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管防脱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460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胃管防脱固定器,主要涉及胃管防脱技术领域。包括包括固定管(1)和面部粘条(2);所述固定管(1)的内径与胃管外经相适应,所述固定管(1)为弯管,所述面部粘条(2)靠近固定管(1)一侧设有弯折段(3),所述弯折段(3)内设有记忆金属片(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够更方便的将胃管固定在嘴角处,降低操作难度;而且能保持口腔内胃管的插管方向,满足护理要求。满足护理要求。满足护理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胃管防脱固定器


[0001]本技术涉及胃管防脱
,特别适用于婴幼儿插胃管防脱的应用场合,具体是胃管防脱固定器。

技术介绍

[0002]插胃管是新生儿病房常见而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和治疗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证,由于新生儿没有主动配合的意识、能力,造成新生儿插胃管时有一定的难度。经口腔插胃管与传统的经鼻腔插胃管比较,口腔胃管插入时不涉及鼻腔,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黏膜损伤小,对患儿影响小。经口插管不涉及鼻腔仅对咽部有轻微刺激,由于新生儿生理性吸吮和吞咽反射,感觉口腔中有异物时即产生主动的吞咽动作经口腔至胃的通道直径远超过鼻腔至胃的通道直径,不易损伤黏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经口腔插管留置的效果明显优于经鼻插管留置,因此新生儿应尽量采用经口腔插管。
[0003]留置胃管成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插管的入口处与固定是否牢固,患儿无意识的躁动等。由于经口腔插入胃管且长期留置胃管更换的周期是7天,给口腔粘膜带来感染的机会,所以精心护理对预防感染至关重要,需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2次,动作轻柔防止损伤口腔黏膜,注意观察口腔是否出现粘膜磨损、鹅口疮等,为了尽量减少患儿不必要的插管痛苦,一般将胃管固定在一侧嘴角处,从而留出空间对口腔进行日常检查护理。但是现在的方式都是用胶贴进行固定,婴幼儿不配合,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很容易造成固定位置偏差,从而不能很好的将胃管固定在嘴角处,如果固定后胃管有方向上的偏差,很容易导致口腔内胃管段对喉部引起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胃管防脱固定器,它能够更方便的将胃管固定在嘴角处,降低操作难度;而且能保持口腔内胃管的插管方向,满足护理要求。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胃管防脱固定器,包括固定管和面部粘条;固定管为医用橡胶软管,有一定的弹性,所述固定管的内径与胃管外经相适应;且所述固定管远离面部粘条的一侧设有置管缺口,胃管从置管缺口处塞入固定管进行限位固定,且所述固定管为朝向人体喉部的弯管,通过面部粘条能够更方便的将胃管固定在嘴角处,降低操作难度;口腔内的胃管保持朝向人体喉部的插管方向,满足护理要求。
[0007]进一步的:所述面部粘条靠近固定管一侧设有弯折段,所述弯折段内设有记忆金属片。所述面部粘条为软橡胶贴,所述记忆金属片嵌入在面部粘条内。
[0008]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09]如说明书附图图4所示的使用状态图,护理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婴幼儿的口腔实际,来轻微调整固定管和面部粘条之间的角度、夹角空间等问题,从而使装置使用时更加符合使用者的面部、口腔构造。然后将胃管从置管缺口处塞入固定管进行限位固定,口腔内的胃
管保持朝向人体喉部的插管方向,满足护理要求,然后通过面部粘条能够更方便的将胃管固定在嘴角处,降低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0010]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剖视图。
[0013]附图4是本技术使用状态图。
[0014]附图中所示标号:
[0015]1、固定管;2、面部粘条;3、弯折段;4、记忆金属片;5、置管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0017]实施例1:
[0018]本技术所述是胃管防脱固定器,主体结构包括固定管1和面部粘条2;固定管1为医用橡胶软管,柔软而具有一定的弹性,避免婴幼儿咬管时对口腔的损伤。所述固定管1的内径与胃管外经相适应;胃管穿过固定管1,通过固定管1进行限位固定。且所述固定管1为朝向人体喉部的弯管,口腔内的胃管保持朝向人体喉部的插管方向,满足护理要求,同时由于固定在嘴角处,从而留出足够的空间,张嘴后更方便的对口腔进行日常检查护理。本装置通过面部粘条2能够更方便的将胃管固定在嘴角处,无需使用过多的胶贴,从而大大降低操作难度。
[0019]此外,所述面部粘条2靠近固定管1一侧设有弯折段3,所述弯折段3内设有记忆金属片4。所述面部粘条2为软橡胶贴,所述记忆金属片4嵌入在面部粘条2内。记忆金属是一钟合金,它可被随意弯折制成一种形状并保持;因此,护理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婴幼儿的口腔实际,来轻微调整固定管1和面部粘条2之间的角度、夹角空间等问题,从而使装置使用时更加符合使用者的面部、口腔构造。
[0020]实施例2:
[002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2中,所述固定管1远离面部粘条2的一侧设有置管缺口5,胃管从置管缺口5处塞入固定管1进行限位固定,这样能更方便的将胃管固定在固定管1上。
[0022]综上所述:
[0023]如说明书附图图4所示的使用状态图,护理人员可以根据不同婴幼儿的口腔实际,来轻微调整固定管1和面部粘条2之间的角度、夹角空间等问题,从而使装置使用时更加符合使用者的面部、口腔构造。然后将胃管从置管缺口5处塞入固定管1进行限位固定,口腔内的胃管保持朝向人体喉部的插管方向,满足护理要求,然后通过面部粘条2能够更方便的将胃管固定在嘴角处,降低操作难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胃管防脱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管(1)和面部粘条(2);所述固定管(1)的内径与胃管外经相适应,所述固定管(1)为弯管,所述面部粘条(2)靠近固定管(1)一侧设有弯折段(3),所述弯折段(3)内设有记忆金属片(4)。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