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艾灸的热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848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艾灸的热敷装置,包括安装板和柔性吸盘,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安装有燃烧室,燃烧室的顶端连接有顶盖,燃烧室侧壁的顶端连通有软管,软管的底端连通所述柔性吸盘中部的进烟孔,柔性吸盘的底面包含凸筋和凹槽,凸筋由柔性吸盘底面的中心向外环绕延伸构成蜗卷,凹槽由柔性吸盘底面的中心向外环绕延伸构成烟气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柔性吸盘贴合需要艾灸的皮肤表面,艾烟通过软管流入后,经过烟气通道抵达人体皮肤表面与之接触产生药效,形成的环流令艾烟循环作用于皮肤,增强药效,环形电加热盘通电加热后,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棒传送至皮肤表面促进其周边区域血液循环和毛孔张开,艾烟更容易的渗入皮肤,药效更好。效更好。效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艾灸的热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热敷护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艾灸的热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艾灸是一种医疗保健方法,传统的艾灸是将艾绒卷成长条状,将其点燃后医务人员手执点燃的艾草棒对准人体的穴位进行烟熏,烟气从皮肤渗入毛细血管产生药效,以达到相应的治疗和保健效果;专利CN207941042U提出了一种艾灸块,其结构为包括本体,在本体中设有多个排烟孔,排烟孔的一端与本体底面相通,本体的底平面上设置多个支脚,其有益效果是通过排烟孔,艾块产生的烟气可直接向下排放,渗入患者的皮肤中;根据分析,此技术方案尚存在下列问题:艾烟通常是向上流动的,因此在此艾块垂直向下作用于使用者背部时,艾烟就不能很好地渗入使用者的皮肤,或者只能由烟气通道底端的艾烟接触皮肤,而其顶端的艾烟则很少接触皮肤,艾灸的效果差,并且使用者的皮肤通常处于毛孔闭合状态,即使有大量艾烟接触也不能很好地进行吸收其中的药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艾灸的热敷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基于艾灸的热敷装置,包括安装板和柔性吸盘,所述安装板的一端安装有燃烧室,燃烧室的顶端连接有顶盖,所述燃烧室侧壁的顶端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底端连通所述柔性吸盘中部的进烟孔,所述柔性吸盘的底面包含凸筋和凹槽,凸筋由柔性吸盘底面的中心向外环绕延伸构成蜗卷,凹槽由柔性吸盘底面的中心向外环绕延伸构成烟气通道,进烟孔连通烟气通道的里端,所述柔性吸盘顶面的一侧连通有抽气嘴,抽气嘴连通烟气通道的外端,所述蜗卷中嵌合有若干导热棒,导热棒的顶端凸出于柔性吸盘的顶面,导热棒的底端与蜗卷的底面平齐,所述柔性吸盘的顶面设置有环形电加热盘,环形电加热盘的底面与导热棒的顶端相接触。
[0006]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的一侧安装有抽气机,抽气机的进口通过气管连通抽气嘴,抽气机的出口通过气管连通燃烧室侧壁的底端。
[0007]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顶端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池和控制开关,蓄电池通过控制开关电性连接环形电加热盘和抽气机。
[0008]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的一侧连通有进料管,进料管中活动嵌合有艾草棒,艾草棒燃烧部位于燃烧室内腔的中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燃烧室的底端连接有烟灰盒。
[0010]进一步的,安装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座。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基于艾灸的热敷装置,通过柔性吸盘贴合需要艾灸的皮肤表面,艾烟通过软管流入后,经过烟气通道抵达人体皮肤表面与之接触产生药效,形成的环流令艾烟循环作用于皮肤,增强药效,环形电加热盘通电加
热后,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棒传送至皮肤表面促进其周边区域血液循环和毛孔张开,艾烟更容易的渗入皮肤,药效更好。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是本技术一种基于艾灸的热敷装置的主观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一种基于艾灸的热敷装置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一种基于艾灸的热敷装置的柔性吸盘底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7]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艾灸的热敷装置,包括安装板1和柔性吸盘4,安装板1的一端安装有燃烧室2,燃烧室2的顶端连接有顶盖,燃烧室2侧壁的顶端连通有软管3,软管3的底端连通柔性吸盘4中部的进烟孔5,柔性吸盘4的底面包含凸筋和凹槽,凸筋由柔性吸盘4底面的中心向外环绕延伸构成蜗卷6,凹槽由柔性吸盘4底面的中心向外环绕延伸构成烟气通道7,进烟孔5连通烟气通道7的里端,柔性吸盘4顶面的一侧连通有抽气嘴8,抽气嘴8连通烟气通道7的外端,蜗卷6中嵌合有若干导热棒9,导热棒9的顶端凸出于柔性吸盘4的顶面,导热棒9的底端与蜗卷6的底面平齐,柔性吸盘4的顶面设置有环形电加热盘10,环形电加热盘10的底面与导热棒9的顶端相接触。
[0018]本装置工作时,将柔性吸盘4的底面贴合需要艾灸的皮肤表面,此时蜗卷6与皮肤接触,导热棒9的底端也与皮肤接触,环形电加热盘10通电加热后,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棒9传送至皮肤表面促进其周边区域血液循环和毛孔张开;
[0019]燃烧室2中装有艾草燃烧后的烟气,艾烟上升至燃烧室2的顶端,然后通过软管3流入柔性吸盘4中部的进烟孔5,并经过烟气通道7抵达人体皮肤表面与之接触产生药效,在血液循环和毛孔张开的状态下,艾烟更容易的渗入皮肤,药效更好。
[0020]其中,燃烧室2的一侧安装有抽气机11,抽气机11的进口通过气管连通抽气嘴8,抽气机11的出口通过气管连通燃烧室2侧壁的底端。
[0021]抽气机11工作时,将烟气通道7中艾烟抽出,促进其加速流动,抽出的烟气还具有良好药效,此时将艾烟重新导入软管3中,循环作用于皮肤增强艾灸的效果。
[0022]其中,安装板1顶端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池12和控制开关13,蓄电池12通过控制开关13电性连接环形电加热盘10和抽气机11。
[0023]蓄电池12提供本装置工作时的电能,控制开关13可以是手动开关,也可以是自动开关或定时开关,二者均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因此能够很好地对环形电加热盘10加热,以及驱动抽气机11抽出烟气,并将烟气重新导入软管3中循环作用于皮肤增强艾灸的效果。
[0024]其中,燃烧室2的一侧连通有进料管14,进料管14中活动嵌合有艾草棒15,艾草棒15燃烧部位于燃烧室2内腔的中部。
[0025]艾草棒15被点燃后从进料管14插入燃烧室2内腔的中部,此时燃烧产生的烟气就
聚集在燃烧室2内腔中被其顶盖所阻隔,烟气随后通过软管3流动至柔性吸盘4中对使用者的皮肤进行艾灸。
[0026]其中,燃烧室2的底端连接有烟灰盒16。
[0027]当艾草棒15燃烧后产生的草木灰就落入烟灰盒16中暂时存放,待其装满后取出烟灰盒16清洗。
[0028]其中,安装板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7,转轴17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座18。
[0029]固定座18安装于墙壁或床体上,此时转轴17可通过其底端进行转动,以带动安装板1及其安装的部件进行转动,对周边区域进行艾灸和热敷。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基于艾灸的热敷装置,具体工作时,将柔性吸盘4的底面贴合需要艾灸的皮肤表面,此时蜗卷6与皮肤接触,导热棒9的底端也与皮肤接触,环形电加热盘10通电加热后,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棒9传送至皮肤表面促进其周边区域血液循环和毛孔张开;燃烧室2中装有艾草燃烧后的烟气,艾烟上升至燃烧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艾灸的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和柔性吸盘(4),所述安装板(1)的一端安装有燃烧室(2),燃烧室(2)的顶端连接有顶盖,所述燃烧室(2)侧壁的顶端连通有软管(3),所述软管(3)的底端连通所述柔性吸盘(4)中部的进烟孔(5),所述柔性吸盘(4)的底面包含凸筋和凹槽,凸筋由柔性吸盘(4)底面的中心向外环绕延伸构成蜗卷(6),凹槽由柔性吸盘(4)底面的中心向外环绕延伸构成烟气通道(7),进烟孔(5)连通烟气通道(7)的里端,所述柔性吸盘(4)顶面的一侧连通有抽气嘴(8),抽气嘴(8)连通烟气通道(7)的外端,所述蜗卷(6)中嵌合有若干导热棒(9),导热棒(9)的顶端凸出于柔性吸盘(4)的顶面,导热棒(9)的底端与蜗卷(6)的底面平齐,所述柔性吸盘(4)的顶面设置有环形电加热盘(10),环形电加热盘(10)的底面与导热棒(9)的顶端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艾灸的热敷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年松谷红苹陈笑腾倪约翰韩旭丰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