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番茄细菌性病害的链霉菌、发酵液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2786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番茄细菌性病害的链霉菌、发酵液及制备方法和应用,防治番茄细菌性病害的链霉菌为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 F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治番茄细菌性病害的链霉菌、发酵液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防菌株及应用
,特别是一种防治番茄细菌性病害的链霉菌、发酵液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番茄是蔬菜设施栽培的主要作物,位于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的第一位。番茄安全生产对我省蔬菜的周年供应和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的需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番茄溃疡病(bacterial canker of tomato)是由是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简称Cmm)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系统性病害。该病害寄主广泛传播方式多样,自1909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的温室首次发生以来,已经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的番茄主要生产区给番茄生产带来了极大地危害。番茄溃疡病一旦发生,可造成减产25%—75%,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制约着番茄产业的发展。我国已于1995年将该病原菌列入《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名单》。
[0004]我国番茄种植面积大,分布区域广,主栽品种或品系多,遗传背景相对复杂,细菌性病害发生连年加重,长期、大面积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食品质量安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且还增加了对病原菌的选择压力,从而产生抗药性。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对环境保护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对番茄溃疡病的防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但要有效地防治溃疡病的发生而且要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一种环保、高效的生物源农药来替代传统的化学农药,降低蔬菜农药残留,促进绿色食品生产,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治番茄细菌性病害的链霉菌、发酵液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0007]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治番茄细菌性病害的链霉菌,所述防治番茄细菌性病害的链霉菌为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 FK

11,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5330,保藏日期为2022年07月18日,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治番茄细菌性病害的链霉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将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 FK

11接种到装有由葡萄糖40g、酵母粉10g、氯化钠0.5g、甘油15mL、磷酸氢二钾2g组成的培养基的摇瓶中,所述培养基的初始pH值为7,所述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 FK

11接种量为8%,摇瓶放置于转速为180r/min、温度为28℃的摇床培养48h,即得防治番茄细菌性病害的链霉菌发酵液。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治番茄细菌性病害的链霉菌发酵液。
[0011]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治番茄细菌性病害的链霉菌发酵液在防治番茄溃疡病中的应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壤拮抗菌,是一种能产生氯霉素的链霉菌,从番茄根基周围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其发酵液能够有效抑制番茄细菌性病害的发生,尤其是番茄细菌性溃疡病及番茄青枯病。其来源于土壤,并且在抑制病害发生的同时能有效提升产量,作用方式为发酵液浸种,操作简便,省时省工,无毒,对环境友好,开发应用前景广阔,希望以此替代化学药品,减少化学品投入,减少环境污染,保障番茄的绿色高效生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 FK

11的菌落形态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 FK

11的电镜照片。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 FK

11对溃疡病和青枯病的抑菌圈大小:(a)为对溃疡病的抑菌圈;(b)为对青枯病的抑菌圈。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 FK

11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图:(a)胞外蛋白酶;(b)纤维素酶;(c)卵磷脂酶。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 FK

11生理生化结果图:(a)淀粉水解结果;(b)H2S产生结果;(c)牛奶液化结果;(d)葡萄糖氧化发酵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专利技术。
[0019]实施例1: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 FK

11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0020]供试菌株番茄青枯病菌和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均由本实验室自主分离鉴定与保存
[0021]土样采集及菌株的分离纯化:采集长春、公主岭等地溃疡病及青枯病发病番茄植株及健康番茄植株根际土壤,过筛后,使用平板稀释法及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得到拮抗菌FK

11。
[0022]生防菌抑菌活性测定:采用平板对峙法对生防菌株进行筛选,将筛选到的生防菌株、番茄溃疡病菌及番茄青枯病菌分别接种到LB液体培养基中220rpm,28℃条件下震荡培养12h,分别取25mL番茄溃疡病菌菌液和青枯病菌均匀混入到250mL NA固体培养基中倒平板;待凝固后用内径8mm的打孔器在平板上呈三角形打洞,用移液枪吸取拮抗菌20μL置于孔洞内,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28℃培养48h,十字交叉法测量抑菌圈的大小。为了更直观的了解到链霉菌的抑菌效果,同时用无菌LB液体培养基、化学药剂农用链霉素和噻霉酮作对照。Fk

11对溃疡病和青枯病抑菌效果如图3和表1所示。
[0023]表1
[0024][0025]生防菌的形态学鉴定:将菌株FK

11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到高氏1号等不同培养基上,观察菌株的菌落形态,色素产生等特征;将生防菌在试管斜面培养基中划线培养;将适量超纯水加入到培养好的细菌试管中制成菌悬液;将等量的2%的磷钨酸钠染液与制成的菌悬液混合均匀;用移液枪吸取少量的混合液滴到铜网膜上;待铜网上的样品干燥后放到透射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FK

11菌株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中培养,表面有褶皱,产生红色色素,有刺激性气味,电镜下观察气生菌丝,孢子链呈双链状排列。见图1,图2。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番茄细菌性病害的链霉菌,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治番茄细菌性病害的链霉菌为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 FK

11,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25330,保藏日期为2022年07月18日,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2.一种防治番茄细菌性病害的链霉菌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 FK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燕妮毛芙蓉郑士金王剑锋韩青妍崔洪博郑建超范惠冬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