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围护湿气管理系统及其施工建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7975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墙体围护湿气管理系统及其施工建造方法,涉及建筑墙体防水透湿领域,其包括ALC预制墙板以及包覆于ALC预制墙板外侧的防水透湿布,所述防水透湿布远离建筑室内以及ALC预制墙板的一侧表面依次设置有隔热层和饰面层;且所述防水透湿布与隔热层之间形成有开口朝下的、与外界相连通的排湿空腔;本申请能够于ALC预制墙板外侧形成一层防水透湿保护层以及排湿空腔,使湿气不易直接接触或渗透ALC预制墙板表面,并阻隔水的毛细作用,将湿气扩散遇冷成为液态水排出,减少ALC预制墙板与外部空气以及雨水的接触,从而减少ALC预制墙板的湿气吸收以及雨水的积存,并起到对ALC预制墙板的包覆保护作用,提高墙体的节能保温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围护湿气管理系统及其施工建造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墙体防水透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墙体围护湿气管理系统及其施工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大型建筑和高层建筑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到ALC/AAC/NALC板(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作为主体墙板对建筑物幕墙进行施工建造。具体的,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是由硅砂、水泥、石灰等为主要原料,由经过防锈处理的钢筋增强,经过高温、高压、蒸气养护而成的轻质、多气孔混凝土板材,其既可用作墙体材料,又可用作屋面板材料,是一种性能优越的新型建筑材料。
[0003]目前,ALC外墙板大多采用通长角铁与螺栓连接、S型滑动板与螺栓连接、L型连接构件与螺栓连接等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安装。如相关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10562773U的一篇中国技术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外墙用ALC板材,其包括直角钢构架以及分别位于直角钢构架两直角边上的立柱和横梁;所述立柱包括并列设置的竖直安装板和竖直墙板,所述横梁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水平安装板、水平墙板以及位于二者外侧的接缝板;所述竖直安装板、水平安装板分别通过相应的连接件与直角钢构架固定连接;且所述立柱和横梁均采用ALC板;上述外墙安装方式,既便于ALC板材的安装使用,又可以利用ALC板材的保温隔热性能满足节能保温要求。
[0004]但相关技术中的ALC外墙板在实际施工建造以及使用过程中,ALC外墙板表面一般裸露于空气中,一方面,其运输过程实际易发生损坏或产生裂缝;另一方面,由于ALC板材中成分含有镁,其表面易吸收湿气,并引起霉菌和发黑的问题;此外,ALC板材的材料存在微孔,容易留存水分。整体易导致雨水留存在微孔内无法有效排出、湿气反向渗透以及冬季冻融现象引起的墙板鼓胀、起包现象,进而致使建筑外墙产生外保温脱落、隔音保温受损并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ALC外墙板中易吸收湿气、积存雨水,进而致使建筑外墙产生外保温脱落、隔音保温受损并具有一定危险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墙体围护湿气管理系统及其施工建造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墙体围护湿气管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墙体围护湿气管理系统,包括ALC预制墙板以及包覆于ALC预制墙板外侧的防水透湿布,所述防水透湿布远离建筑室内以及ALC预制墙板的一侧表面依次设置有隔热层和饰面层;且所述防水透湿布与隔热层之间形成有开口朝下的、与外界相连通的排湿空腔。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一,防水透湿布将ALC预制墙板包覆于其内侧,于ALC预制墙板外侧形成一层防水透湿保护层,使湿气不易直接接触或渗透ALC预制墙板表面,减少ALC预制墙板与外部空气以及雨水的接触,从而减少ALC预制墙板的湿气吸收以及雨水的积
存,并起到对ALC预制墙板的包覆保护作用,使得ALC预制墙板在运输过程中不易发生损毁。其二,防水透湿布与隔热层之间形成有排湿空腔,排湿空腔一方面构成风道,供空气在防水透湿布和隔热层之间流通,对隔热层进行配合,起到节能保温的效果;另一方面,排湿空腔在多雨地区能够阻隔水的毛细作用,将湿气扩散遇冷成为液态水凝结于防水透湿布表面,使凝结后的液态水在重力作用下沿防水透湿布表面从排湿空腔下方开口排出,且空气能够在内外气压差作用下于排湿空腔内进行流动,从而干燥防水透湿布表面以及隔热层背面,排出湿气,对墙体起到较好的围护,保障墙体的节能保温效果。
[0008]可选的,所述防水透湿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布设的内防水基层、凸块以及外防水基层,所述凸块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凸块均匀夹持并固定于内防水基层和外防水基层之间,多个所述凸块、内防水基层和外防水基层之间形成有透气腔,且所述内防水基层位于凸块靠近ALC预制墙板的一侧。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透湿布整体结构较为均一,于ALC预制墙板表面构成结构稳定且较为均一的防雨幕墙;且内防水基层、凸块以及外防水基层之间进一步形成中空的透气腔,透气腔中的空气于内防水基层和外防水基层之间进一步形成隔热断桥,减缓热量的传导,减少热桥效应,起到进一步增强墙体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效果的作用。
[0010]可选的,所述防水透湿布边缘处还设有用于连接内防水基层和外防水基层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若干数量的透气孔,且所述支撑件两侧边沿分别包覆于内防水基层和外防水基层外侧。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件能够于防水透湿布边缘处内防水基层和外防水基层进行连接支撑,增强湿气管理系统整体的支撑强度,并同时连通透气腔与排湿空腔,使得透气腔内的空气得以流通,降低内防水基层和外防水基层之间的湿度水平,使防水透湿布内的湿气得以扩散,使得内防水基层和外防水基层之间不易积存水汽,防止产生冷凝水,进一步起到排湿、防潮的效果。
[0012]可选的,所述隔热层包括多块由下至上、由左及右依次设置且两两相互拼接的隔热板,上下相邻的两块所述隔热板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排湿空腔与外部相连通的排湿空隙;且所述排湿空隙内安装有表面光滑且用于导水的导水件,所述导水件上侧固定并密封连接于外防水基层外表面上,所述导水件下侧覆盖并密封连接于排湿空隙下方的隔热板上,且所述导水件下侧位于隔热板远离防水透湿布的一侧。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板以及排湿空隙相配合,于防水透湿布外侧、配合防水透湿布形成立体防水透湿结构;并在防水透湿布(防雨幕墙)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排湿空腔的区域分割,增加湿气管理系统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增加了排湿空腔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空气交换,使得排湿空腔内外压差尽可能保持一致;同时,基于湿气易从气压高的区域扩散至气压低的区域、从湿度高的区域扩散至湿气低的区域,排湿空腔内外压差尽可能一致,能够有效减少雨水以及湿气由外向内渗透,从而减少墙体围护结构中的湿气渗透以及雨水积存;且排湿空腔内形成的冷凝水能够从排湿空隙排出。
[0014]可选的,所述排湿空腔内还设有挡水件,所述挡水件安装于防水透湿布上,且所述挡水件由靠近防水透湿布的一侧朝向远离防水透湿布的一侧向下倾斜。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风吹向墙体表面时,空气由排湿空隙由下而上进入排湿空腔,且饰面层以及隔热层上会产生压力,挡水件在此过程中,能够对空气中的湿气的扩
散进行阻隔,使空气中的湿气尽可能快地形成冷凝水并从排湿空隙排出。
[0016]可选的,所述ALC预制墙板包括多块由上至下、由左及右依次设置且两两相互衔接的ALC单板,所述ALC单板包括龙骨框架以及填充并包覆于龙骨框架内外的ALC发泡材料层;所述防水透湿布包覆于ALC发泡材料层外侧。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ALC预制墙板同时作为墙体结构层和保温层,在起到墙体节能保温效果的同时,形成大面积的围护墙面,减少了饰面层的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ALC发泡材料层能够对龙骨框架形成包裹,使得龙骨内置,阻隔了外部空气和湿气与龙骨的接触,并减少龙骨框架与ALC发泡材料层之间的热桥效应,从而减缓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围护湿气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ALC预制墙板(1)以及包覆于ALC预制墙板(1)外侧的防水透湿布(2),所述防水透湿布(2)远离建筑室内以及ALC预制墙板(1)的一侧表面依次设置有隔热层(4)和饰面层(6);且所述防水透湿布(2)与隔热层(4)之间形成有开口朝下的、与外界相连通的排湿空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围护湿气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湿布(2)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布设的内防水基层(21)、凸块(22)以及外防水基层(23),所述凸块(22)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凸块(22)均匀夹持并固定于内防水基层(21)和外防水基层(23)之间,多个所述凸块(22)、内防水基层(21)和外防水基层(23)之间形成有透气腔(25),且所述内防水基层(21)位于凸块(22)靠近ALC预制墙板(1)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体围护湿气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透湿布(2)边缘处还设有用于连接内防水基层(21)和外防水基层(23)的支撑件(24),所述支撑件(24)上开设有若干数量的透气孔,且所述支撑件(24)两侧边沿分别包覆于内防水基层(21)和外防水基层(23)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墙体围护湿气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4)包括多块由下至上、由左及右依次设置且两两相互拼接的隔热板(41),上下相邻的两块所述隔热板(41)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排湿空腔(3)与外部相连通的排湿空隙(43);且所述排湿空隙(43)内安装有表面光滑且用于导水的导水件(42),所述导水件(42)上侧固定并密封连接于外防水基层(23)外表面上,所述导水件(42)下侧覆盖并密封连接于排湿空隙(43)下方的隔热板(41)上,且所述导水件(42)下侧位于隔热板(41)远离防水透湿布(2)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墙体围护湿气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空腔(3)内还设有挡水件(26),所述挡水件(26)安装于防水透湿布(2)上,且所述挡水件(26)由靠近防水透湿布(2)的一侧朝向远离防水透湿布(2)的一侧向下倾斜。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墙体围护湿气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LC预制墙板(1)包括多块由上至下、由左及右依次设置且两两相互衔接的ALC单板,所述ALC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磊周兹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兹安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