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723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包括:活性炭过滤机构、多个反渗透膜过滤机构、污水进水管、净水出水管、外壳、底盖、挡板、螺母和污水出水口;所述污水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底盖上,所述污水进水管贯穿所述外壳顶端,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壁上,所述活性炭过滤机构设置在所述挡板上方,多个所述反渗透膜过滤机构上下同轴设置在所述挡板和所述底盖之间,所述反渗透膜过滤机构和所述外壳内壁连接,所述净水出水管和多个所述反渗透膜过滤机构连接,所述净水出水管底端贯穿所述底盖,所述螺母和所述净水出水管底端外壁螺纹连接,并与所述底盖抵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过滤设备的建设和使用成本,提高了污水过滤效果和过滤膜的使用寿命。用寿命。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污水或废水必须要得到合理的处理后才能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传统的污水处理常采用碟片过滤器进行前端预处理,并将预处理过后的污水注入膜式过滤器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处理。但是碟片过滤器对水的过滤精度不均匀且无法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而膜式过滤器中的过滤膜组件也仅能对单一种类的过滤膜进行封装,过滤膜组件不能循环使用,此外前端预处理机构与膜深度处理机构均需单独建设,各机构之间使用管道连接,这样不仅导致污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同时在污水传输过程中水压的波动还会引发过滤膜被击穿等事故,降低了过滤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滤装置,集合污水前端预处理机构与深度处理机构,减少设备占地面积,提高过滤膜使用寿命和污水处理质量。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过滤装置,包括:活性炭过滤机构、多个反渗透膜过滤机构、污水进水管、净水出水管、外壳、底盖、挡板、螺母和污水出水口;所述外壳为底端开放的中空壳体结构,所述底盖为与所述外壳底端连接的板状结构,所述污水出水口为设置在所述底盖上的通孔,所述污水进水管贯穿所述外壳顶端,所述挡板为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壁上的环形板状结构,所述活性炭过滤机构设置在所述挡板上方,多个所述反渗透膜过滤机构上下同轴设置在所述挡板和所述底盖之间,所述反渗透膜过滤机构和所述外壳内壁连接,所述净水出水管和多个所述反渗透膜过滤机构连接,所述净水出水管底端贯穿所述底盖,所述螺母和所述净水出水管底端外壁螺纹连接,并与所述底盖抵接。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活性炭过滤机构和多个反渗透膜过滤机构同时设置在一个外壳中,减少了污水过滤设备的占地面积和建设成本;同时经过活性炭过滤机构对污水的前端预处理之后,多个反渗透膜过滤机构上下同轴设置有利于对污水进行多次过滤,在提高污水过滤效果的同时还能避免反渗透膜被高压污水击穿,提高了过滤膜的使用寿命;此外反渗透膜过滤机构中的反渗透膜可拆卸更换循环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7]进一步,所述活性炭过滤机构包括:折流板、多个钢条、活性炭和过滤网,所述钢条和所述折流板垂直连接,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折流板下方,并和所述外壳内壁连接,所述活性炭设置在多个所述钢条所形成的空间、所述钢条和所述折流板所形成的空间以及所述折流板和所述过滤网所形成的空间中。
[000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活性炭过滤机构有利于对污水进行前端预处
理,初步过滤污水中颗粒较大的杂质,其中折流板配合钢条有利于使污水依次经过不同空间中不同粒径的活性炭过滤,提高了前端预处理的过滤效果。
[0009]进一步,所述折流板为倒立设置的拱形板状结构,所述钢条的高度低于所述折流板的高度。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钢条高度的设置有利于污水经过多个钢条所形成的空间中相应活性炭的过滤后溢流至钢条和折流板所形成的空间中后再利用相应的活性炭进行过滤。
[0011]进一步,所述污水进水管为底端设置在多个所述钢条所形成空间上方的管状结构。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污水进水管有利于将加压后的污水送入过滤装置,设置在多个钢条所形成的空间上方有利于将进入过滤装置的污水直接注入多个钢条所形成的空间中进行初次过滤。
[0013]进一步,所述反渗透膜过滤机构包括渗透壳体、第一污水流道和第二密封圈,所述渗透壳体为顶端开放的环形壳体结构,所述渗透壳体外壁和所述外壳内壁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污水流道为L形通孔,所述第一污水流道两端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渗透壳体内壁和底端。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渗透壳体配合第二密封圈有利于避免污水未经过上一级渗透过滤便从渗透壳体与外壳之间的间隙流入下一级反渗透膜过滤机构,第一污水流道有利于在污水压力过大时将部分污水送至下一级反渗透膜过滤机构,避免了反渗透膜被高压污水击穿破坏,提高了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0015]进一步,所述反渗透膜过滤机构还包括:上压板、反渗透膜、下压板、多个弹簧和第一密封圈,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为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反渗透膜上下端的板状结构,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下压板外壁上,并和所述渗透壳体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弹簧上下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下压板底端和所述渗透壳体底端内壁,所述弹簧处于初始长度时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设置在所述渗透壳体内壁上的所述第一污水流道上方。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反渗透膜有利于对高压污水进行过滤,上压板和下压板一方面有利于为污水流经反渗透膜提供通道,另一方面有利于对反渗透膜进行拆卸更换,降低了使用成本;第一密封圈有利于避免污水未经过反渗透膜过滤机构过滤便流入净水出水管导致过滤后的净水被污染;弹簧有利于在污水压力过大时承接向下移动的上压板、反渗透膜和下压板,并在高压污水从第一污水流道中流入下一级反渗透膜过滤机构后恢复初始状态。
[0017]进一步,所述上压板和所述下压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污水流道,所述第二污水流道为通孔。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压板和下压板上设置的第二污水流道有利于为污水流入和流出反渗透膜提供通道。
[0019]进一步,所述净水出水管为管状结构,所述净水出水管顶端与最上方反渗透膜过滤机构中的渗透壳体底端贯穿连接,所述净水出水管中部贯穿其余反渗透膜过滤机构中的上压板、反渗透膜、下压板和渗透壳体底端。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净水出水管串联多个反渗透膜过滤机构有利
于将经多个反渗透膜过滤机构过滤后的净水输出过滤装置。
[0021]进一步,所述净水出水管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净水孔,所述净水孔为通孔,多个所述净水孔一一对应设置在与所述净水出水管中部连接的多个反渗透膜过滤机构中所述渗透壳体底端内壁上方。
[002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净水孔有利于在污水经除最上方反渗透膜过滤机构之外的其他反渗透膜过滤机构过滤后,将过滤得到的净水从渗透壳体中流入净水出水管,并输出过滤装置。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污水过滤时的污水和净水的流动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压板或下压板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图2中的箭头代表污水和净水的的流经方向。
[002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8]1、活性炭过滤机构;2、反渗透膜过滤机构;3、污水进水管;4、净水出水管;5、外壳;6、底盖;7、挡板;8、螺母;9、污水出水口;11、折流板;12、钢条;13、活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炭过滤机构(1)、多个反渗透膜过滤机构(2)、污水进水管(3)、净水出水管(4)、外壳(5)、底盖(6)、挡板(7)、螺母(8)和污水出水口(9);所述外壳(5)为底端开放的中空壳体结构,所述底盖(6)为与所述外壳(5)底端连接的板状结构,所述污水出水口(9)为设置在所述底盖(6)上的通孔,所述污水进水管(3)贯穿所述外壳(5)顶端,所述挡板(7)为设置在所述外壳(5)内壁上的环形板状结构,所述活性炭过滤机构(1)设置在所述挡板(7)上方,多个所述反渗透膜过滤机构(2)上下同轴设置在所述挡板(7)和所述底盖(6)之间,所述反渗透膜过滤机构(2)和所述外壳(5)内壁连接,所述净水出水管(4)和多个所述反渗透膜过滤机构(2)连接,所述净水出水管(4)底端贯穿所述底盖(6),所述螺母(8)和所述净水出水管(4)底端外壁螺纹连接,并与所述底盖(6)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过滤机构(1)包括:折流板(11)、多个钢条(12)、活性炭(13)和过滤网(14),所述钢条(12)和所述折流板(11)垂直连接,所述过滤网(14)设置在所述折流板(11)下方,并和所述外壳(5)内壁连接,所述活性炭(13)设置在多个所述钢条(12)所形成的空间、所述钢条(12)和所述折流板(11)所形成的空间以及所述折流板(11)和所述过滤网(14)所形成的空间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11)为倒立设置的拱形板状结构,所述钢条(12)的高度低于所述折流板(11)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水管(3)为底端设置在多个所述钢条(12)所形成空间上方的管状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过滤机构(2)包括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思韦纯忠罗皓百李剑宾正光覃恺龄李雨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北投环保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