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粪污固液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889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8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养殖粪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养殖粪污固液分离装置,包括:混凝机构,其内设置第一搅拌机构,且其上方侧面开设进水口和微砂进口,其下方侧面开设有第一出料口;进水管,其出水端横插入所述混凝机构内;絮凝机构,其内设置第二搅拌机构,且其下方一侧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通,另一侧开设第二出料口;沉淀机构,其上部填充VF填料,其下部为沉淀区,絮凝机构的第二出料口与所述沉淀区的下部侧面连通,所述沉淀机构的底部安装有气提装置;泥砂分离器,其与所述沉淀机构底部的气提装置连通;浓缩机构,其进料口与泥砂分离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特定装置,配合微砂辅助可以起到加快沉淀、提高沉淀效果的作用,且可以节省能耗。耗。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粪污固液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养殖粪污
,特别是指一种养殖粪污固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规模化养殖场所产生的污水主要是一些高浓度、高氨氮、高悬浮物、处理难度大的“三高”污水。数量大、相对集中、处理难度大的特点导致其在处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采用预处理方法可使污水污染物在之后处理步骤中的负荷降低,同时防止大的固体或杂物进入后续处理环节,造成处理设备的拥堵或损害。因此,在生化处理前需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来降低后续的负荷。
[0003]然而,固液分离在养殖粪污废水处理中一直是很难处理的问题,存在问题包括:养殖粪污废水常规处理难达标,养殖粪污沉淀困难,容易产生气泡上浮,直接沉淀工艺很难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养殖粪污固液分离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养殖粪污废水常规处理难达标,养殖粪污沉淀困难,容易产生气泡上浮,直接沉淀工艺很难运行,存在占地面积大、停留时间长、工艺流程长、分离效果差等缺点。本技术通过特定装置,配合微砂辅助可以起到加快沉淀、提高沉淀效果的作用,且可以节省能耗,解决了在固液分离环节中常用的气浮处理来分离,但是气浮机的能耗较高、气泡上浮等问题;并解决絮体难形成沉淀,时间长效果差的问题;使原料中的杂质更加容易形成絮状物,从而进一步混凝形成沉降性强的絮体;并且利用微砂可回收重复利用,更加增大了经济效益。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养殖粪污固液分离装置,包括:
[0007]混凝机构,其内设置第一搅拌机构,且其上方侧面开设进水口和微砂进口,其下方侧面开设有第一出料口;
[0008]进水管,其侧面开口并与混凝剂进料管连通,且其出水端横插入所述混凝机构内,用于向混凝机构输入养殖粪污和混凝剂;
[0009]絮凝机构,其内设置第二搅拌机构,其上方设置有絮凝剂入口,且其下方一侧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通,另一侧开设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高度高于第一出料口;
[0010]沉淀机构,其上部填充填料,其下部为沉淀区,所述絮凝机构的第二出料口与所述沉淀区的下部侧面连通,所述沉淀机构的底部安装有气提装置;
[0011]泥砂分离器,其与所述沉淀机构底部的气提装置连通,用于通过气提装置将沉淀机构内的物料气提到泥砂分离器中,对泥砂进行微砂和污泥的分离。
[0012]其中优选地,所述养殖粪污固液分离装置还包括:浓缩机构,其进料口与泥砂分离器连通,用于对泥砂分离器分离得到的污泥进行浓缩。
[0013]其中优选地,所述养殖粪污固液分离装置还包括:微砂循环管,其一端与所述泥砂
分离器的微砂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混凝机构的微砂进口连通。
[0014]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机构、第二搅拌机构均为由上而下延伸的搅拌桨。
[0015]更优选地,所述搅拌桨的最低处高度高于第一出料口或第二出料口的高度。
[0016]其中优选地,所述泥砂分离器为旋流泥砂分离器。
[0017]其中优选地,所述填料为VF填料。本技术VF填料为现有的产品,例如申请人早期专利CN106044876B的VF填料,在此不再赘述。
[0018]其中优选地,所述填料的填充高度为0.6

2.7m。该优选方案,能够使原料在填料内进行充分的快速混合絮凝,更利于污染物吸附沉淀。
[0019]其中优选地,所述填料为螺旋孔隙结构或蜂窝状结构。
[0020]可以理解的是,在沉淀机构内微砂沉淀分离高碳源的悬浮物和胶体,生成絮凝团,该絮凝团和微砂不会进入VF填料区域内,会被VF填料截留。
[0021]本技术采用微砂辅助形成结晶核,加快沉淀;微砂可以加速絮凝结团密实,絮体颗粒体积增大,缩短了沉淀机构的停留时间,实现快速固液分离。
[0022]本技术中,污水进入混合区,通过气提曝气,在混合区、沉淀区均形成旋流,既促进VF填料区域内的混合絮凝,又能促进在沉淀区内污染物絮体和微砂混合,加速沉淀。
[0023]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4]上述方案中,养殖粪污中投加混凝剂,使原料中的悬浮物及胶体颗粒脱稳,配合加入密度较大的微砂载体颗粒,使脱稳后的杂质颗粒以载体为絮核,通过高分子链的架桥吸附作用以及微砂颗粒的沉积网捕作用,快速生成密度较大的矾花,从而在混凝机构中进行高效搅拌混凝;而后继续在絮凝机构中优选引入絮凝剂进行深度的进一步搅拌絮凝;其中,加入混凝剂和絮凝剂能让养殖粪污中的不稳定成分充分分散后再聚合在一起,从而使养殖粪污中的杂质及不稳定组分从养殖粪污中脱离;然后在沉淀机构的VF填料的分离作用下,大幅度缩短沉降时间,提高处理效果。采用微砂辅助形成结晶核,加快沉淀;微砂可以加速絮凝结团密实,絮体颗粒体积增大,缩短了沉淀池的停留时间,实现快速固液分离。
[0025]本技术的装置,占地面积小、处理水量大、可实现水体的连续进水处理。
[0026]其中,通过布置VF填料,利用填料内部结构,不仅均匀了水力分布,而且促使水流上升过程中因势不断地改变方向,解决大水量均匀混合问题,更适合和微砂结晶核组合;废水中活性污泥会因惯性的作用而被填料截留,进一步提高了活性污泥固液分离效率。同时,利用向上水流将已经形成的絮凝体悬浮起来成为稳定的泥渣层,来水不但要通过综合力的作用分离活性污泥,还要通过泥渣层的截留、接触凝聚等作用进行处理,极大地提高了处理效率,保证了出水稳定。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0029]1、混凝剂进料管,2、进水管,3、混凝机构,4、絮凝机构,5、沉淀机构,6、气提装置,7、填料,8、泥砂分离器,9、浓缩机构,10、微砂循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31]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养殖粪污固液分离装置,如图1所示,其工作过程如下:
[0032]S1、将养殖粪污引入进水管2,同时通过混凝剂进料管1引入混凝剂,在进水管2进行初步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0033]S2、将第一混合物和微砂引入混凝机构3中进行搅拌混凝;
[0034]S3、将絮凝剂和S2所得混凝物引入絮凝机构4中进行搅拌絮凝;
[0035]S4、将S3所得絮凝物引入沉淀机构5中进行混合沉淀,期间絮凝物进入VF填料7内进行高效混合;VF填料的结构为蜂窝状;
[0036]S5、将S4所得产物通过气提装置6引入泥砂分离器8进行污泥和微砂的分离;
[0037]S6、将S5所得污泥通过浓缩机构9进行浓缩,将S5所得微砂通过微砂循环管10循环用于所述搅拌混凝。
[0038]本技术的装置,将混凝剂、絮凝剂、微砂、VF填料和气提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粪污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机构,其内设置第一搅拌机构,且其上方侧面开设进水口和微砂进口,其下方侧面开设有第一出料口;进水管,其侧面开口并与混凝剂进料管连通,且其出水端横插入所述混凝机构内,用于向混凝机构输入养殖粪污和混凝剂;絮凝机构,其内设置第二搅拌机构,其上方设置有絮凝剂入口,且其下方一侧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通,另一侧开设第二出料口,第二出料口高度高于第一出料口;沉淀机构,其上部填充填料,其下部为沉淀区,所述絮凝机构的第二出料口与所述沉淀区的下部侧面连通,所述沉淀机构的底部安装有气提装置;泥砂分离器,其与所述沉淀机构底部的气提装置连通,用于通过气提装置将沉淀机构内的物料气提到泥砂分离器中,对泥砂进行微砂和污泥的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粪污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粪污固液分离装置还包括:微砂循环管,其一端与所述泥砂分离器的微砂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混凝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祺冯薇李明银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恩格拜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