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流盘及高速重载长航时航空液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9043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流盘及高速重载长航时航空液压泵,配流盘用于航空液压泵上,所述航空液压泵包括斜盘(3)、主轴(2)、转子(7)和配流盘(8),转子(7)上设有柱塞孔(70),配流盘(8)上设有高压区窗口(80)和低压区窗口(81),配流盘(8)上设有用于连通航空液压泵的壳体腔的第一节流孔(82),在主轴(2)的旋转方向上,第一节流孔(82)位于从高压区窗口(80)到低压区窗口(81)的区域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提高液压泵可靠性和寿命的优点。高液压泵可靠性和寿命的优点。高液压泵可靠性和寿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流盘及高速重载长航时航空液压泵


[0001]本技术属于航空液压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流盘及高速重载长航时航空液压泵。

技术介绍

[0002]如图6和图8所示,现有航空液压泵(简称液压泵)为变量泵,其结构,包括传动轴1,传动轴1一端联接主机,传动轴1另一端联接液压泵的主轴2,当主机带动传动轴1转动时,传动轴1带动主轴2旋转,主轴2带动转子7、柱塞6、滑靴4、卡盘5等旋转部件转动,由于斜盘3存在偏角且不随主轴2旋转,柱塞6在转子7的柱塞孔70内作直线往复运动,驱动油液排出柱塞孔70、柱塞腔腰型孔71,通过配流盘8的低压区窗口81或高压区窗口80,实现液压泵的吸排油过程,进而向液压系统供油。公开号CN208416785U的斜盘式柱塞泵,也属于上述结构的变量泵。
[0003]随着飞机液压技术的发展,高速重载化是航空液压泵发展的必然趋势,液压泵高速重载化有利于缩小动力元件尺寸,减小飞机体积与重量,提高飞机承载和机动性能。然而,液压泵转速越高,流体摩擦阻尼导致的机械损失越大,液压泵工作压力越大,则容积损失与节流损失越大,液压泵损失的功率绝大部分转换为热量,使得液压泵的温升较大,因此,液压泵的高速重载化必然导致液压泵的热平衡温度升高,特别是对于运输机及轰炸机等需要长时工作的机型,由于其机型较大,且长时间处于高压零流量工况,液压泵产生的热量主要通过液压泵的回油传递至外界,由于飞机液压系统的回油管路较长,且回油管路上通常安装有油滤和安全阀,导致液压泵的回油压力较大,进而使得液压泵的回油量较小。若回油量过低,热量不能及时传递至外界,将导致泵腔内油液温度过高,摩擦副间因油液粘度过低或碳化而不能形成油膜,使得摩擦副出现异常磨损甚至是粘着抱死的现象;同时,油温过高还会导致液压泵内的密封件迅速老化,容易发生渗漏油故障。因此,液压泵的油温过高将极大地降低液压泵的可靠性和寿命,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流盘及高速重载长航时航空液压泵。本技术具有能提高液压泵可靠性和寿命的优点。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配流盘,用于航空液压泵上,所述航空液压泵包括斜盘、主轴、转子和配流盘,转子上设有柱塞孔和柱塞腔腰形孔,配流盘上设有高压区窗口和低压区窗口,配流盘上设有用于连通航空液压泵的壳体腔的第一节流孔,在主轴的旋转方向上,第一节流孔位于从高压区窗口到低压区窗口的区域内;
[0006]将通过斜盘转动轴线且与斜盘平行的平面定义为斜盘参考面,在斜盘参考面上建立坐标系,坐标系的X轴穿过主轴2的轴线,主轴2外侧端至主轴内侧端的方向为X轴正向,坐标系的Y轴穿过斜盘的转动轴线,根据右手定责确定坐标系的Z轴;
[0007]将斜盘绕Y轴旋转的角记为α,将斜盘绕Z轴旋转的角记为β,将高压区窗口至Z轴的
夹角记为φ1,柱塞腔腰形孔在配流盘上投影的夹角记为θ0,将第一节流孔与Z轴夹角记为θ1,
[0008]满足以下公式条件,
[0009]式一:
[0010]式二:
[0011]式三:
[0012]前述的配流盘中,所述式三中,
[0013]前述的配流盘中,所述第一节流孔的一侧设有第二节流孔。
[0014]前述的配流盘中,所述配流盘上设有单向阀,第一节流孔和第二节流孔均通过单向阀连通航空液压泵的壳体腔。
[0015]前述的配流盘中,所述单向阀包括从配流盘外侧壁嵌入的阀套,阀套的内侧端向内收缩形成台阶面,阀套的内侧端连通第一节流孔和第二节流孔,阀套的外侧端设有导向机构,阀套内设有阀芯,阀芯的一端抵接在台阶面上,阀芯的另一端穿过导向机构,阀芯的另一端与导向机构滑动连接。
[0016]前述的配流盘中,所述导向机构为与阀套固定的多孔盘,多孔盘上设有被阀芯穿过的导向管,多孔盘上设有围绕导向管分布的多个通孔。
[0017]高速重载长航时航空液压泵,包括前述的配流盘。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现有配流盘的基础上,在高压区窗口至低压区窗口的区域内设置了用于连通航空液压泵的壳体腔的节流孔,在不影响液压泵输出特性的基础上,提升了液压泵的回油量,从而避免了高速重载长航时下的液压泵温升过高引起的摩擦副异常磨损、密封失效和心脏抱死等故障问题,进而提高液压泵的可靠性和寿命。并且,节流孔可将配流盘与转子之间的气泡导出至壳体腔中,减少气泡在流盘与转子之间的存留,避免湮灭时对配流盘与转子产生的气蚀,进一步的减少配流盘与转子组成的摩擦副异常磨损,提高液压泵的可靠性和寿命。因此,本技术具有能提高液压泵可靠性和寿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20]图2是图1在A

A处的示意图。
[0021]图3是坐标系中斜盘在配流盘上的投影关系示意图。
[0022]图4是多孔盘的正视图。
[0023]图5是图4的右视图。
[0024]图6是现有航空液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斜盘在坐标系中的示意图。
[0026]图8是现有航空液压泵中转子、柱塞和配流盘连接处的示意图。
[0027]附图中的标记为:1

传动轴;2

主轴;3

斜盘;4

滑靴;5

卡盘;6

柱塞;7

转子,70

柱塞孔,71

柱塞腔腰型孔;8

配流盘,80

高压区窗口,81

低压区窗口,82

第一节流孔,83

第二节流孔;9

单向阀,90

阀套,91

阀芯,92

多孔盘,93

导向管,94

通孔;100

偏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29]现有航空液压泵的结构,如图6和图8所示,包括传动轴1,传动轴1一端联接主机(如电机),传动轴1另一端联接液压泵的主轴2,当主机带动传动轴1转动时,传动轴1带动主轴2旋转,主轴2带动转子7、柱塞6、滑靴4、卡盘5等旋转部件转动,由于斜盘3存在偏角且不随主轴2旋转,柱塞6在转子7的柱塞孔70内作直线往复运动,驱动油液排出柱塞孔70、柱塞腔腰型孔71,通过配流盘8的低压区窗口81或高压区窗口80,实现液压泵的吸排油过程,进而向液压系统供油。
[0030]如图7所示,为便于清晰显示,图7中只画出一个柱塞6,将通过斜盘3的转动轴线101且与斜盘3平行的平面定义为斜盘3参考面,在斜盘3参考面上建立坐标系,坐标系的X轴穿过主轴2的轴线,主轴2外侧端至主轴2内侧端的方向为X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配流盘,用于航空液压泵上,所述航空液压泵包括斜盘(3)、主轴(2)、转子(7)和配流盘(8),转子(7)上设有柱塞孔(70)和柱塞腔腰形孔(71),配流盘(8)上设有高压区窗口(80)和低压区窗口(81),其特征在于:配流盘(8)上设有用于连通航空液压泵的壳体腔的第一节流孔(82),在主轴(2)的旋转方向上,第一节流孔(82)位于从高压区窗口(80)到低压区窗口(81)的区域内;将通过斜盘(3)转动轴线且与斜盘(3)平行的平面定义为斜盘(3)参考面,在斜盘(3)参考面上建立坐标系,坐标系的X轴穿过主轴(2)的轴线,主轴(2)外侧端至主轴(2)内侧端的方向为X轴正向,坐标系的Y轴穿过斜盘(3)的转动轴线,根据右手定责确定坐标系的Z轴;将斜盘(3)4绕Y轴旋转的角记为α,将斜盘(3)4绕Z轴旋转的角记为β,将高压区窗口(80)至Z轴的夹角记为φ1,将柱塞腔腰形孔(71)在配流盘(8)上投影的夹角记为θ0,将第一节流孔(82)与Z轴夹角记为θ1,满足以下公式条件,式一:式二:式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流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式三中,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雨田井武周宇邓明吴绍香齐亚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