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流风叶、贯流风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497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贯流风叶、贯流风机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贯流风叶包括多个沿轴向依次间隔排布的连接体和连接于相邻两个连接体之间的风叶筒,其中,位于轴向两端的两个风叶筒为端部风叶筒,其余风叶筒为内部风叶筒,至少一个端部风叶筒作为缓流风叶筒,缓流风叶筒中叶片的叶片出口角小于内部风叶筒中叶片的叶片出口角。该贯流风机包括驱动件和上述贯流风叶,驱动件的驱动端与贯流风叶中位于轴向一端的连接体连接,用于驱动贯流风叶周向转动。该空调器包括壳体和上述贯流风机,壳体内形成风道,贯流风机安装于风道内。该贯流风叶内部整体区域形成循环涡的稳定性较高,向外输送风量的稳定性高且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污染较小。声污染较小。声污染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贯流风叶、贯流风机及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贯流风叶、贯流风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空调器广泛用于室内温度的调节,其中,空调器的壁挂机一般采用贯流风机作为气流驱动源,贯流风机运行过程中,贯流风叶两端部区域的流体摩擦力及风阻要大于其中部区域,当贯流风机进入低风量模式时,上述现象尤为严重,贯流风叶的两端部区域容易在靠近蜗舌的区域形成不稳定的循环涡,且两端部区域的循环涡变动时能够传递至中部区域,使得贯流风叶整体轴向区域的循环涡均为不稳定的,导致其送风量不稳定性高,且产生噪音污染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贯流风叶、贯流风机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贯流风叶整体轴向区域的循环涡均不稳定,导致其送风量不稳定性高,且产生噪音污染较为严重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贯流风叶,包括多个沿轴向依次间隔排布的连接体和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体之间的风叶筒,其中,位于轴向两端的两个所述风叶筒为端部风叶筒,其余所述风叶筒为内部风叶筒,至少一个所述端部风叶筒作为缓流风叶筒,所述缓流风叶筒中叶片的叶片出口角为β1,所述内部风叶筒中叶片的叶片出口角为β2,β1<β2。
[0005]本技术提供的该贯流风叶中,多个连接体和多个风叶筒沿轴向依次交替排布形成长筒状风叶,其内形成轴向通道,其中,两个端部风叶筒所在区域为端部通道段,内部风叶筒所在区域为中部通道段,而风叶筒作为气流的扰动体,设置位于轴向两端的两个端部风叶筒中的至少一者作为缓流风叶筒,该缓流风叶筒中叶片的叶片出口角β1小于内部风叶筒中叶片的叶片出口角β2,则缓流风叶筒中叶片的弯曲程度要小于内部风叶筒中叶片的弯曲程度,缓流风叶筒转动过程中,弯曲程度较小的叶片能够抑制气流于其叶片负压侧的剥离,则气流流经其叶片之间间隙时的稳定性更高,相应地,位于轴向端部的缓流风叶筒内的气流稳定性更高,其端部通道段内形成的循环涡稳定性也更高,对中部通道段内循环涡造成的扰动程度有效降低,从而提高贯流风叶内部整体区域形成循环涡的稳定性,相应提高贯流风机及空调器向外输送风量的稳定性,并减少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污染。
[0006]可选地,两个所述端部风叶筒均作为所述缓流风叶筒,且两个所述缓流风叶筒中叶片的叶片出口角相等。一方面,可以对其进行批量加工,且安装时无需对两个端部风叶筒的方位进行区分,从而降低其生产成本并提高其组装便捷度;另一方面,贯流风叶两端受气流的反作用力的均衡程度更高,从而提高贯流风叶的运行稳定性,减少贯流风叶两端受力不均衡使得驱动件受到扭矩作用,贯流风叶容易偏移,驱动件也容易损坏情况的发生,相应
确保贯流风机的稳定运行。
[0007]可选地,沿所述贯流风叶的轴向,多个所述风叶筒中叶片的叶片出口角自中部向两侧逐渐减小。整个贯流风叶内气流在风道障碍物影响作用及风叶筒叶片补偿作用的双重作用下能够保持整体较为稳定的状态,即整个贯流风叶中均能够形成稳定性较高的循环涡,从而在保证其输风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贯流风叶的输风稳定性,并进一步减少噪音污染。
[0008]可选地,β2与β1的差值范围为1
°‑7°
。在有效提高缓流风叶筒内循环涡稳定性,减少端部通道段内循环涡对中部通道段内循环涡造成扰动的基础上,还能够减少β2过小对输风量造成的下降影响,从而确保贯流风叶的输风量。
[0009]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风叶筒的多个叶片沿周向非等距排布。能够有效打乱贯流风叶不同位置的气流流态,减少风叶筒中叶片的共振,从而进一步降低贯流风机及空调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污染。较佳地,所有风叶筒的叶片要轴向均为非等距排布。
[0010]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风叶筒的叶片沿周向错位排布。使压力变动具有相位,相应减少贯流风叶转动时压力变动引起的噪音污染,进而进一步减少贯流风机及空调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污染。
[0011]可选地,多个所述连接体中,位于轴向两端位置的两个所述连接体为端部连接体,其余所述连接体为内部连接体,至少一个所述内部连接体为封闭状的隔挡体。进一步减少端部通道段内循环涡对其他通道段循环涡造成的扰动影响,相应进一步提高贯流风叶内部整个轴向通道形成循环涡的稳定性,进而提高贯流风机及空调器向外输送风量的稳定性,并减少运行过程产生的噪声污染。
[0012]可选地,所述隔挡体为两个,两个所述隔挡体与两个所述端部连接体一一对应相邻。两个独立通道以最小的长度将贯流风叶两端稳定性最差的循环涡隔挡限制其内,在减少两端循环涡变动对中部通道段造成扰动的基础上,确保中部通道段的连通性,从而在确保贯流风机及空调器中部主要区域向外输风稳定性的基础上,还能够确保其输风量。
[00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贯流风机,包括驱动件和上述贯流风叶,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贯流风叶中位于轴向一端的连接体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贯流风叶周向转动。该贯流风机采用上述贯流风叶,具有输风稳定性高、运行过程产生噪声污染小的效果。
[00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和上述贯流风机,所述壳体内形成风道,所述贯流风机安装于所述风道内。该空调器采用上述贯流风机,具有输风稳定性高、运行过程产生噪声污染小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贯流风叶的第一形式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贯流风叶的第二形式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贯流风叶的轴向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贯流风叶中风叶筒连接于连接体的示意图,其中实线风叶筒为缓流风叶筒,虚线风叶筒为内部风叶筒;
[0020]图5为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贯流风叶中风叶筒连接于连接体的示意图,且风叶筒的叶片沿周向非等间隔排布;
[0022]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器的剖视示意图;
[0023]图8为改进前空调器于端部风叶筒处的气体流动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器于内部风叶筒处的气体流动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0

贯流风叶;20

壳体;21

风道;22

出风口;23

蜗舌;24

背板;25

导风板;30

换热器;40

循环涡;100

连接体;110

端部连接体;120

内部连接体;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贯流风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沿轴向依次间隔排布的连接体(100)和连接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体(100)之间的风叶筒(200),其中,位于轴向两端的两个所述风叶筒(200)为端部风叶筒(210),其余所述风叶筒(200)为内部风叶筒(220),至少一个所述端部风叶筒(210)作为缓流风叶筒(230),所述缓流风叶筒(230)中叶片(240)的叶片出口角为β1,所述内部风叶筒(220)中叶片(240)的叶片出口角为β2,β1<β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端部风叶筒(210)均作为所述缓流风叶筒(230),且两个所述缓流风叶筒(230)中叶片(240)的叶片出口角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贯流风叶(10)的轴向,多个所述风叶筒(200)中叶片(240)的叶片出口角自中部向两侧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叶,其特征在于,β2与β1的差值范围为1
°‑7°
。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贯流风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风叶筒(200)的多个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田琢己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