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圆盘试验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921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水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圆盘试验模拟装置;包括储液罐、隔膜泵和试验组件,所述储液罐与所述隔膜泵连通,所述隔膜泵与所述试验组件连通;所述试验组件包括试验圆盘和储液圆盘,所述储液圆盘内部设置所述试验圆盘,所述试验圆盘与所述储液圆盘内部相通,所述隔膜泵与所述试验圆盘内部连通;所述试验圆盘上端设有顶盖;所述储液圆盘内底部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内部放置所述试验圆盘;所述定位件的外壁与所述储液圆盘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多个间隔板,相邻两个所述间隔板之间围成储液区域;方便对试验圆盘内部的不同方向流出的液体的浓度和体积进行测量,能够为现实中的地下水原位处理提供更真实的参考。参考。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圆盘试验模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下水修复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圆盘试验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下水修复是指采用抽提、气提、生物修复、渗透反应墙等技术使受污染的地下水恢复到原有水质;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地下水污染时有发生;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工作的开展对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0003]在地下水原位修复中,有时需要注入微纳米尺度的粉体作为修复药剂,而且向含水层中注入粉体材料进行地下水修复已经进行了大量试验和一些应用,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地下水污染修复效果。但是注入的粉体修复药剂在含水层难以均布,而且还会出现堵塞的情况,反冲洗技术可望解决这一难题,但需要进行证实与优化。故本文提出一种模拟装置,模拟注入井周边的粉体修复药剂的运移和固着情况,以及反冲洗对消除粉体修复药剂堵塞的效果。
[0004]现有技术CN106006796A公开了一种地下水原位修复模拟装置,包括多组修复池和配水池,修复池包括进水槽、反应池和出水槽,进水槽、反应池和出水槽沿修复池的进水方向依次设置,反应池内部设置反应墙,反应墙的迎水、背水两侧面均设有隔板,出水槽外侧设有出水阀和冲洗阀,冲洗阀连接清水池,进水槽通过管道连接配水池,进水槽侧壁设有电磁流量计,进水槽与配水池之间的管道上设有进水泵,但是如何判断地下水原位修复试验后的结果是否满足实际需求,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提及。
[0005]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大圆盘试验模拟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精准的进行模拟试验来为实际中的地下水修复技术提供参考。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圆盘试验模拟装置。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大圆盘试验模拟装置,包括储液罐、隔膜泵和试验组件,所述储液罐与所述隔膜泵连通,所述隔膜泵与所述试验组件连通;
[0009]所述试验组件包括试验圆盘和储液圆盘,所述储液圆盘内部设置所述试验圆盘,所述试验圆盘与所述储液圆盘内部相通,所述隔膜泵与所述试验圆盘内部连通,所述试验圆盘用于盛装模拟的含水介质;
[0010]所述试验圆盘上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储液圆盘上壁通过螺栓连接;
[0011]所述储液圆盘内底部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内部放置所述试验圆盘,所述试验圆盘的外径与所述连接件的内径相同;
[0012]所述定位件的外壁与所述储液圆盘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多个间隔板,所述间隔板沿所述储液圆盘的径向设置,所述顶盖与所述间隔板上壁抵接,相邻两个所述间隔板之间围成储液区域。
[0013]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与所述储液圆盘、所述试验圆盘接触处都设有橡胶层。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试验圆盘侧壁设有多个筛孔区域,所述筛孔区域包括若干筛孔,所述筛孔区域与所述储液区域一一对应且连通。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圆盘内部还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所述间隔板侧壁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内径与所述试验圆盘的外径相同,所述连接环的上壁与所述间隔板的上壁平齐设置,所述连接环上壁到所述储液圆盘内底部的距离与所述试验圆盘的高度相同。
[0016]更进一步地,所述试验圆盘内底部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部可拆卸连接滤水管,所述滤水管穿过所述顶盖且与所述顶盖固接,所述连接件内壁设有多个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设为L型,所述滤水管外壁下端沿圆周方向设置多个限位块,所述连接槽内部滑移连接所述限位块。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试验圆盘的外径设为2000mm,所述试验圆盘的高设为50mm,所述试验圆盘的壁厚设为6mm。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试验组件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内部设有置物腔,所述置物腔用于放置多个储液瓶,所述储液瓶都与所述储液圆盘内部连通,所述固定组件外壁设有多个开关门;
[0019]所述储液瓶用于收集所述试验圆盘内部不同方向流出的修复药剂悬浮液。
[0020]更进一步地,所述储液圆盘侧壁上端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架和多个滑移件,所述固定架上部滑移连接所述滑移件,所述滑移件上部可伸入所述定位槽内部;
[0021]所述定位槽与所述滑移件一一对应设置;
[0022]所述固定架内部设置所述置物腔。
[0023]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上部设有多个滑移槽,所述滑移槽内部滑移连接所述滑移件,所述滑移槽内部设置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滑移件滑动。
[0024]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的行程距离与所述滑移件上水平部凸出所述滑移件竖直部的部分的长度相同。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6](1)本技术储液罐连通隔膜泵,隔膜泵与试验圆盘通过滤水管和其他普通管件连通,试验圆盘侧壁设有多个筛孔区域,试验圆盘连接在储液圆盘内部,储液圆盘内部设有多个储液区域,相邻两个储液区域之间设置间隔板,筛孔区域与储液区域连通,储液圆盘下部与固定架可拆卸连接,固定架内部设有置物腔,置物腔内部用于放置储液瓶,储液区域与储液瓶之间通过管道连通,隔膜泵向试验圆盘注入的修复药剂悬浮液后,试验圆盘内部的修复药剂悬浮液会沿着筛孔区域进入到储液区域再通过管道流入储液瓶内部,由于设置多个储液区域以及对应设置多个筛孔区域,所以不同储液瓶收集到的修复药剂悬浮液来自于试验圆盘内部模拟的含水介质的不同方向,方便对试验圆盘内部的不同方向流出的液体的浓度和体积进行测量,能够为现实中的地下水原位处理提供更真实的参考。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验组件的主视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固定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固定组件显示内部结构的剖面图。
[0031]图5为本技术显示圆盘组件内部主要结构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储液圆盘的主视图。
[0033]图7为本技术圆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本技术顶盖的主视图。
[0035]图9为本技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0为本技术滤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说明:
[0038]1、储液罐;2、隔膜泵;3、试验组件;31、固定组件;311、滑移槽;312、驱动组件;313、滑移件;314、滑槽;315、置物腔;316、限位槽;317、开关门;318、连接管;319、储液瓶;32、圆盘组件;321、储液圆盘;3211、间隔板;3212、定位件;3213、连接环;3214、定位槽;3215、定位块;322、试验圆盘;3221、连接件;3222、连接槽;3223、滤水管;3224、筛孔;3225、顶盖;3226、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圆盘试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隔膜泵和试验组件,所述储液罐与所述隔膜泵连通,所述隔膜泵与所述试验组件连通;所述试验组件包括试验圆盘和储液圆盘,所述储液圆盘内部设置所述试验圆盘,所述试验圆盘与所述储液圆盘内部相通,所述隔膜泵与所述试验圆盘内部连通,所述试验圆盘用于盛装模拟的含水介质;所述试验圆盘上端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储液圆盘上壁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储液圆盘内底部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内部放置所述试验圆盘,所述试验圆盘的外径与所述定位件的内径相同;所述定位件的外壁与所述储液圆盘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多个间隔板,所述间隔板沿所述储液圆盘的径向设置,所述顶盖与所述间隔板上壁抵接,相邻两个所述间隔板之间围成储液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圆盘试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与所述储液圆盘、所述试验圆盘接触处都设有橡胶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圆盘试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圆盘侧壁设有多个筛孔区域,所述筛孔区域包括若干筛孔,所述筛孔区域与所述储液区域一一对应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圆盘试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圆盘内部还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所述间隔板侧壁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内径与所述试验圆盘的外径相同,所述连接环的上壁与所述间隔板的上壁平齐设置,所述连接环上壁到所述储液圆盘内底部的距离与所述试验圆盘的高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圆盘试验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圆盘内底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超张文刘梦娇赵雪皓张起超韩占涛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