌心的一侧,且位于拇指、剩余四指的关节处,四指露指缝处设置有用于使露指缝打开或闭合的拉链,拇指套上设置有用于盖住拇指露指缝的盖片。
[0010]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手套本体位于掌背的一面设置有用于保持露指状态的固定部。
[0011]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固定部为粘扣,包括分别于拇指、四指指尖处设置的第一粘片,以及分别于拇指根、掌背处设置的、用于与第一粘片相粘合的第二粘片。
[0012]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限定:固定部为按扣,包括于拇指、四指指尖处设置的子扣,以及于拇指根、掌背处设置的、与子扣相适配的母扣。
[0013]作为对本技术的另一种限定:手腕部远离四指套的一端设置有与前臂相贴合的束口结构。
[00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是对现有技术中的作战手套做出的一种改进,通过在拇指侧缝处、四指套的指尖处、手掌心等三处位置设置补强层,提高了手套频繁与物品接触的部位的防磨损性能,节省了材料,成本降低;补强层采用防滑面料,增大了手套与物品接触部位的摩擦力,保证了手套的防滑性能;掌背处设置有储物袋,可在储物袋中存放创可贴等小型物资,便于战士在作业时能快速的拿出使用,储物袋袋口装有以靠近拇指套处为起点由拇指处向手腕处倾斜的拉链,且拉链闭合时,拉链头位于靠近拇指套的一端,当手套戴在手上时若要拉开拉链,将拉链头向背离拇指和食指的方向拉动,此时拇指和食指给拉链提供了支撑力,使手套不会随着拉链拉动的方向运动,从而能更快的拉开拉链,取出物资;
[0016](2)本技术设置有将两只手套固定于一起的连接部,连接部为插扣式与挂钩式的结合,避免了在作战、救援等较为混乱的环境中,因不慎丢失某一只手套,导致没有手套的那只手受伤的问题;
[0017](3)本技术于手套本体朝向掌心的一侧开设有方便手指外露的露指缝,露指缝位于拇指、剩余四指的关节处,便于外露的手指更灵活的操作;手套本体位于掌背的一面设置有用于保持露指状态的固定部,当手指外露时,通过固定部将翻盖固定,避免了因翻盖晃动影响手指活动;
[0018](4)本技术于手腕部远离四指套的一端设置有与前臂相贴合的束口,松紧适宜,与作战服装匹配使用,可以防止灌风,加强保暖。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于拇指侧缝处、其余四指的指尖处、手掌心等三处位置设置补强层,既保证了手套的防磨损性能和防滑性能,又节省了材料,使成本降低;手背处设置有带拉链的储物袋,满足了战士在作业时能快速获取小型物资的需求;本技术适用于手部穿戴,更加适用于作战及救援时的手部穿戴。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右手套掌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

手套本体,2

拇指套,3

四指套,4

手掌部,5

手腕部,6

补强层,7

储物
袋,8

拉链,9

插舌,91

插槽,10

挂钩,101

提带,11

露指缝,111

盖片,12

第一粘片,13

第二粘片,14

螺纹袖口,15

松紧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一种作战、救援两用手套为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实施例所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用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本技术说明书附图中图1的方位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的内容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战、救援两用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手套本体包括呈对称结构的两只手套,每只手套均包括拇指套、用于容纳剩余四指的四指套、手掌部以及手腕部;手套本体上设置有将两只手套固定于一起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拇指套朝向手掌部的侧缝处、四指套的指尖处、手掌部的掌心位置处均设置有带防滑功能的补强层;手掌部的掌背位置设置有储物袋,储物袋袋口装有拉链,拉链以靠近拇指套处为起点由拇指处向手腕处倾斜设置,且拉链闭合时,拉链头位于靠近拇指套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战、救援两用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插扣式连接部和挂钩式连接部,插扣式连接部包括于一只手套上设置的插舌,以及于另一只手套上设置的、与插舌相适配的插槽;挂钩式连接部包括于一只手套上设置的挂钩,以及于另一只手套上设置的、与挂钩相适配的提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作战、救援两用手套,其特征在于:拇指套、四指套上分别开有供拇指、剩余四指露出的露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芳洲郝德军赵艳娇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一四制革制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