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的环保工程用沉降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81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环保工程用沉降池,包括上下贯通且下端为锥筒形的沉降池本体,排渣管,控制阀和第一泵体,盖体,轴承,搅拌轴,Z型的连接板,搅拌轴的侧端下部设置有连接板竖向错位的搅拌叶片,连接板的侧端可拆卸地设置有与沉降池相适配的刮料板,盖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刮料板相适配的进出孔,盖体上还设置有进水管、进料斗、与连接板相适配的伸缩式抽水模块和驱动模块。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于清理的环保工程用沉降池,不仅能够方便地对污水进行沉降、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并方便地利用清理结构对沉降池的侧端进行清理,而且还能在无需拆卸安装盖体的情况下方便地对发生磨损的清理结构进行更换。清理结构进行更换。清理结构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理的环保工程用沉降池


[0001]本技术属于沉降池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环保工程用沉降池。

技术介绍

[0002]沉降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由于沉降池在使用过程中,沉降池的内壁上会有污物残留,长时间使用后,污垢不易清理,影响沉降池的使用寿命,而小型沉降池的深度也通常在2

4米,人工清理起来十分地不方便。
[0003]现有的沉降池,虽然也设置有用于对沉降池的内壁上的污物进行清理的清理结构,但由于清理结构在工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磨损,而现有的清理结构在进行更换时,往往需要费时费力地对沉降池的盖体进行拆卸,将搅拌结构和清理结构从沉降池中取出,之后才能对清理结构进行更换,之后还需将更换之后清理结构,以及搅拌结构重新放回沉降池本体中,并重新使得盖体与沉降池本体连接到一起,是以现有技术会给人们的更换操作带来极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环保工程用沉降池,不仅能够方便地对污水进行沉降、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并方便地利用清理结构对沉降池的侧端进行清理,而且还能在无需拆卸安装盖体的情况下方便地对发生磨损的清理结构进行更换。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清理的环保工程用沉降池,包括上下贯通且下端为锥筒形的沉降池本体,沉降池本体的底部还连通设置有排渣管,排渣管上设置有控制阀和第一泵体,沉降池本体的顶部可拆卸地设置有盖体,盖体的顶部设置有轴承,轴承的内圈设置有贯穿盖体且延伸至沉降池内部的搅拌轴,搅拌轴的侧端上部设置有位于盖体下方的Z型的连接板,搅拌轴的侧端下部设置有连接板竖向错位的搅拌叶片,连接板的侧端可拆卸地设置有与沉降池相适配的刮料板,盖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刮料板相适配的进出孔,盖体上还设置有进水管、进料斗、与连接板相适配的伸缩式抽水模块和驱动模块。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刮料板的上端侧部设置有与连接板的侧端相适配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对连接板进行固定的固定螺栓,连接板上设置有与固定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固定孔,通过进出孔将刮料板放入到沉降池本体中,并使得固定板与连接板抵触后,便可使得固定螺栓穿过固定板并与螺纹固定孔相连接,从而实现固定板与连接板的固定、实现对刮料板的安装;固定螺栓为手拧螺栓,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对固定螺栓进行调节。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伸缩式抽水模块包括设置在盖体顶部且与连接板的凹型部相适配的伸缩推杆,盖体上贯穿设置有抽水管,抽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泵体,设置在
伸缩推杆的输出轴下端与抽水管之间的导水软管,盖体上还设置有对应于伸缩推杆的透明观察窗。通过伸缩推杆、抽水管、导水软管和透明观察窗的配合,能够方便地将沉降池本体中的水体抽离,并避免影响到连接板的转动运行。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盖体与沉降池本体的上端卡接固定,盖体的侧端设置有用于对沉降池本体进行固定的紧固螺栓,沉降池本体上设置有与紧固螺栓相适配的螺纹紧固孔,只需使得盖体与沉降池本体卡接固定,再使得紧固螺栓穿过盖体的侧壁并与螺纹紧固孔相连接,便可使得盖体与沉降池本体灵活地固定到一起。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驱动模块包括设置在盖体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皮带轮,转轴上设置有与主动皮带轮相适配的从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通过驱动电机、主动皮带轮、主动皮带轮和传动皮带的配合,能够对搅拌轴和沉降板进行转动驱动,对沉降池本体中的污水进行搅动处理。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固定板的顶部还设置有把手,把手为U型。通过把手,能够方便地对固定板进行移动,从而方便地对刮料板进行移动,方便地将刮料板移动到沉降池本体中或者从沉降池本体中取出。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盖体上还设置有提手,提手为U型。通过提手,能够方便地对盖体进行竖向移动,从而方便地实现或解除对盖体与沉降池本体的卡接固定。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进水管将一定量的污水加入到沉降池中后,便可通过进料斗加入足量的沉降絮凝剂,之后便可通过驱动模块使得搅拌轴和搅拌叶片进行转动,使得污水与沉降絮凝剂充分混合,使得污水中的悬浮沉降到沉降池本体的下部,之后可以通过伸缩式抽水模块将沉降池本体上部的水体抽出、并在抽水完成后使得伸缩式抽水模块复位,之后可以打开控制阀、通过第一泵体将沉淀池本体下部的沉降层抽出,如此便可完成一次对污水的沉降处理。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轴承、搅拌轴、连接板、搅拌叶片、刮料板、固定板、固定螺栓、从动皮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伸缩式抽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盖体、进出孔、透明观察窗、提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01、沉降池本体;102、排渣管;103、控制阀;104、第一泵体;105、盖体;106、轴承;107、搅拌轴;108、连接板;109、搅拌叶片;110、刮料板;111、进出孔;112、进水管;113、进料斗;114、固定板;115、固定螺栓;116、紧固螺栓;201、伸缩推杆;202、抽水管;203、第二泵体;204、导水软管;205、透明观察窗;206、驱动电机;207、主动皮带轮;208、从动皮带轮;209、传动皮带;210、把手;211、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
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0020]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清理的环保工程用沉降池,包括上下贯通且下端为锥筒形的沉降池本体101,沉降池本体101的底部还连通设置有排渣管102,排渣管102上设置有控制阀103和第一泵体104,沉降池本体101的顶部可拆卸地设置有盖体105,其特征在于:盖体105的顶部设置有轴承106,轴承106的内圈设置有贯穿盖体105且延伸至沉降池内部的搅拌轴107,搅拌轴107的侧端上部设置有位于盖体105下方的Z型的连接板108,搅拌轴107的侧端下部设置有连接板108竖向错位的搅拌叶片109,连接板108的侧端可拆卸地设置有与沉降池相适配的刮料板110,盖体105的顶部设置有与刮料板110相适配的进出孔111,盖体105上还设置有进水管112、进料斗113、与连接板108相适配的伸缩式抽水模块和驱动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理的环保工程用沉降池,包括上下贯通且下端为锥筒形的沉降池本体(101),沉降池本体(101)的底部还连通设置有排渣管(102),排渣管(102)上设置有控制阀(103)和第一泵体(104),沉降池本体(101)的顶部可拆卸地设置有盖体(105),其特征在于:盖体(105)的顶部设置有轴承(106),轴承(106)的内圈设置有贯穿盖体(105)且延伸至沉降池内部的搅拌轴(107),搅拌轴(107)的侧端上部设置有位于盖体(105)下方的Z型的连接板(108),搅拌轴(107)的侧端下部设置有连接板(108)竖向错位的搅拌叶片(109),连接板(108)的侧端可拆卸地设置有与沉降池相适配的刮料板(110),盖体(105)的顶部设置有与刮料板(110)相适配的进出孔(111),盖体(105)上还设置有进水管(112)、进料斗(113)、与连接板(108)相适配的伸缩式抽水模块和驱动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清理的环保工程用沉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板(110)的上端侧部设置有与连接板(108)的侧端相适配的固定板(114),固定板(114)上设置有用于对连接板(108)进行固定的固定螺栓(115),连接板(108)上设置有与固定螺栓(115)相适配的螺纹固定孔;所述固定螺栓(115)为手拧螺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清理的环保工程用沉降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敏李飞姜超杨鑫李林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江南环保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