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送风式新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8322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地送风式新风机,包括:新风处理机组,内具有上下设置的处理室和出风室,所述处理室内设有新风处理单元,所述新风处理单元的两侧分别形成进风腔和出风腔;所述处理室和所述出风室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出风腔和所述出风室的第一通风口;所述出风室内对应所述第一通风口的下侧设置有电热器;送风机组,用于设置于地板架空层中,所述送风机组连接于所述新风处理机组的底部,通过所述送风机组将新风从所述出风室抽送至所述地板架空层中。本方案采用较小尺寸的电热器便可满足充分加热的目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方案缩小了电热器尺寸和占用空间,降低了设备成本。降低了设备成本。降低了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送风式新风机


[0001]本申请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地送风式新风机。

技术介绍

[0002]在空调应用技术中,除了将室内空气进行调温调湿处理,还需要不断将室外新鲜空气与室内污浊空气不间断置换,让长时间待在室内的人们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因此用于向室内不断输送新风的新风机应运而生。为满足升温功能,部分新风机内会设置有电加热器,为了使新风能够充分与电加热器接触,实现对新风进行充分加热,现有的电加热器一般需布置成与风道大小匹配的尺寸。然而,因为风道尺寸较大,导致了现有的新风机需设置较大尺寸的电热器,才能满足充分加热新风的要求。而设置大尺寸的电热器势必会存在占用空间大、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送风式新风机,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新风机中电加热器尺寸大、成本高的问题。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地送风式新风机,包括:
[0006]新风处理机组,内具有上下设置的处理室和出风室,所述处理室内设有新风处理单元,所述新风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送风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新风处理机组(1),内具有上下设置的处理室(122)和出风室(123),所述处理室(122)内设有新风处理单元(11),所述新风处理单元(11)的两侧分别形成进风腔和出风腔;所述处理室(122)和所述出风室(123)之间设有第一隔板(124),所述第一隔板(124)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出风腔和所述出风室(123)的第一通风口(125);所述出风室(123)内对应所述第一通风口(125)的下侧设置有电热器(13);送风机组(2),用于设置于地板架空层(4)中,所述送风机组(2)连接于所述新风处理机组(1)的底部,通过所述送风机组(2)将新风从所述出风室(123)抽送至所述地板架空层(4)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送风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器(13)包括电热器本体(131)和电热器支架(132),所述电热器支架(132)固定于所述出风室(123)的侧壁,所述电热器本体(131)安装于所述电热器支架(132)上,通过所述电热器支架(132)支撑所述电热器本体(1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送风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器支架(132)包括连接板(1323)以及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脚(1321)和第二支撑脚(1322),所述第一支撑脚(1321)和所述第二支撑脚(1322)分别有一端固定于所述出风室(123)的侧壁,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板(1323);所述电热器本体(131)安装于所述连接板(1323)背向所述第一支撑脚(1321)以及所述第二支撑脚(1322)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送风式新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处理机组(1)包括保温内壳(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遵荣牛亮黄世哲刘远辉雷朋飞张利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