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工程轴线投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716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工程轴线投影系统,包括激光线投影机构和水平调节机构,所述激光线投影机构用于将设计图纸轴线投影到施工地面上,所述水平调节机构用于对激光线投影机构的角度进行调节,使激光线投影机构在投影时处于水平状态,所述激光线投影机构固定在所述水平调节机构的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激光线投影机构可以将设计图纸轴线实时的投射到施工场地上,为施工提供有力保障,通过设置的水平调节机构可以对激光线投影机构进行角度调节,使得激光线投影机构可以始终处于水平位置,进而保证投影的精度。而保证投影的精度。而保证投影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工程轴线投影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投影设备的
,具体为一种无线工程轴线投影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中,需要在施工现场将各种参考线、设备安装位置和其他来自设计图和施工图的尺寸信息按实际尺寸绘制出来。测量中的轴线定位影响整个工序的施工,从基坑开挖到最后的交工验收,都离不开轴线定位这个概念。通常情况下在施工过程中,实现轴线可视性要采取的方法有洒白灰线、挂白线或在物体上标记墨线等,但它们都有一个通病就是不易保留,如一个工序结束后就己经不可用或不可见,或者受到施工人员无意的破坏,或者受到天气情况的影响,使测量工作不断的重复。另外,在某些工序中,测量人员必须与现场施工人员紧密配合,进行远距离通话或者手语,对安装进行微调来满足工程的精度要求,费时费力。
[0003]而且在施工时如果发生测量错误或使用了设计变更前的旧图纸,这一过程的准确性就会受到影响,并且每个建筑项目都要单独标记,十分耗时耗力。
[0004]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无线工程轴线投影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工程轴线投影系统,以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工程轴线投影系统,包括:激光线投影机构,所述激光线投影机构用于将设计图纸投影到施工地面上;水平调节机构,所述水平调节机构用于对激光线投影机构的角度进行调节,使激光线投影机构在投影时处于水平状态;所述激光线投影机构固定在所述水平调节机构的顶部。
[0007]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激光线投影机构包括座体和激光投影模块,所述座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激光投影模块。优选地,所述座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呈阵列式排布的激光投影模块。
[000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座体包括X轴激光投影组件和Y轴激光投影组件,所述X轴激光投影组件的两端与所述Y轴激光投影组件的两端均等距设置有多组激光投影模块,所述X轴激光投影组件与所述Y轴激光投影组件组合后呈十字形设置。
[000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X轴激光投影组件包括X轴支撑架,所述X轴支撑架的顶部开设有上通槽,所述Y轴激光投影组件包括Y轴支撑架,所述Y轴支撑架的底部开设有下通槽,所述Y轴支撑架上的下通槽与所述X轴支撑架上的上通槽连通后所述Y轴支撑架插接在所述X轴支撑架上,所述X轴支撑架与所述Y轴支撑架呈十字形组合,所述Y轴支撑架的底部与所述X轴支撑架的底部均固定在所述支撑座的顶部,所述Y轴支撑架与所述
X轴支撑架之间采用角铁固定连接,所述X轴支撑架的两端与所述Y轴支撑架的两端均等距固定连接有若干所激光投影模块,所述Y轴支撑架的两端侧面与所述X轴支撑架的两端侧面均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激光投影模块的安装槽。
[0010]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激光投影模块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四伺服电机、安装板、过渡板、谐波减速器、连接板和激光发射器,所述第四伺服电机的转轴依次穿过安装板、过渡板并与谐波减速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谐波减速器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板与所述激光发射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通过角铁与座体固定连接。
[0011]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水平调节组件、纵向调节组件、第二水平调节组件,所述第一水平调节组件的顶部设置有纵向调节组件,所述纵向调节组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水平调节组件,所述激光线投影机构固定在所述第二水平调节组件的顶部。
[001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平调节组件包括底板和第一中空旋转平台,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定位柱与所述第一中空旋转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一中空旋转平台中的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中空旋转平台的转盘顶部固定连接有纵向调节组件。
[0013]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顶部四角均通过支撑杆与第一中空旋转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4]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纵向调节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和蜗杆减速器、上支撑板、下支撑板、转动板、固定板,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转轴与所述蜗杆减速器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减速器固定安装在上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所述上支撑板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板,所述下支撑板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蜗杆减速器的两侧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远离所述蜗杆减速器的一端固定贯穿所述转动板,并与所述固定板转动连接。
[0015]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水平调节组件包括第三伺服电机和第二中空旋转平台,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二中空旋转平台中的转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中空旋转平台的底部与所述纵向调节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第二中空旋转平台的转盘顶部固定连接有激光线投影机构。
[001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纵向调节组件的顶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和所述激光线投影机构均受控于所述控制器,所述纵向调节组件的顶部设置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终端信号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激光线投影机构可以将设计图纸实时的投射到施工场地上,为施工提供有力保障;通过设置的水平调节机构可以对激光线投影机构进行角度调节,使得激光线投影机构可以始终处于水平位置,进而保证投影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无线工程轴线投影系统的正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无线工程轴线投影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无线工程轴线投影系统的爆炸图;图4为图3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激光发生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Y轴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X轴支撑架结构示意图;图8为下支撑板的顶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下支撑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支撑座的顶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支撑座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无线工程轴线投影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无线工程轴线投影系统的工作示意图。
[0019]图中:1、水平调节机构;101、第一水平调节组件;1011、底板;1012、定位柱;1013、支撑杆;1014、第一伺服电机;1015、第一中空旋转平台;1016、下支撑板;10161、定位槽;10162、沉头槽;102、纵向调节组件;1021、第二伺服电机;1022、蜗杆减速器;1023、上支撑板;1024、转动板;1025、固定板;1026、带座轴承;1027、联轴器;1028、动力轴;1029、消隙拉簧;103、第二水平调节组件;1031、第三伺服电机;1032、第二中空旋转平台;1033、支撑座;10331、十字装配槽;10332、定位凸台;104、角度传感器;2、激光线投影机构;201、X轴激光投影组件;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工程轴线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线投影机构(2),所述激光线投影机构(2)用于将设计图纸投影到施工地面上;水平调节机构(1),所述水平调节机构(1)用于对激光线投影机构(2)的角度进行调节,使激光线投影机构(2)在投影时处于水平状态;所述激光线投影机构(2)固定在所述水平调节机构(1)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工程轴线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线投影机构(2)包括座体和激光投影模块(203),所述座体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激光投影模块(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工程轴线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投影模块(203)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第四伺服电机(2031)、安装板(2032)、过渡板(2033)、谐波减速器(2034)、连接板(2035)和激光发射器(2036),所述第四伺服电机(2031)的转轴依次穿过安装板(2032)、过渡板(2033)并与谐波减速器(2034)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谐波减速器(2034)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板(2035)与所述激光发射器(2036)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2032)的上端通过角铁与座体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无线工程轴线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机构(1)包括第一水平调节组件(101)、纵向调节组件(102)、第二水平调节组件(103),所述第一水平调节组件(101)的顶部设置有纵向调节组件(102),所述纵向调节组件(10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水平调节组件(103),所述激光线投影机构(2)固定在所述第二水平调节组件(103)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线工程轴线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调节组件(101)包括底板(1011)和第一中空旋转平台(1015),所述底板(1011)的顶部通过定位柱(1012)与所述第一中空旋转平台(101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0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1014),所述第一伺服电机(1014)的转轴与所述第一中空旋转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洋钟佳亢秀山杨华阳洋田桂青杨小虎武杰周航纳玛贡波杨涛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深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