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能试验机的拉伸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774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万能试验机的拉伸机构,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四周边缘处设有至少两个立柱,所述立柱的上部设有兼做上座体的上横梁,所述上横梁4和所述底座之间固定有下横梁,所述底座内设有驱动所述上横梁位移的驱动机构,所述上横梁4和下横梁的中心位置分别设有通孔,一钢筋试件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的通孔并分别通过一锚具锚固,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夹持定位无滑移,拉力误差小,能够实现万能机所显示的钢筋特征拉力等同于钢筋真实特征拉力的效果。钢筋真实特征拉力的效果。钢筋真实特征拉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万能试验机的拉伸机构


[0001]本技术申请涉及一种万能试验机的拉伸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钢筋拉伸夹具是万能机用来测试钢筋所能承受特征拉力值和特征伸长值的辅助装置。现有的拉伸夹具,有些结构复杂、操作繁琐;有些结构简单,但因夹具的结构和夹具与万能机横梁的接触方式,使得万能机所显示的钢筋特征拉力值最高高于钢筋真实特征拉力值20%。万能机所显示的钢筋特征拉力值与钢筋真实特征拉力值之间所产生的附加力值不是固定值,如从同一根直条钢筋上按规定截取多根长度一致的钢筋拉伸试件,采用不同厂家或不同型号的万能机进行拉伸试验,或者采用同一台万能试验机,在不同时间(相隔数周)、或夹具保养程度有差异的情况下进行拉伸试验,都会导致万能机所显示的钢筋特征拉力值有显著不同,极限差值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万能机检定误差规定(不超过
±
1%),且其数据稳定性较差。此外,万能试验机使用阶段,拉伸夹具内部结构容易磨损和损坏,使用寿命短,维修难度大,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夹持定位无滑移,拉伸误差小,能够实现万能机所显示的钢筋特征拉力等同于钢筋真实特征拉力的万能试验机的拉伸夹具。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万能试验机的拉伸夹具,它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四周边缘处设有至少两个立柱2,所述立柱2的上部设有兼做上座体的上横梁4,所述上横梁4和所述底座1之间固定有下横梁3,所述底座1内设有驱动所述上横梁4位移的驱动机构,所述上横梁4和下横梁3的中心位置分别设有通孔11,一钢筋试件5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上横梁4和下横梁3的通孔11并分别通过一锚具8夹紧,且所述锚具8的多瓣卡件10分别将所述钢筋试件5夹紧。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与上横梁连接丝杆7,所述上横梁4的螺母套装在所述丝杆7上且在驱动电机作用下沿所述立柱2位移。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内的液压泵,所述液压泵通过液压力驱动所述上横梁4沿所述立柱2位移。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锚具8的中心位置设有横截面呈梯形的中空腔体9,所述中空腔体9内设有带中心通孔的多瓣卡件10,所述多瓣卡件10的外部形状与所述中空腔体9的形状相适配。
[000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通孔11为沉降孔所述锚具8的直径小于沉降孔上部的直径,且大约所述沉降孔下部的直径,所述锚具8的中心位置设有横截面呈梯形的中空腔体9,所述中空腔体9内设有带中心通孔的多瓣卡件10,所述多瓣卡件10的外部形状与所述中空腔体9的形状相适配。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底座1的四周边缘处设有至少两个立柱2,所述立柱2的上部设有兼做上座体的上横梁4,所述上横梁4和所述底座1之间固定有下横梁3,所述底座1内设有驱动所述上横梁4位移的驱动机构,所述上横梁4和下横梁3的中心位置分别设有通孔11,一钢筋试件5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上横梁4和下横梁3的通孔11并分别通过一锚具8夹紧,且所述锚具8的多瓣卡件10分别将所述钢筋试件5夹紧;工作时,将一定长度的钢筋试件分别穿过上横梁4和下横梁3的通孔11,然后将锚具8套装在钢筋试件,再将多瓣卡件10定位钢筋试件5的试验长度,启动驱动系统带动上横梁4位移,同时对钢筋试件进行拉伸并将拉伸拉力通过传感器传输至存储器中,并可以在显示器中显示,由于锚具8中心位置的下部同心的设有横截面呈梯形的中空腔体,其内通过多瓣卡件10将钢筋试件夹紧的同时,其锚具8的中空腔体的外部边缘与多瓣卡件10的外壁紧密接触,夹持钢筋试件的多瓣卡件10无位移,作用在立柱2上的上横梁摩擦力也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远远小于规定的万能机检定误差(
±
1%)的范围,实现了夹持定位无滑移,拉力误差小,能够实现万能机所显示的钢筋特征拉力等同于钢筋真实特征拉力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图1中另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1

3中:1、底座,2、立柱,3、下横梁,4、上横梁,5、钢筋试件,7、丝杆,8、拉伸夹具,9、中空腔体,10、多瓣卡件,11、通孔。
实施方式
[0014]如图1

3所述,本技术涉及一种万能试验机的拉伸夹具,它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四周边缘处设有至少两个立柱2,所述立柱2的上部设有兼做上座体的上横梁4,所述上横梁4和所述底座1之间固定有下横梁3,所述底座1内设有驱动所述上横梁4位移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与上横梁连接丝杆7,所述上横梁4的螺母套装在所述丝杆7上且在驱动电机作用下沿所述立柱2位移;所述驱动机构还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底座1内的液压泵,所述液压泵通过液压力驱动所述上横梁4沿所述立柱2位移;所述上横梁4和下横梁3的中心位置分别设有通孔11,一钢筋试件5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上横梁4和下横梁3的通孔11并分别通过一锚具8夹紧,且所述锚具8的多瓣卡件10分别将所述钢筋试件5夹紧;所述锚具8的中心位置设有横截面呈梯形的中空腔体9,所述中空腔体9内设有带中心通孔的多瓣卡件10,所述多瓣卡件10的外部形状与所述中空腔体9的形状相适配;另外,所述通孔11为沉降孔所述锚具8的直径小于沉降孔上部的直径,且大约所述沉降孔下部的直径,所述锚具8的中心位置设有横截面呈梯形的中空腔体9,所述中空腔体9内设有带中心通孔的多瓣卡件10,所述多瓣卡件10的外部形状与所述中空腔体9的形状相适配;工作时,将一定长度的钢筋试件分别穿过上横梁4和下横梁3的通孔11,然后将锚具8套装在钢筋试件,再将多瓣卡件10定位钢筋试件5的试验长度,也就是一钢筋试件5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上横梁4和下横梁3的通孔11并分别通过一锚具8锚固;启动驱动系统带动上横梁4位移,同时对钢筋试件进行拉伸并将拉伸拉力通过传感器传输至存储器中,并可以在显示器中显
示,由于锚具8中心位置的下部同心的设有横截面呈梯形的中空腔体,其内通过多瓣卡件10将钢筋试件夹紧的同时,其锚具8的中空腔体的外部边缘与多瓣卡件10的外壁紧密接触,夹持钢筋试件的多瓣卡件10无位移,作用在立柱2上的上横梁摩擦力也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远远小于规定的万能机检定误差(
±
1%)的范围,实现了夹持定位无滑移,拉力误差小,能够实现万能机所显示的钢筋特征拉力等同于钢筋真实特征拉力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能试验机的拉伸机构,它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四周边缘处设有至少两个立柱(2),所述立柱(2)的上部设有兼做上座体的上横梁(4),所述上横梁(4)和所述底座(1)之间固定有下横梁(3),所述底座(1)内设有驱动所述上横梁(4)位移的驱动机构,所述上横梁(4)和下横梁(3)的中心位置分别设有通孔(11),一钢筋试件(5)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上横梁(4)和下横梁(3)的通孔(11)并分别通过一锚具(8)锚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与上横梁连接丝杆(7),所述上横梁(4)的螺母套装在所述丝杆(7)上且在驱动电机作用下沿所述立柱(2)位移,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万丰建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