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耳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501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1
一种手持式耳镜,包括手柄部分和检测头部分,手柄部分设置有电源和开关,检测头部分设置有光源和观测结构,其中,光源位于检测头部分的观测通路的腔体内或位于观测通路的腔体的下方,所述的光源使用草帽型多色LED光珠,同时在耳镜内设置载有控制电路的线路板,草帽型多色LED光珠通过导线与线路板电连接,线路板与电源及开关实现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持式五官科检测仪能同时提供不同颜色的光源,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成本低廉。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耳镜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式耳镜。特别适合于简易型手持式耳镜。

技术介绍

[0002]手持式耳镜是五官科医生常用的检查仪器,在针对不同的观测对象进行辨别观测的时候,往往需要使用不同颜色的光源。其中,耳镜使用最多的有白光、红光。现有技术中,手持式耳镜由于体积小巧,不能容纳多个光源,在需要对光源的颜色进行变换的时候,选择一般有这样几种:1、更换不同颜色光源的耳镜;2、更换检测仪上的光源。该第一种方式在耳镜的使用中被采用最多。第二种方式需要对设备进行拆卸,几乎没人采用。
[0003]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简易型的手持式耳镜,其光源位于检测头部分的观测通路的腔体内,其光源的发射方向正对观测方向,或位于观测通路的腔体的下方,光源朝上发射,利用一个位于观测通路腔体内的反光镜将光源射出的光线反射到观测方向。相比于光纤式耳镜,其光源位于观测通路或其附近,对诊疗观测会造成干扰,但是减少了光纤,成本会降低很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方便更换光源颜色,且操作方便,使用效果好的手持式耳镜。
[0005]本技术的手持式耳镜包括用于手持的手柄部分和用于医学观测的检测头部分,手柄部分设置有电源和开关,检测头部分设置有光源和观测结构,其中,光源位于检测头部分的观测通路的腔体内或位于观测通路的腔体的下方,其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的光源使用草帽型多色LED光珠,同时在耳镜内设置载有控制电路的线路板,草帽型多色LED光珠通过导线与线路板电连接,线路板与电源及开关实现电连接。
[0006]采用上述结构,可以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简易型耳镜进行改造,利用草帽型多色LED光珠自带的聚光功能,对现有的灯泡进行替换,使改造后的耳镜具有更换光源颜色的效果。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是:手柄部分和检测头部分之间采用适配接口实现连接,在检测头部分的适配接口一端设有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在适配接口的端面拥有开口,所述的线路板设置在该容纳空间内。
[0008]现有技术中该容纳空间用于放置灯泡,上述结构利用该容纳空间放置线路板,最大化利用了现有技术的结构,使得本技术可以在现有技术的耳镜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降低制造成本。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是:在线路板的外周设置导电外壳,该导电外壳将线路板进行封装。
[0010]上述结构将线路板由导电外壳进行封装,使得形成的封装体的尺寸与现有技术的灯泡相近的时候,在使用时可直接将封装体替换现有技术的灯泡,使得现有技术中的手持式耳镜的大部分结构得以保留。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的草帽型多色LED光珠内设有若干组LED发光单元,所述的控制电路在同一时间只能驱动其中的一组LED发光单元启动。
[0012]上述结构能保证LED光源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的波长稳定,且能使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的亮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0013]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具体内容。
[0014]图1: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用于手持的手柄部分1和用于医学观测的检测头部分2,手柄部分1和检测头部分2之间采用适配接口实现连接,手柄部分1设置有电源7和开关5,检测头部分2设置有光源和观测结构,其中,在检测头部分2的适配接口一端设有容纳空间21,该容纳空间21在适配接口的端面拥有开口,在容纳空间21内设置载有控制电路的线路板401、402,在检测头部分2的观测通路的腔体内偏下的位置设有草帽型多色LED光珠3,该草帽型多色LED光珠3的光线射出方向朝向观测通路的观测出口,所述的草帽型多色LED光珠3与线路板402通过导线连接,在线路板401、402朝向容纳空间21开口一侧设有第一接触电极41,在线路板401、402的外周方向设有第二接触电极42并与容纳空间的内壁电连接,第一接触电极41与第二接触电极42分别与线路板401、402的输入极电连接。
[0017]现有的手持式五官科检测仪的电源一般采用干电池或锂电池,在使用干电池的时候,与第一接触电极接触的是干电池的正极,此时,第一接触电极与控制电路的正极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接触电极与控制电路的负极输入端电连接。但是在使用锂电池的时候,电源的极性可以随意设置,此时,第一接触电极和第二接触电极与控制电路的输入极的连接关系随锂电池的极性设置而变化。
[0018]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大部分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的结构是:
[0019]一、在检测头部分2的观测通路的腔体的下方设有草帽型多色LED光珠3,该草帽型多色LED光珠3的光线射出方向沿手柄部分的轴线朝向检测头部分方向,在观测通路的腔体内,多色LED光珠3光线射出方向的路径上设有反光镜31,该反光镜31将光源射出的光线反射向观测方向。
[0020]二、在线路板401、402的外周设置导电外壳44,该导电外壳44将线路板401、402进行封装。线路板401、402的第二接触电极42与导电外壳44直接接触,导电外壳44与容纳空间21的内壁直接接触,从而实现第二接触电极42与容纳空间21的内壁电连接。
[0021]为了封装顺利,同时也为了使第一接触电极41和第二接触电极42之间绝缘,在导电外壳44靠近第一接触电极41的端面上设有绝缘材料制作的端盖43,第一接触电极41穿过该端盖43,使第一接触电极41的一部分露出在端盖43外,露出端可以与电源7接触,第一接触电极41的另一部分伸入在导电外壳44之内,与线路板连接。该端盖43还能使封装在导电外壳44内的元件保持稳固的位置。
[0022]在使用导电外壳进行封装后,封装后的封装体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在发生故障后进
行替换,而且装配也会更加的方便、简单。封装体与草帽型多色LED光珠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接插件或者触点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导线直接连接。
[0023]本技术作为简易型的手持式耳镜,在现有技术中,手柄部分与检测头部分的连接也有其它更简易的形式。比如,通过螺纹连接,直接套接,甚至直接一体连接。这样,电路板的安装位置可以随具体结构进行设置,而线路板与电源之间的连接也可以随具体结构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耳镜,包括用于手持的手柄部分和用于医学观测的检测头部分,手柄部分设置有电源和开关,检测头部分设置有光源和观测结构,其中,光源位于检测头部分的观测通路的腔体内或位于观测通路的腔体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使用草帽型多色LED光珠,同时在耳镜内设置载有控制电路的线路板,草帽型多色LED光珠通过导线与线路板电连接,线路板与电源及开关实现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耳镜,其特征在于:手柄部分和检测头部分之间采用适配接口实现连接,在检测头部分的适配接口一端设有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在适配接口的端面拥有开口,所述的线路板设置在该容纳空间内。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