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织送检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906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病理组织检测保存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组织送检器具。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主壳体;主壳体内装入有液体,且液体用于保护待检病理组织;主壳体具有放水口;浮箱体;浮箱体安装在主壳体中,且浮箱体浸没在主壳体中;其中待检病理组织放置于浮箱体的上表面,并浸没于液体;浮箱体包括盒体和换气浮塞;换气浮塞滑动安装在盒体中;盒体具有通水口和通气口;换气浮塞具有底板和换气道;换气道设置在底板的两侧;换气道具有换气口,且设有上下两处,换气道在通气口的上下方向移动;底板具有液流孔;及放水阀,放水阀安装在主壳体的放水口处。该装置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水渍和拿取病理组织不方便;且减少晃动发生,因此适用于行业推广。业推广。业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织送检器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病理组织检测保存
,具体涉及一种组织送检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病理检测主要是通过组织活检,即采用钳取、穿刺、局部切除等方式,从患者病变处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的一种方法。但是在从患者病变处取出样本后,需要送检到病理科进行专业检测。
[0003]但是在对待一些特定样本组织时,需要将其放置于装有保护液体的送检器具中,进行转运送检。当取样时,当样本组织偏小时,由于液体的折射原因,导致用物品取样时,不容易一直取出;而采用双手戴手套进行取样,就会造成桌面水渍,容易引发细菌在病理室内繁殖,导致样本组织检测结果出现误差。
[0004]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方便拿取较小的样本组织,同时也不会导致桌面水渍的现象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织送检器具,以方便拿取较小的样本组织;同时也不会导致桌面水渍的现象出现。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组织送检器具,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装入有液体,且液体用于保护待检病理组织;所述主壳体具有放水口,所述放水口设置在所述主壳体的底部;浮箱体;所述浮箱体安装在所述主壳体中,且所述浮箱体浸没在所述主壳体中;其中待检病理组织放置于浮箱体的上表面,并浸没于液体;所述浮箱体包括盒体和换气浮塞;所述换气浮塞滑动安装在所述盒体中;所述盒体具有通水口和通气口,且所述通水口的中心与所述放水口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所述通水口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底部;所述通气口设置在所述盒体的顶部;所述换气浮塞具有底板和换气道;所述换气道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且所述换气道向上延伸;所述换气道具有换气口,且设有上下两处,所述换气道在所述通气口的上下方向移动;所述底板具有不少于一处的液流孔;及放水阀,所述放水阀安装在所述主壳体的放水口处。
[0007]进一步的,还包括:顶水杆,所述顶水杆固安装在水槽上,所述顶水杆用于贯穿所述放水口和所述通水口,并抵接所述底板向上移动,至所述换气道的上部换气口浮出液面,与空气接触。实际运用中,将上述的送检器具,也就是主壳体的放水阀直接插入进,该放水阀,并一直贯穿盒体的通水口,同时继续向上顶,直至换气浮塞的换气道中的上部换气口与空气接触,此时,该换气口接触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该盒体内的液体,经顶水杆迅速排出,并使得盒体形成浮力,使其向远离主壳体方向移动,直至将待检测的病理组织浮现;当然了该换气浮塞中换气道的换气口,为相对设置,开口相反,这样一来,就避免了病理组织,被吸入排出。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包括引线和导轮;所述引线设有四处,且分
别位于所述主壳体的四角处,所述引线的两端固定在所述主壳体中;所述导轮设有多处,且呈上下方向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四角边上,并与所述引线转动抵接。实际运用中,该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在转运过程中,装有待检病理组织的浮箱体;出现晃动,避免导致待检病理组织进入到主壳体与浮箱体之间;当然了,该病理组织根据其大小,如果较大可以直接放置在所述盒体表面,如果较小,该盒体还包括一个可拆卸的放置壳,且放置壳内具有多处挡板,每两个挡板所形成的的空间,用于放置病理组织;这样一来,就实现有效分隔,方便拿取和保存;当然了该设计也方便后续顶水杆的定位找准。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配重块,所述盒体还具有中心防晃槽,所述中心防晃槽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底面中心位置,所述中心防晃槽设有两段;且分别位于通水口的两侧,所述配重块安装在所述中心防晃槽中。实际运用中,该设计的目的,与上述一致,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该送检器具中在转运过程中,出现浮箱体的晃动,其中该设计参考了海船船体的设计思路,以在盒体中心处,进行配重,实现中心配重平衡,当医务检测人员,手持该送检器具移动时,身体移动所产生的晃动,将会使得主壳体内液体波动,进而导致悬浮在其中的浮箱体也出现晃动,此时该设计就能够极大的避免出现浮箱体的晃动;同时问了更进一步的保持浮箱体的平衡,具体的是盒体的平衡,该盒体的设计,就更进一步的参考了船体设计,且盒体截面与船体截面相似;平衡效果会更进一步的加强。
[0010]进一步的,所述顶水杆具有流水口,且位于顶水杆的远离水槽的顶部位置;所述顶水杆呈中空状,并所述顶水杆在底部开口。实际运用中,该设计就是为了保证形成无阻挡的气流,实现与大气压相通,其中流水口是贯穿顶水杆的这样一来,当该顶水杆顶开放水阀,并进入浮箱体内,且持续将上述的换气浮塞向上顶至与大气压相通时,此时流水口贯穿顶水杆两侧的设计,将会保证换气浮塞两处流出的水量大致相同;
[0011]进一步的,所述浮箱体还包括浮动阀,所述浮动阀安装在所述通水口中;所述浮动阀包括阀体和柔性安装袋,所述柔性安装袋固定安装在所述通水口中,所述柔性安装袋具有中心阀口;所述阀体安装在所述中心阀口,且与所述顶水杆可抵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安装袋呈柔性,且材质具备延展性。实际运用中,该柔性材质,采用医用硅胶制品制成;同时该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方便顶水杆定位对准;当顶水杆接触到柔性安装袋时,在其柔性材质的导向下,会跟上述的阀体抵接,并顶开阀体;而同时另一方面,当阀体及换气浮塞均被顶开后,浮箱体内的液体,将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快速的经顶水杆流出,此时浮箱体形成空腔,将会形成浮力快速上升,这个时候该柔性安装袋所具备延展性,将会使得该浮箱体在上浮时,不会受到顶水杆的制约,进而向上移动,将装有待检测的病理组织浮出,方便医务检测人员拿取检测。
[0013]进一步的,所述顶水杆还设有滚动珠,且顶水杆具有滚槽,所述滚槽设置在所述顶水杆的顶部;所述滚动珠转动安装在所述滚槽中。实际运用中,该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柔性安装袋的表面摩擦,提高该柔性安装袋实际使用寿命。
[001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组织送检器具的有益效果:
[0015](1)实际运用中,将待检的病理组织放置在浮箱体的上表面,并浸没在保护液体内,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保护待检的病理组织;
[0016](2)同时,当需要将待检病理组织取出检验时,将放水阀开启,使得主壳体内的液体流出,这样一来待检病理组织就会逐步从浸没的液体中出现,方便工作人员从浮箱体表
面拿取待检病理组织,这样一来,就减少了液体折射现有的影响,以及减少水渍产生。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织送检器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组织送检器具的俯视图;
[0020]图3为图2所示A

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2所示B

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刚放置在水槽中顶水杆的工作结构示意图;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织送检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内装入有液体,且液体用于保护待检病理组织;所述主壳体具有放水口,所述放水口设置在所述主壳体的底部;及浮箱体;所述浮箱体安装在所述主壳体中,且所述浮箱体浸没在所述主壳体中;其中待检病理组织放置于浮箱体的上表面,并浸没于液体;所述浮箱体包括盒体和换气浮塞;所述换气浮塞滑动安装在所述盒体中;所述盒体具有通水口和通气口,且所述通水口的中心与所述放水口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所述通水口设置在所述盒体的底部;所述通气口设置在所述盒体的顶部;所述换气浮塞具有底板和换气道;所述换气道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侧,且所述换气道向上延伸;所述换气道具有换气口,且设有上下两处,所述换气道在所述通气口的上下方向移动;所述底板具有不少于一处的液流孔;及放水阀,所述放水阀安装在所述主壳体的放水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织送检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水杆,所述顶水杆固安装在水槽上,所述顶水杆用于贯穿所述放水口和所述通水口,并抵接所述底板向上移动,至所述换气道的上部换气口浮出液面,与空气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织送检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包括引线和导轮;所述引线设有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芦慧敏王岩唐蕊覃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