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余热回收三合一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38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余热回收三合一设备,涉及领域,包括水源热泵,所述水源热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换热箱,所述换热箱的内层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换热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空气源热泵,所述水源热泵的内壁底部活动连接有污水过滤器,所述污水过滤器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污水箱,所述污水箱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连接口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换热器,本设备通过中的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污水过滤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换热器,污水箱、换热箱的配合,存在着工作时产生的高温不能进行有效的余热回收,工作效率低,浪费能源的同时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浪费能源的同时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浪费能源的同时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余热回收三合一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供暖制冷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余热回收三合一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热泵是一种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的高效节能装置。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中去,但不能自发地沿相反方向进行,热泵的工作原理就是以逆循环方式迫使热量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的机械装置,它仅消耗少量的逆循环净功,就可以得到较大的供热量,可以有效地把难以应用的低品位热能利用起来达到节能目的。
[0003]现有的热泵装置,存在着工作时产生的高温不能进行有效的余热回收,工作效率低,浪费能源的同时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余热回收三合一设备,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余热回收三合一设备,包括水源热泵,所述水源热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换热箱,所述换热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空气源热泵,所述水源热泵和空气源热泵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换热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水源热泵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
[000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源热泵的内壁底部活动连接有污水过滤器,所述污水过滤器的一侧通过水源热泵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污水进口,所述污水过滤器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污水箱,所述污水箱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一侧通过连接口活动连接有污水出口。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水源热泵、污水过滤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换热器,污水箱的配合,使经水源热泵流出的热水在使用成为污水后,能够再次通过过滤将污水产生的余热再次回收利用。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源热泵的内壁底部活动连接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与太阳能板电线连接。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电池组,太阳能的配合,可以使该设备能够自主提供部分电力,一定程度节约了电力成本。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散热扇,所述空气源热泵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蒸发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气液分离阀,所述气液分离阀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空压机,所述第二空压机的一侧通过连接口活动连接有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换热箱设置在换热箱内部,所述第二换
热器与换热箱之间设有密封环密封防水,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另一侧通过连接口活动连接有第二膨胀阀,所述第二膨胀阀与第二蒸发器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换热箱的内层固定连接有保温层,所述换热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水口,所述换热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水口。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散热扇、第二蒸发器、气液分离阀、第二空压机、第二换热器、第二膨胀阀、换热箱的配合,可以使空气源热泵中的第二换热器在换热箱内进行余热回收,在节约了能源浪费的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口包括连接螺母、连接柱、密封圈。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连接螺母、连接柱、密封圈的配合,可以使该设备中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便于从换热箱中拆离方便进行后续的维修更换。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6]1、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余热回收三合一设备,采用该方案中的污水过滤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一换热器,污水箱的配合,通过第一水泵从污水进口将污水从污水区抽进污水过滤器,经过污水过滤器过滤出杂物送入污水箱,第二水泵将污水从污水箱抽出引入散热箱内的第一换热器进行余热回收,之后利用完后的污水通过污水出口排出,使经水源热泵流出的热水在使用成为污水后,能够通过过滤将污水产生的余热再次回收利用。
[0017] 2、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余热回收三合一设备,采用 的配合,通过第二换热器设置在换热箱内,当空气源热泵中的热能从第二换热器中经过产生的余热会将换热箱中的冷水加热,换热箱的箱体中开设有保温层,从而提高换热箱的保温性能,减少余热流失,冷水进入到换热箱内加热后的水通过热水口排出,从而利用空气源热泵和换热箱进行余热回收,节约了能源的浪费,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装置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装置主体一侧的剖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装置主体的另一侧剖视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水源热泵;11、太阳能板;12、泥沙过滤器;121、进水口;13、第一蒸发器;131、出水口;14、第一空压机;15、第一膨胀阀;16、冷凝器;161、冷凝器入水口;162、冷凝器出水口;17、电池组;18、污水过滤器;181、第一水泵;182、污水箱;183、第二水泵;184、污水进口;185、污水出口;19、控制面板;2、换热箱;21、顶盖;22、保温层;23、第一换热器;24、第二换热器;25、冷水口;26、热水口;3、空气源热泵;31、散热扇;32、第二蒸发器;33、气液分离阀;34、第二膨胀阀;35、第二空压机;36、连接口;361、连接螺母;362、连接柱;363、密封圈。
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0024]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余热回收三合一设备,包括水源热泵1,水源热泵1包括污水过滤器18,污水过滤器18的一侧通过水源热泵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污水进口184,污水过滤器18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水泵181,第一水泵18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污水箱182,污水箱182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水泵183,第二水泵18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口36,连接口36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换热器23,第一换热器23的一侧通过连接口36活动连接有污水出口185。
[002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水泵181从污水进口184将污水从污水区抽进污水过滤器18,经过污水过滤器18过滤出杂物送入污水箱182,第二水泵183将污水从污水箱182抽出引入换热箱2内的第一换热器23进行余热回收,之后利用完后的污水通过污水出口185排出,使经水源热泵1流出的热水在使用成为污水后能够通过过滤二次换热将污水产生的余热再次回收利用。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水源热泵1的内壁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余热回收三合一设备,包括水源热泵(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热泵(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换热箱(2),所述换热箱(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空气源热泵(3),所述水源热泵(1)和空气源热泵(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太阳能板(11),所述换热箱(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21),所述水源热泵(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余热回收三合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热泵(1)包括泥沙过滤器(12),所述泥沙过滤器(12)的一侧通过水源热泵(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进水口(121),所述泥沙过滤器(12)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蒸发器(13),所述第一蒸发器(13)的一侧通过水源热泵(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出水口(131),所述第一蒸发器(13)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空压机(14),所述第一空压机(14)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冷凝器(16),所述冷凝器(1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膨胀阀(15),所述第一膨胀阀(15)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蒸发器(13),所述冷凝器(16)的一侧通过水源热泵(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冷凝器入水口(161),所述冷凝器(16)的一侧通过水源热泵(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冷凝器出水口(16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余热回收三合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热泵(1)包括污水过滤器(18),所述污水过滤器(18)的一侧通过水源热泵(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污水进口(184),所述污水过滤器(18)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水泵(181),所述第一水泵(18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污水箱(182),所述污水箱(18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艳陈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纳鑫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