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38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引流管,包括非降解层和可降解层,所述非降解层具有内孔,所述可降解层位于非降解层的外壁,所述可降解层的外壁设置有药物层,所述非降解层的外壁设置有摩擦结构。通过设置可降解层,随着可降解层的降解,药物能够缓慢进入周围的组织中,从而抑制炎症、瘢痕化等。通过在非降解层的外壁设置摩擦结构,当可降解层完全降解后,摩擦结构与外部组织接触,摩擦结构能够增大摩擦力,阻止引流管滑动,从而提高引流管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引流管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引流管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植入引流管以促进房水排放是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手段,术后滤过引流通道、滤过泡瘢痕化或引流装置瘢痕包裹是导致青光眼手术后眼压再次升高和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了防止青光眼手术后瘢痕化,提高手术成功率,目前多种物质被用于青光眼手术后伤口愈合调控,最常见的有:丝裂霉素C(MMC),5

氟尿嘧啶(5

FU)。这些抗瘢痕药物的使用,使手术后眼压得以长期控制成为可能,减少了因瘢痕化导致的手术失败,增加了青光眼手术的手术成功率。传统的引流管为固定长度和内外径,不便于缓释药物。此外,传统的引流管外壁光滑,植入后容易移位,难以保持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青光眼治疗的引流管,有利于缓释药物且能够保持稳定。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引流管,包括非降解层和可降解层,所述非降解层具有内孔,所述可降解层位于非降解层的外壁,所述非降解层的外壁设置有摩擦结构。
[0005]进一步地,所述摩擦结构为螺旋形的凸台,所述可降解层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形的凹槽,所述凸台嵌入凹槽中。
[0006]进一步地,所述摩擦结构为圆环形的凸台,所述可降解层的内壁设置有圆环形的凹槽,所述凸台嵌入凹槽中。
[0007]进一步地,所述摩擦结构为设置在非降解层外壁的凹槽,所述可降解层填充在凹槽中。
[0008]进一步地,所述可降解层的外壁设置有药物层。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可降解层为药物可降解层。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可降解层,可以在可降解层上设置药物层,或者采用可降解层降解后的产物抑制瘢痕,有效成分能够缓慢进入周围的组织中,从而抑制炎症、瘢痕化等。通过在非降解层的外壁设置摩擦结构,当可降解层完全降解后,摩擦结构与外部组织接触,摩擦结构能够增大摩擦力,阻止引流管滑动,从而提高引流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0012]图2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0013]图3是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0014]附图标记:1—非降解层;2—可降解层;3—药物层;11—摩擦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实施例一
[00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引流管,包括非降解层1和可降解层2,非降解层1具有内孔,可降解层2位于非降解层1的外壁,非降解层1的外壁设置有摩擦结构11。
[0018]非降解层1为不可降解的材质,植入后可以长时间停留在体内,具体可以是不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如苯乙烯

异丁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硅胶、聚氨酯、交联明胶、交联聚异丁烯、聚四氟乙烯、聚乙烯等医用植入材料。
[0019]可降解层2则采用能够降解的医用植入材料,如聚乳酸等。植入后,可降解层2能够逐渐降解并排出体外。
[0020]可降解层2的外壁设置有药物层3,药物层3为可用于抑制瘢痕且能够消炎的药品,如丝裂霉素C(MMC),5

氟尿嘧啶(5

FU)等,通过喷涂的方式附着在可降解层2的外壁。随着可降解层2的降解,药物层3也随着降解产物进入周围的组织中,保证药物的缓释效果。
[0021]本实施例的摩擦结构11为螺旋形的凸台或者交叉螺旋形的凸台,可降解层2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形或者交叉螺旋形的凹槽,凸台嵌入凹槽中。可降解层2降解后,螺旋形的凸台与外部组织相接触,即可起到增大摩擦的作用,保证引流管的稳定性,防止移位。
[0022]实施例二
[0023]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引流管,包括非降解层1和可降解层2,非降解层1具有内孔,可降解层2位于非降解层1的外壁,非降解层1的外壁设置有摩擦结构11。摩擦结构11为圆环形的凸台,可降解层2的内壁设置有圆环形的凹槽,凸台嵌入凹槽中。可降解层2降解后,圆环形的凸台与外部组织相接触,即可起到增大摩擦的作用,保证引流管的稳定性,防止移位。
[0024]可降解层2的外壁设置有药物层3,药物层3能够随着可降解层2的降解而进入周围的组织中。或者可降解层2采用药物可降解层,药物可降解层即将药物掺杂在可降解材料内部,或者采用降解产物具有抑制瘢痕、促进消炎的材质,例如镁基可降解材料,降解后产生金属镁离子,增大PH,对瘢痕化特异性蛋白α

SMA和Collagen

1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0025]实施例三
[0026]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引流管,包括非降解层1和可降解层2,非降解层1具有内孔,可降解层2位于非降解层1的外壁,非降解层1的外壁设置有摩擦结构11。摩擦结构11为设置在非降解层1外壁的凹槽,可降解层2填充在凹槽中。凹槽可以是各种形状,例如圆形槽、多边形槽、椭圆形槽等,凹槽为多个,可以均匀分布。可降解层2完全填充在凹槽中,可降解层2降解后,非降解层1的外壁则呈凹凸不平的形状,从而增大摩擦。
[0027]可降解层2的外壁设置有药物层3,药物层3能够随着可降解层2的降解而进入周围的组织中。或者可降解层2采用药物可降解层,药物可降解层即将药物掺杂在可降解材料内部,或者采用降解产物具有抑制瘢痕、促进消炎的材质,例如镁基可降解材料,降解后产生金属镁离子,增大PH,对瘢痕化特异性蛋白α

SMA和Collagen

1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非降解层(1)和可降解层(2),所述非降解层(1)具有内孔,所述可降解层(2)位于非降解层(1)的外壁,所述非降解层(1)的外壁设置有摩擦结构(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结构(11)为螺旋形的凸台,所述可降解层(2)的内壁设置有螺旋形的凹槽,所述凸台嵌入凹槽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结构(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骥王勇李继伟宋言红董智超杨国亮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米戈思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