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用外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756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用外架结构,设置在仿古阁楼外围,包括设置在阁楼建筑每层楼板上的多排立杆、连接在立杆间的横向水平杆和纵向水平杆以及斜拉杆,作为上层立杆的支座的下层立杆向上延伸至上层,所述斜拉杆从最外侧立杆开始水平斜向与仿古阁楼的钢柱拉结,所述斜拉杆与每排的立杆、横向水平杆或者纵向水平杆连接。本申请利用仿古阁楼每层楼板结构设置向上收缩的塔式外架结构,从而适用仿古阁楼建筑的施工,通过斜拉杆替代连墙件与钢柱拉结,并且将斜拉杆与每排的外架结构连接,解决钢柱间距较大的问题,保证外架的稳定。的稳定。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用外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脚手架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用外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仿古建筑的发展,钢结构仿古建筑的应用越来越多,在某工程中,一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其为逐层向内收缩的结构形式,需要在钢结构外搭设脚手架用于钢结构外檐安装施工、錾顶屋面及飞檐琉璃瓦屋面施工、钢结构外檐下幕墙安装施工及施工期间作业人员通行。
[0003]然而,现有的脚手架多为绕着结构外围通长设置,并通过连墙件与建筑外墙拉结,其只适用于立面建筑结构使用,对于逐层向内收缩的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无法适用,并且连墙件的安装也无法适用,在钢结构中连墙件的设置难度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用外架结构,适用逐层向内收缩的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使用。
[0005]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脚手架多为绕着结构外围通长设置,并通过连墙件与建筑外墙拉结,其只适用于立面建筑结构使用,对于逐层向内收缩的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无法适用,并且连墙件的安装也无法适用,在钢结构中连墙件的设置难度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一种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用外架结构,设置在仿古阁楼外围,包括设置在阁楼建筑每层楼板上的多排立杆、连接在立杆间的横向水平杆和纵向水平杆以及斜拉杆,作为上层立杆的支座的下层立杆向上延伸至上层,所述斜拉杆从最外侧立杆开始水平斜向与仿古阁楼的钢柱拉结,所述斜拉杆与每排的立杆、横向水平杆或者纵向水平杆连接。
[0008]本技术一种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用外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钢柱外抱有四根呈井字形排布的短钢管,四根所述短钢管两两通过扣件连接,所述斜拉杆与短钢管通过扣件连接。
[0009]本技术一种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用外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立杆和横向水平杆上于外架结构外侧挂有安全密目网。
[0010]本技术一种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用外架结构,进一步的,每层所述楼板上设有垫板,所述立杆立在垫板上。
[0011]本技术一种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用外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斜拉杆的水平倾斜角度不超过45
°

[0012]本技术一种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用外架结构,进一步的,在外架结构外侧间隔设有剪刀撑,所述剪刀撑沿着外架高度方向通长设置,所述剪刀撑与立杆和横向水平杆连接。
[0013]本技术一种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用外架结构,进一步的,相邻所述剪刀撑间距不超过15m。
[0014]本技术一种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用外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水平杆和纵向水平杆于每层作业层出铺设有脚手板。
[0015]本技术一种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用外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脚手板的上方于立杆间设有防护栏杆。
[0016]本技术一种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用外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脚手板的下方设置安全兜网。
[001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申请利用仿古阁楼每层楼板结构设置向上收缩的塔式外架结构,从而适用仿古阁楼建筑的施工,通过斜拉杆替代连墙件与钢柱拉结,并且将斜拉杆与每排的外架结构连接,解决钢柱间距较大的问题,保证外架的稳定。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外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斜拉杆连接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剪刀撑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仿古阁楼;2、楼板;3、立杆;4、横向水平杆;5、纵向水平杆;6、斜拉杆;7、钢柱;8、短钢管;9、剪刀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

图4所示,本技术一种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用外架结构,绕着仿古阁楼1的外围设置,包括设置在阁楼建筑每层楼板2上的多排立杆3、连接在立杆3间的横向水平杆4和纵向水平杆5以及斜拉杆6,立杆3、横向水平杆4和纵向水平杆5通过扣件连接,立杆3、横向水平杆4和纵向水平杆5之间的间距根据架体要求和施工需要设置,作为上层立杆3支座的下层立杆3向上延伸至上层,不作为上层立杆3支座的下层立杆3搭设至盖层顶飞檐檐口向上1.5m,从而避免下层立杆3影响上层飞檐结构施工。斜拉杆6从最外侧立杆3开始水平斜向与仿古阁楼1的钢柱7拉结,每隔两步三跨设置一道,斜拉杆6的水平倾斜角度不超过45
°
,斜拉杆6与每排立杆3通过扣件连接,无法与立杆3连接处,将斜拉杆6与横向水平杆4或者纵向水平杆5连接,本申请利用仿古阁楼1每层楼板2结构设置向上收缩的塔式外架结构,从而适用仿古阁楼1建筑的施工,通过斜拉杆6替代连墙件与钢柱7拉结,并且将斜拉杆6与每排的外架结构连接,解决钢柱7间距较大的问题,保证外架的稳定。
[0027]由于钢柱7无法直接与斜拉杆6连接,在钢柱7外抱有四根井字形排布的短钢管8,四根短钢管8两两通过扣件连接,斜拉杆6与短钢管8通过双扣件连接。
[0028]在立杆3和横向水平杆4上于外架外侧挂设有安全密目网。每层楼板2上设有垫板,立杆3立在垫板上,对楼板2进行防护,避免外架搭设对仿古阁楼1造成破坏。
[0029]在外架结构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设置多道剪刀撑9,剪刀撑9沿着外架的高度方向通长设置,剪刀撑9与立杆3和横向水平杆4通过扣件连接。
[0030]横向水平杆4和纵向水平杆5于每层作业层处铺设有脚手板,脚手板上方于每层作业层以上1.2m位置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与立杆3连接。
[0031]在脚手板下的下方设置安全兜网,保证施工完全,防止高空坠物和人员跌落。
[003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用外架结构,设置在仿古阁楼(1)外围,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阁楼建筑每层楼板(2)上的多排立杆(3)、连接在立杆(3)间的横向水平杆(4)和纵向水平杆(5)以及斜拉杆(6),作为上层立杆(3)的支座的下层立杆(3)向上延伸至上层,所述斜拉杆(6)从最外侧立杆(3)开始水平斜向与仿古阁楼(1)的钢柱(7)拉结,所述斜拉杆(6)与每排的立杆(3)、横向水平杆(4)或者纵向水平杆(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用外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7)外抱有四根呈井字形排布的短钢管(8),四根所述短钢管(8)两两通过扣件连接,所述斜拉杆(6)与短钢管(8)通过扣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用外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3)和横向水平杆(4)上于外架结构外侧挂有安全密目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仿古阁楼建筑用外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楼板(2)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龙王宝峰高兴宽张有维周建忠张飞孙亮张弛文亚丽崔正茂邓磊伍晶晶刘安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