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冰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634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制冰装置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制冰盒,包括盒体、盒盖和至少一个冰格板,所述冰格板上设有多个冰格,所述盒盖内设有两个呈斜对角分布且用于压设在冰格板上的凸柱,所述冰格板可整个放入盒体,所述盒体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支撑冰格板的左凸块和右凸块,所述左凸块的上表面由后往前向下倾斜,右凸块的上表面由后往前向上倾斜,其中一个凸柱设置在左前方,另一个凸柱设置在右后方;或所述左凸块的上表面由后往前向上倾斜,右凸块的上表面由后往前向下倾斜,其中一个凸柱设置在左后方,另一个凸柱设置在右前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力量聚焦在斜对角分布的凸柱上,力量集中,按压省力,且易于脱冰。于脱冰。于脱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冰盒


[0001]本技术属于制冰装置
,特指一种制冰盒。

技术介绍

[0002]制冰盒是家庭常用的制冰工具,一般包括盒体和冰格模具,冰格模具用于在盛水后放置在冰箱的冰冻室内,以将该冰格模具内的水冻成冰块。
[0003]中国技术专利CN217357680U公开了一种制冰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体包括至少一个制冰层和收纳层,制冰层上设置有多个制冰格,所述的制冰格包括上部硬质层和下部柔性层,上部硬质层和制冰层的框架一体设置,盒盖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凸起部,凸起部和制冰格的位置相对应;制冰状态,盒体和盒盖合拢,使凸起部朝向制冰格的凹腔;脱冰状态,翻转制冰层,使凸起部对准下部柔性层挤压。
[0004]上述制冰盒的不足之处在于:一个凸起部对应一个制冰格,压力分散,按压费劲。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冰盒,其力量聚焦在斜对角分布的凸柱上,力量集中,按压省力,且易于脱冰。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制冰盒,包括盒体、盒盖和至少一个冰格板,所述冰格板上设有多个冰格,所述盒盖内设有两个呈斜对角分布且用于压设在冰格板上的凸柱,所述冰格板可整个放入盒体,所述盒体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支撑冰格板的左凸块和右凸块,所述左凸块的上表面由后往前向下倾斜,右凸块的上表面由后往前向上倾斜,其中一个凸柱设置在左前方,另一个凸柱设置在右后方;
[0008]或所述左凸块的上表面由后往前向上倾斜,右凸块的上表面由后往前向下倾斜,其中一个凸柱设置在左后方,另一个凸柱设置在右前方。
[0009]在上述的一种制冰盒中,所述左凸块的上表面最高点与右凸块的上表面最高点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左凸块的上表面最低点与右凸块的上表面最低点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0010]在上述的一种制冰盒中,所述左凸块贴合在盒体的左侧壁上,所述右凸块贴合在盒体的右侧壁上。
[0011]在上述的一种制冰盒中,所述左凸块由盒体的左侧壁向内凹形成,所述右凸块由盒体的右侧壁向内凹形成。
[0012]在上述的一种制冰盒中,所述左凸块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为向盒体外侧凸起的弧面,左凸块的前侧面与右侧面通过弧面过渡,左凸块的右侧面与盒体的底面通过弧面过渡;所述右凸块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为向盒体外侧凸起的弧面,右凸块的前侧面与左侧面通过弧面过渡,右凸块的左侧面与盒体的底面13通过弧面过渡。
[0013]在上述的一种制冰盒中,所述左凸块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为圆弧面,左凸块的前侧
面与右侧面通过圆弧面过渡,右侧面与底面通过圆弧面过渡;所述右凸块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为圆弧面,右凸块的前侧面与左侧面通过圆弧面过渡,左侧面与底面通过圆弧面过渡。
[0014]在上述的一种制冰盒中,所述左侧壁为圆弧形,所述右侧面为与左侧壁同轴的圆弧形;所述右侧壁为圆弧形,所述左侧面为与右侧壁同轴的圆弧形。
[0015]在上述的一种制冰盒中,还包括盖设在冰格板上的冰格盖,所述盒盖盖设在盒体上,所述冰格板放置在盒盖上方。
[0016]在上述的一种制冰盒中,所述盒盖向上凸形成与冰格板底部相适配的凸台,冰格板套装在凸台上。
[0017]在上述的一种制冰盒中,所述冰格板上端设有环形凸起,所述冰格盖套装在环形凸起上。
[0018]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0019]1、本技术力量聚焦在斜对角分布的凸柱上,并通过左凸块和右凸块支撑冰格板,所述左凸块的上表面由后往前向下倾斜,右凸块的上表面由后往前向上倾斜,便于冰格板扭曲变形脱冰,按压省力,且易于脱冰;
[0020]2、本技术左凸块由盒体的左侧壁向内凹形成,所述右凸块由盒体的右侧壁向内凹形成,即左凸块与盒体一体成型,右凸块与盒体一体成型,便于制造左凸块和右凸块,有效节省材料,减少装配步骤。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实施例一的脱冰状态的爆炸图;
[0022]图2是实施例一的脱冰状态的剖视图;
[0023]图3是实施例一的盒盖的立体图;
[0024]图4是实施例一的盒体的立体图一;
[0025]图5是实施例一的盒体的立体图二;
[0026]图6是实施例一的制冰状态的立体图;
[0027]图7是实施例一的制冰状态的剖视图。
[0028]附图标记:1、盒体;11、左侧壁;12、右侧壁;13、底面;2、盒盖;21、凸台;3、冰格板;31、冰格;32、环形凸起;4、凸柱;5、左凸块;51、右侧面;6、右凸块;61、左侧面;7、冰格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7:
[0030]实施例一:
[0031]一种制冰盒,包括盒体1、盒盖2和至少一个冰格板3,所述冰格板3上设有多个冰格31,所述盒盖2内设有两个呈斜对角分布且用于压设在冰格板3上的凸柱4,所述冰格板3可整个放入盒体1,所述盒体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支撑冰格板3的左凸块5和右凸块6,所述左凸块5的上表面由后往前向下倾斜,右凸块6的上表面由后往前向上倾斜,其中一个凸柱4设置在左前方,另一个凸柱4设置在右后方。
[0032]本实施例的脱冰过程:如图1

5所示,将冰格板3翻转180
°
冰格31开口朝下放入盒体1,冰格板3两端分别放置在左凸块5和右凸块6上,再将盒盖2扣在冰格板3上,凸柱4压设
在冰格板3上,按压盒盖2,力量聚焦在凸柱4上,斜对角分布的凸柱4作用在冰格板3上,冰格板3的左前角在其中一个凸柱4的作用下沿着左凸块5的上表面向下扭曲变形,冰格板3的右后角在另一个凸柱4的作用下沿着右凸块6的上表面向下扭曲变形,冰格板3扭曲变形以使各个冰格31内的冰块脱出。同时本技术也可以通过摇晃冰格板3来振动脱冰,按压冰格板3的左前角,冰格板3向左前倾斜,按压冰格板3的右后角,冰格板3向右后倾斜,如此轮流按压冰格板3的左前角和右后角,以摇晃冰格板3。
[0033]本技术力量聚焦在斜对角分布的凸柱4上,并通过左凸块5和右凸块6支撑冰格板3,所述左凸块5的上表面由后往前向下倾斜,右凸块6的上表面由后往前向上倾斜,便于冰格板3扭曲变形脱冰,按压省力,且易于脱冰。
[0034]为了更好地支撑冰格板3,所述左凸块5的上表面最高点与右凸块6的上表面最高点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左凸块5的上表面最低点与右凸块6的上表面最低点位于同一水平高度。
[0035]为了更好地支撑冰格板3,以便于取出储存在盒体1内的冰块,左凸块5的安装结构可以是:所述左凸块5贴合在盒体1的左侧壁11上;右凸块6的安装结构可以是:所述右凸块6贴合在盒体1的右侧壁12上。
[0036]为了便于制造左凸块5和右凸块6、节省材料、以及减少装配步骤,如图2、4、5所示,左凸块5的安装结构也可以是:所述左凸块5由盒体1的左侧壁11向内凹形成;右凸块6的安装结构也可以是:所述右凸块6由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冰盒,包括盒体(1)、盒盖(2)和至少一个冰格板(3),所述冰格板(3)上设有多个冰格(3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2)内设有两个呈斜对角分布且用于压设在冰格板(3)上的凸柱(4),所述冰格板(3)可整个放入盒体(1),所述盒体(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支撑冰格板(3)的左凸块(5)和右凸块(6),所述左凸块(5)的上表面由后往前向下倾斜,右凸块(6)的上表面由后往前向上倾斜,其中一个凸柱(4)设置在左前方,另一个凸柱(4)设置在右后方;或所述左凸块(5)的上表面由后往前向上倾斜,右凸块(6)的上表面由后往前向下倾斜,其中一个凸柱(4)设置在左后方,另一个凸柱(4)设置在右前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凸块(5)的上表面最高点与右凸块(6)的上表面最高点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左凸块(5)的上表面最低点与右凸块(6)的上表面最低点位于同一水平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凸块(5)贴合在盒体(1)的左侧壁(11)上,所述右凸块(6)贴合在盒体(1)的右侧壁(12)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冰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凸块(5)由盒体(1)的左侧壁(11)向内凹形成,所述右凸块(6)由盒体(1)的右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留群姜则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晟鸿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