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463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9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所述中框组件包括:中框本体,所述中框本体上设置有按键安装位,所述中框组件上设置有第一磁性吸附件和按键,所述按键设置在所述按键安装位上,所述按键上设置有第二磁性吸附件;其中,当所述按键在内外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中框组件移动时,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之间产生斥力。根据本公开的中框组件,按键在按下过程中,管状线圈产生的感应磁场阻滞按键下压,有良好的下压阻力反馈,增加按键下压阻滞效果,提高了按键的按压手感。提高了按键的按压手感。提高了按键的按压手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子设备的发展,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为控制按键的运动行程和按压反馈“手感”效果,本领域相关人员往往采用在中框开槽放置按键或者使用回弹按键等结构限位装置对按键进行限定。
[0003]但相关技术中,按键的结构卡槽位置无法反馈当前按键的位置,按键处于松弛状态且在限位槽中的随机位置停止,限位槽也会与按键发生摩擦影响按动“手感”甚至阻塞按键的下压或者回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中框组件,包括:中框本体,所述中框本体上设置有按键安装位,所述中框组件上设置有第一磁性吸附件;按键,所述按键设置在所述按键安装位上,所述按键上设置有第二磁性吸附件;其中在所述按键在内外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中框组件移动时,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之间产生斥力。
[000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电磁铁。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构造为电磁铁,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构造为永磁体。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构造为管状线圈,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构造为定位柱且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管状线圈内。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安装位构造为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设置有朝向内侧延伸的安装孔,所述管状线圈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为多个且在所述按键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安装孔为多个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均设置有所述管状线圈,每个所述定位柱可移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管状线圈内。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定位柱的延伸方向一致,且所述定位柱的外径小于所述管状线圈的内径。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中框本体上,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按键之间设置有触发性开关。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框组件或/和所述按键上设置有限制所述按键从所述中框组件上脱落的限位件。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内还设置有指纹识别模组。
[0014]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公开第一方面中任一
项所述的中框组件。
[0015]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6]1.通过第一磁性吸附件和第二磁吸吸附件之间的斥力,增加按键下压的阻滞效果以提升按键按压的手感;
[0017]2.通过所述斥力减小第一磁性吸附件与第二磁性吸附件之间的摩擦,进而减少按键相对中框本体运动时发生的结构偏位和机械摩擦;
[0018]3.当第二磁性吸附件向中框本体外侧移动时,能够阻滞按键在中框本体向外侧方向上快速回弹,起到保护元件的作用,延长使用寿命。
[001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02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21]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框组件中按键复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框组件中按键下压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框组件中按键下压到最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磁性吸附件与第二磁性吸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90:中框组件、80:中框本体、70:按键安装位、60:按键、50:安装孔、40:电路板、30:薄膜按键、20:第二磁性吸附件、10:第一磁性吸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权利范围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29]在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的按键在组装、使用时,由于薄膜按键在按键一侧,在按键下压的过程中,薄膜按键与按键接触可能出现偏位,导致按压按键后,薄膜按键的锅仔片回弹效果不明显或者锅仔片变形,从而体现在按压手感不佳。
[0030]这些主观效果是因为按键和中框本体组装的结构偏差,在用户按压按键时没有准确与薄膜按键对位,或者第二磁性吸附件与安装孔摩擦,导致按键下压和回弹触感钝不“清脆”。
[003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使按键60准确按压开关且保证按压手感的中框组件90及电子设备。
[0032]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框组件及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框组件中按键复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框组件中按键下压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中框组件中按键下压到最内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第一磁性吸附件与第二磁性吸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中框组件90包括:中框本体80,所述中框本体80上设置有按键安装位70,所述中框组件90上设置有第一磁性吸附件10;按键60,所述按键60设置在所述按键安装位70上,所述按键60上设置有第二磁性吸附件20;其中在所述按键60在内外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中框组件90移动时,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10和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20之间产生斥力。
[0034]所述按键安装位70设置在中框本体80的外侧,按键60可按动地设置在按键安装位70上,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20设置在按键60的内侧且与按键60固定连接,使第二磁性吸附件20可以随按键60同时移动。
[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按键60在内外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中框组件90移动时,第一磁性吸附件10和第二磁性吸附件20之间可以产生吸力或斥力;例如,在按键60从外向内移动时,第一磁性吸附件10和第二磁性吸附件20之间的磁力可以为斥力,从而可以使得按键60平缓地朝内移动,提升按键60的按压手感,在按键60从内向外移动时,第一磁性吸附件10和第二磁性吸附件20之间的磁力可以为吸力,从而避免按键60快速回弹。
[0036]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10设置在中框本体80上且适于与第二磁性吸附件20配合,当按键60从外向内相对于所述中框组件90移动时,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10和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20之间产生斥力,可以使按键60在斥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本体,所述中框本体上设置有按键安装位,所述中框组件上设置有第一磁性吸附件;按键,所述按键设置在所述按键安装位上,所述按键上设置有第二磁性吸附件;其中在所述按键在内外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中框组件移动时,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之间产生斥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电磁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构造为电磁铁,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构造为永磁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吸附件构造为管状线圈,所述第二磁性吸附件构造为定位柱且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管状线圈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安装位构造为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上设置有朝向内侧延伸的安装孔,所述管状线圈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