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面针织机喂纱嘴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79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面针织机喂纱嘴改良结构,包括喂纱嘴主体和缓冲导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缓冲导送组件,首先在导轮与压簧配合下,可对纱线辅助导送,减少纱线与喂纱嘴主体的接触,且设于连接壳内部中端的张紧组件,可实现纱线导送张紧度辅助调节,使纱线与导轮和压轮稳定接触导送,避免偏移,从而达到了纱线张紧度辅助调节,进一步保证纱线稳定导送的优点,且在张紧组件右侧下端设置了辅助导送组件,在导送板、连接条、摆杆与拉块传动配合下,导送板可对纱线调节准确导送,保证纱线呈直线准确导出编织使用,从而达到了纱线准确导出使用,避免纱线导出偏移的优点。避免纱线导出偏移的优点。避免纱线导出偏移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面针织机喂纱嘴改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喂纱嘴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面针织机喂纱嘴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针织机是编织“针织物”的机器,随着电动机的专利技术,手摇针织机进而被高速运转的电动针织机所取代,单面针织机是针织机的一种,由于其成圈系统多,转速高、产量高、花形变化快、织物品质好、工序少、产品适应性强,所以应用范围很广;
[0003]在单面针织机编织过程中,需配合喂纱嘴,来将纱线导送至适当位置,以便于织针钩拉,进行编织;
[0004]现今所用的单面针织机喂纱嘴,为能够准确的进行纱线的导送活动,使纱线准确导送至适当位置,往往通过改良喂纱嘴结构,来进行纱线压线稳定,保证纱线随喂纱嘴稳定准确导送。
[0005]目前在进行改良型喂纱嘴的使用时,喂纱嘴虽能够通过内部所设的稳定压紧结构,来进行纱线稳定导送活动,但其纱线在导送过程中,纱线容易与纱嘴长时间摩擦,导致后续进行纱线拉扯时,易出现跑毛或断裂现象,导致纱线无法导送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单面针织机喂纱嘴改良结构。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单面针织机喂纱嘴改良结构,包括喂纱嘴主体,所述喂纱嘴主体上端中部开设有安装孔,并且喂纱嘴主体前侧下端开设有导纱孔,所述喂纱嘴主体下端前侧横向安装有横条,并且横条右侧前端通过紧固栓与喂纱嘴主体紧固连接,所述横条左侧插接有摆臂,并且摆臂上端前侧设有调节螺栓,所述摆臂下端一体设有线环,并且线环与导纱孔前后相对设置,还包括设于喂纱嘴主体下端后侧的缓冲导送装置,所述缓冲导送装置包括连接壳、设于连接壳左侧内部的支撑架、插接于支撑架内部的移动架、转接于移动架右侧中部的导轮、贴合于移动架左侧用于弹性回弹的压簧、设于连接壳内部中端实现张紧调节配合的张紧组件以及设于张紧组件下端右侧实现导送配合的辅助导送组件,所述连接壳右侧与喂纱嘴主体紧固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张紧组件包括设于连接壳上端的驱动箱、插接于驱动箱中部下端的螺杆、螺纹连接于螺杆外侧的连接架以及转接于连接架下端中部的压轮。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箱主体、设于驱动箱主体左侧的转杆、插接于转杆右侧的转盘、环形设于转盘下端右侧的凸轴以及相接于转盘上端右侧的间歇笼,所述间歇笼下端中部与螺杆相接,所述驱动箱主体安装于连接壳上端。
[0010]优选的,所述辅助导送组件包括固设于连接架下端右侧的导箱、横向设于导箱内部的导送板、固设于导送板下端的连接条、插接于连接条中部的摆杆、套接于摆杆外侧的拉块以及相接于拉块右侧的气缸,所述摆杆中部与导箱下端内部相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凸轴沿转盘下端右侧半弧轨迹等距设置,并且凸轴外表面整体光滑
无倒刺。
[0012]优选的,所述间歇笼中部设有多条圆柱体处,并且间歇笼上端整体呈弧形板状。
[0013]优选的,所述导送板整体呈三弧形板状,并且导送板上端中部开设有光滑凹口处。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条沿导送板下端横向固定连接,并且连接条与摆杆上端中部插接处呈中空状。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置了缓冲导送组件,首先在导轮与压簧配合下,可对纱线辅助导送,减少纱线与喂纱嘴主体的接触,且设于连接壳内部中端的张紧组件,可实现纱线导送张紧度辅助调节,使纱线与导轮和压轮稳定接触导送,避免偏移,从而达到了纱线张紧度辅助调节,进一步保证纱线稳定导送的优点。
[0017]优点2:本技术通过在张紧组件右侧下端设置了辅助导送组件,在导送板、连接条、摆杆与拉块传动配合下,导送板可对纱线调节准确导送,保证纱线呈直线准确导出编织使用,从而达到了纱线准确导出使用,避免纱线导出偏移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缓冲导送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缓冲导送装置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张紧组件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驱动箱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辅助导送组件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技术摆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喂纱嘴主体

1、安装孔

2、导纱孔

3、横条

4、紧固栓

5、摆臂

6、调节螺栓

7、压线环

8、缓冲导送装置

9、连接壳

91、支撑架

92、移动架

93、导轮

94、压簧

95、张紧组件

96、辅助导送组件

97、驱动箱

961、螺杆

962、连接架

963、压轮

964、驱动箱主体

9611、转杆

9612、转盘

9613、凸轴

9614、间歇笼

9615、导箱

971、导送板

972、连接条

973、摆杆

974、拉块

975、气缸

976。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0027]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单面针织机喂纱嘴改良结构,包括喂纱嘴主体1,喂纱嘴主体1上端中部开设有安装孔2,并且喂纱嘴主体1前侧下端开设有导纱孔3,喂纱嘴主体1下端前侧横向安装有横条4,并且横条4右侧前端通过紧固栓5与喂纱嘴主体1紧固连接,横条4左侧插接有摆臂6,并且摆臂6上端前侧设有调节螺栓7,摆臂6下端一体设有线环8,并且线环8与导纱孔3前后相对设置,还包括设于喂纱嘴主体1下端后侧的缓冲导送装置9。
[0028]请参阅图2

3,缓冲导送装置9包括连接壳91、固定连接于连接壳91左侧内部用于零件支撑的支撑架92、横向滑动连接于支撑架92内部实现移动支撑的移动架93、转动连接于移动架93右侧中部实现纱线流畅导送的导轮94、贴合于移动架93左侧用于弹性回弹的压
簧95、设于连接壳91内部中端实现张紧调节配合的张紧组件96以及设于张紧组件96下端右侧实现导送配合的辅助导送组件97,连接壳91右侧与喂纱嘴主体1紧固连接。
[0029]请参阅图4,张紧组件96包括安装于连接壳91上端实现间歇传动驱动的驱动箱961、竖直插接于驱动箱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面针织机喂纱嘴改良结构,包括喂纱嘴主体(1),所述喂纱嘴主体(1)上端中部开设有安装孔(2),并且喂纱嘴主体(1)前侧下端开设有导纱孔(3),所述喂纱嘴主体(1)下端前侧横向安装有横条(4),并且横条(4)右侧前端通过紧固栓(5)与喂纱嘴主体(1)紧固连接,所述横条(4)左侧插接有摆臂(6),并且摆臂(6)上端前侧设有调节螺栓(7),所述摆臂(6)下端一体设有线环(8),并且线环(8)与导纱孔(3)前后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喂纱嘴主体(1)下端后侧的缓冲导送装置(9),所述缓冲导送装置(9)包括连接壳(91)、设于连接壳(91)左侧内部的支撑架(92)、插接于支撑架(92)内部的移动架(93)、转接于移动架(93)右侧中部的导轮(94)、贴合于移动架(93)左侧用于弹性回弹的压簧(95)、设于连接壳(91)内部中端实现张紧调节配合的张紧组件(96)以及设于张紧组件(96)下端右侧实现导送配合的辅助导送组件(97),所述连接壳(91)右侧与喂纱嘴主体(1)紧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单面针织机喂纱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组件(96)包括设于连接壳(91)上端的驱动箱(961)、插接于驱动箱(961)中部下端的螺杆(962)、螺纹连接于螺杆(962)外侧的连接架(963)以及转接于连接架(963)下端中部的压轮(96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单面针织机喂纱嘴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961)包括驱动箱主体(9611)、设于驱动箱主体(9611)左侧的转杆(9612)、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丽棉陈念刘明举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威朗箱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