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36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打码机,包括机架、上料输送线、定位输送线、打码机构、第一顶紧机构、视觉定位机构及工位传送机构,上料输送线及定位输送线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上,第一顶紧机构设置于定位输送线上的打码工位处,以顶紧定位输送线上的载板,视觉定位机构架设于机架上且位于打码工位处载板下方,以对顶紧后的载板视觉定位,打码机构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打码工位处的载板下方,以对顶紧及视觉定位后的载板上工件的下表面进行打码,工位传送机构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上料输送线及定位输送线的一侧,以将上料输送线上的载板传送至打码工位。该打码机避免了翻转工件造成定位及打码精度误差的问题,简化了工作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及打码精度。效率及打码精度。效率及打码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码机


[0001]本技术涉及SMT行业工件背面打码
,尤其涉及一种打码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多采用在工件正面打码,工件背面打码时需用翻转机构翻转工件。在SMT行业,带载板流转的工件在上一工位时在正面加工,载板上的工件经流水线流入打码机时,在打码区需翻转载板,而在翻转载板时,对工件的定位及放置均有要求,要保证在翻转的过程中,工件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在对工件定位及打码的过程中,还会有轴的运动造成定位及打码的精度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打码机,以解决翻转工件造成定位及打码精度误差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打码机,包括机架、上料输送线、定位输送线、打码机构、第一顶紧机构、视觉定位机构及工位传送机构,上料输送线及定位输送线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上,上料输送线用于输送放置有工件的载板,定位输送线用于引导载板移动至打码工位以供定位,第一顶紧机构设置于定位输送线上的打码工位处,以顶紧定位输送线上的载板,视觉定位机构架设于机架上且位于打码工位处载板下方,以对顶紧后的载板进行视觉定位,打码机构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打码工位处的载板下方,以对顶紧及视觉定位后的载板上工件的下表面进行打码,工位传送机构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上料输送线及定位输送线的一侧,以将上料输送线上的载板传送至打码工位。
[0006]进一步地,包括检测机构及第二顶紧机构,第二顶紧机构设置于定位输送线上的检测工位处,以顶紧定位输送线上的载板,工位传送机构将上料输送线上的载板从打码工位传送至检测工位,检测机构架设于机架上且位于检测工位处载板下方,以对载板上打码后的工件进行拍照检测。
[0007]进一步地,所述工位传送机构还用于以将上料输送线上的载板从检测工位传送至下料工位。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输送线包括输送架、带轮、传送带及输送电机,两组带轮分别安装于输送架两端,输送架每一侧的两个带轮均绕设有传送带,形成承载载板移动的两条平行传送带,输送电机安装于输送架底部,且与带轮相传动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输送线包括阻挡机构,阻挡机构安装于传送带的输出端,以根据打码工位是否完成打码来阻挡或放行载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定位输送线包括支撑架及分别安装于支撑架两侧的两根平行的导轨,每根导轨上开设有供载板滑动的滑槽,载板的两侧分别滑动设置于两个滑槽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打码机构包括四组激光打码头,四组激光打码头同时对工件进行
打码。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紧机构包括安装于一根导轨外侧的顶紧气缸及安装于顶紧气缸伸缩端的顶紧块,导轨上开设有顶紧孔,顶紧块可活动穿设于顶紧孔内,顶紧块伸出以将载板顶紧于导轨。
[0013]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机构包括X轴运动模组、Y轴运动模组及拍摄装置,Y轴运动模组安装于X轴运动模组的滑动端,拍摄装置安装于Y轴运动模组的滑动端。
[0014]进一步地,所述工位传送机构包括滑台模组及安装于滑台模组滑动端的三个升降气缸,每个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用于推动载板移动至对应工位的推板。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打码机,将打码机构及视觉定位机构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打码工位处的载板下方,通过第一顶紧机构对定位输送线上载有工件的载板顶紧在打码工位处,视觉定位机构对顶紧后载板上的工件下表面进行视觉定位,然后打码机构对视觉定位后的工件下表面进行打码。这样,避免了翻转工件造成定位及打码精度误差的技术问题,简化了工作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及打码精度。
附图说明
[00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本技术打码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本技术打码机的打码机构及视觉定位机构相配合的结构图;
[0020]图3:本技术打码机的上料输送线的结构图;
[0021]图4:本技术打码机的定位输送线的结构图;
[0022]图5:本技术打码机的第一顶紧机构的结构图;
[0023]图6:本技术打码机的检测机构的结构图;
[0024]图7:本技术打码机的工位传送机构的结构图。
[0025]附图标号:机架1、上料输送线2、定位输送线3、打码机构4、第一顶紧机构5、视觉定位机构6、检测机构7、第二顶紧机构8、工位传送机构9、载板10、输送架21、带轮22、阻挡机构23、支撑架31、导轨32、顶紧气缸51、顶紧块52、X轴运动模组71、Y轴运动模组72、拍摄装置73、滑台模组91、升降气缸92、推板93。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0027]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打码机,包括机架1、上料输送线2、定位输送线3、打码机构4、第一顶紧机构5、视觉定位机构6、检测机构7、第二顶紧机构8及工位传送机构9。上料输送线2及定位输送线3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1上,上料输送线2用于输送放置有工件的载板10,定位输送线3用于引导载板10依次移动至打码工位及检测工位以供定位,第一顶紧机构5设置于定位输送线3上的打码工位处,以顶紧定位输送线3上的载板10。视觉定位机构6架设于机架1上且位于打码工位处载板10下方,以对顶紧后的载板10进
行视觉定位。打码机构4设置于机架1上且位于打码工位处的载板10下方,以对顶紧及视觉定位后的载板10上工件的下表面进行打码。第二顶紧机构8设置于定位输送线3上的检测工位处,以顶紧定位输送线3上的载板10。检测机构7架设于机架1上且位于检测工位处载板10下方,以对载板10上打码后的工件进行拍照检测。工位传送机构9设置于机架1上且位于上料输送线2及定位输送线3的一侧,以将上料输送线2上的载板10依次传送至打码工位、检测工位及下料工位。
[0028]本技术提供的打码机,将打码机构4及视觉定位机构6设置于机架1上且位于打码工位处的载板10下方,通过第一顶紧机构5对定位输送线3上载有工件的载板10顶紧在打码工位处,视觉定位机构6对顶紧后载板10上的工件下表面进行视觉定位,然后打码机构4对视觉定位后的工件下表面进行打码。这样,避免了翻转工件造成定位及打码精度误差的技术问题,简化了工作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及打码精度。
[0029]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上料输送线2包括输送架21、带轮22、传送带、输送电机及阻挡机构23,两组带轮22分别安装于输送架21两端,输送架21每一侧的两个带轮22均绕设有传送带,形成承载载板10移动的两条平行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上料输送线(2)、定位输送线(3)、打码机构(4)、第一顶紧机构(5)、视觉定位机构(6)及工位传送机构(9),上料输送线(2)及定位输送线(3)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机架(1)上,上料输送线(2)用于输送放置有工件的载板(10),定位输送线(3)用于引导载板(10)移动至打码工位以供定位,第一顶紧机构(5)设置于定位输送线(3)上的打码工位处,以顶紧定位输送线(3)上的载板(10),视觉定位机构(6)架设于机架(1)上且位于打码工位处载板(10)下方,以对顶紧后的载板(10)进行视觉定位,打码机构(4)设置于机架(1)上且位于打码工位处的载板(10)下方,以对顶紧及视觉定位后的载板(10)上工件的下表面进行打码,工位传送机构(9)设置于机架(1)上且位于上料输送线(2)及定位输送线(3)的一侧,以将上料输送线(2)上的载板(10)传送至打码工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机构(7)及第二顶紧机构(8),第二顶紧机构(8)设置于定位输送线(3)上的检测工位处,以顶紧定位输送线(3)上的载板(10),工位传送机构(9)将上料输送线(2)上的载板(10)从打码工位传送至检测工位,检测机构(7)架设于机架(1)上且位于检测工位处载板(10)下方,以对载板(10)上打码后的工件进行拍照检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传送机构(9)还用于以将上料输送线(2)上的载板(10)从检测工位传送至下料工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输送线(2)包括输送架(21)、带轮(22)、传送带及输送电机,两组带轮(22)分别安装于输送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清宏乔磊柯磊周鸣笛张驰王玉龙张波陈驰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单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