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保护腭裂病人术中腭骨稳定的口腔咬合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9788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涉及到了一种用于保护腭裂病人术中腭骨稳定的口腔咬合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与牙齿对应的牙槽部,和与硬腭软组织轮廓对应的支撑部;支撑部上侧面为与硬腭软组织轮廓适配的支撑面,支撑部两端与牙槽部两端固定,牙槽部上侧设置有与上牙齿对应的上牙槽。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了支撑部以对硬腭软组织进行贴合支撑,使患者更易保持腭骨的固定;而上牙槽的设置,与口腔上牙齿形态对应,使得该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更方便进行对准位置,完成摆位精度的要求,并使得其具有可重复性使用的效果。即,该装置即可以有效地避免手术中上颌断裂,进而以保证上颌骨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且使用时更加方便。且使用时更加方便。且使用时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保护腭裂病人术中腭骨稳定的口腔咬合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材领域,特别涉及到了一种咬合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唇腭裂病人继发颌骨畸形是临床常见颌骨发育畸形类型之一。严重的唇腭裂患儿,会有颌面部的骨骼发育畸形,则需要进行正颌手术,一般在16岁左右进行手术治疗,唇腭裂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颌骨畸形,需要进行正颌外科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常规正颌外科手术和上颌骨牵引成骨术。常规正颌外科手术最常用的是LeFortⅠ型截骨术,适用于轻至中度的上颌后缩畸形,有时还需要配合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和颏成形术,以进一步改善面型和咬合关系。上颌骨牵引成骨术可采用外置式或内置式牵引器进行,截骨线可根据治疗需要采用LeFortⅠ型截骨线或上颌前部截骨线。正颌外科和牵引成骨术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如何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应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及医生临床经验,并与患者充分沟通,才能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但由于唇腭裂病人腭骨发育一般都不全,上腭骨都有一定范围的缺失,所以在进行上颌骨的截骨时,由于上颌骨的腭骨连接太少或者不连接,所以手术中会出现上颌断裂从而影响整体的上颌骨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保护腭裂病人术中腭骨稳定的口腔咬合固定装置,在进行上颌骨的截骨时使用该装置,可以有效地避免手术中上颌断裂,进而以保证上颌骨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用于保护腭裂病人术中腭骨稳定的口腔咬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与牙齿对应的牙槽部,和与硬腭软组织轮廓对应的支撑部;支撑部上侧面为与硬腭软组织轮廓适配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部两端与牙槽部两端固定,所述牙槽部上侧设置有与上牙齿对应的上牙槽。
[0006]在该装置中,通过设置了支撑部以对硬腭软组织进行贴合支撑,使患者更易保持腭骨的固定;而上牙槽的设置,与口腔上牙齿形态对应,使得该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更方便进行对准位置,完成摆位精度的要求,以及在对准位置之后通过牙齿咬合进行固定位置,使得其具有可重复性使用的效果。即,该装置即可以有效地避免手术中上颌断裂,进而以保证上颌骨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且使用时更加方便。
[0007]进一步的,所述牙槽部上侧设置有与下牙齿对应的下牙槽。下牙槽的设置,可以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更加精准地对准位置,进一步提高摆位精度。且在使用时,通过上下牙齿的咬合,以更加稳定地固定该装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牙槽部和支撑部整体均呈弧形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牙槽部左右两端和支撑部左右两端固定,且支撑部前侧和牙槽部后侧之间形成有减重缺口。该减重缺口的设置,在保证该装置的使用效果的同时,可有效地
降低该装置重量,以及降低成本。
[0010]进一步的,该装置为3D打印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设置,使得其整体结构强度更高,可以更好地进行支撑。
[0011]进一步的,该装置由树脂材料构成。该树脂材料为医用级的树脂材料。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该装置中,通过设置了支撑部以对硬腭软组织进行贴合支撑,使患者更易保持腭骨的固定;而上牙槽的设置,与口腔上牙齿形态对应,使得该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更方便进行对准位置,完成摆位精度的要求,以及在对准位置之后通过牙齿咬合进行固定位置,使得其具有可重复性使用的效果。即,该装置即可以有效地避免手术中上颌断裂,进而以保证上颌骨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且使用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6]参见图1

2,一种用于保护腭裂病人术中腭骨稳定的口腔咬合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与牙齿对应的牙槽部1,和与硬腭软组织轮廓对应的支撑部2,支撑部2上侧面为与硬腭软组织轮廓适配的支撑面21,支撑部2两端与牙槽部1两端固定,牙槽部1上侧设置有与上牙齿对应的上牙槽11。
[0017]在本实施例中,牙槽部1上侧设置有与下牙齿对应的下牙槽12。
[0018]在本实施例中,牙槽部1和支撑部2整体均呈弧形结构。
[0019]在本实施例中,牙槽部1左右两端和支撑部2左右两端固定,且支撑部2前侧和牙槽部1后侧之间形成有减重缺口3。
[0020]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2下侧设置有与舌头形状适配的以用于避让舌头的避让腔体21,避让腔体22与减重缺口3接通。
[0021]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为3D打印一体成型。
[0022]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由树脂材料构成。该树脂材料为医用级的树脂材料。
[0023]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保护腭裂病人术中腭骨稳定的口腔咬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与牙齿对应的牙槽部,和与硬腭软组织轮廓对应的支撑部;支撑部上侧面为与硬腭软组织轮廓适配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部两端与牙槽部两端固定,所述牙槽部上侧设置有与上牙齿对应的上牙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保护腭裂病人术中腭骨稳定的口腔咬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牙槽部上侧设置有与下牙齿对应的下牙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保护腭裂病人术中腭骨稳定的口腔咬合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牙槽部和支撑部整体均呈弧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龙沙惠生李亮王长龙
申请(专利权)人:爱贝医疗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