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家儒专利>正文

屏风接合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698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屏风接合元件,可用于屏风与屏风之间的接合,或用于屏风与转向元件或收边元件的接合,屏风接合元件包含第一L型接合轨以及第二L型接合轨,第二L型接合轨的断面与第一L型接合轨的断面的形状与大小相同,第一L型接合轨内设有第一卡合块及第一挡块,第二L型接合轨内设有第二卡合块及第二挡块;使第一L型接合轨与第二L型接合轨之间能进行快速相互扣合之后,再通过简单的推移即可完成安装,且不会在边缘产生缝隙,具有占用空间小、美观、耐用、便于组装以及接合良好等多项优点。便于组装以及接合良好等多项优点。便于组装以及接合良好等多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风接合元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关于组合式屏风的接合结构
,尤指一种屏风接合元件。

技术介绍

[0002]组合式屏风为一般办公环境所经常使用的家具,屏风的组装包含屏风与屏风之间的接合,或是屏风与转向元件或收边元件的接合。
[0003]屏风接合元件为一种固定在屏风边缘,用以提供接合结构的物品,通常会设有若干凸出的金属扣勾或锁片以及对应于金属扣勾或锁片的结构,以在两个屏风之间形成屏风接合元件,除了结构较为复杂之外,还会具有许多的突出物件或缝隙的产生,因此进行屏风连续接合时,屏风接合元件的大小与厚度就会影响屏风的美观,必须增加装饰对其进行遮蔽。
[0004]同时突出物件例如金属卡勾或锁片,往往在搬运、组装或拆卸的过程中会因为不慎碰撞而变形,或者容易刮伤周边的物品或人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屏风接合元件的缺点进行研发与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便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以下所述的方向性的描述“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是用于表示相对于屏风接合元件的三维方向的区别描述,并非用于限定屏风接合元件在环境中的绝对方向。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美观、耐用以及且占用空间小的屏风接合元件。为达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屏风接合元件,包括:第一L型接合轨,第一L型接合轨其中一侧为第一接合片,另一侧为第一扣片;以及第二L型接合轨,且第二L型接合轨的断面与第一L型接合轨的断面的形状与大小相同,第二L型接合轨其中一侧为第二接合片,另一侧为第二扣片;第一扣片扣合于第二接合片的边缘,第二扣片扣合于第一接合片的边缘,使第一L型接合轨与第二L型接合轨相互扣合,且使第一L型接合轨与第二L型接合轨之间可以朝上下方向滑移但无法朝左右方向分离。
[0007]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接合片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合块,第二接合片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合块,至少一个第一卡合块与至少一个第二卡合块呈上下方向接合的对应造型;至少一个第一卡合块与至少一个第二卡合块接合时,使第一L型接合轨与第二L型接合轨之间呈现前后方向的卡合状态。
[0008]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卡合块通过复数个第一螺栓固定于第一接合片,复数个第一螺栓自第一接合片的内侧穿向第一接合片的外侧;至少一个第二卡合块通过复数个第二螺栓固定于第二接合片,复数个第二螺栓自第二接合片的内侧穿向第二接合片的外侧。
[0009]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接合片内侧对应于至少一个第一卡合块的上方设有第一挡块,第一挡块与第一卡合块之间保持有第一间距,第二接合片内侧对应于至少一第二卡合
块的上方设有第二挡块,第二挡块与第二卡合块之间保持有第二间距。
[0010]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挡块通过复数个第三螺栓固定于第一接合片,复数个第三螺栓自第一接合片的内侧穿向第一接合片的外侧;第二挡块通过复数个第四螺栓固定于第二接合片,复数个第四螺栓自第二接合片的内侧穿向第二接合片的外侧。
[0011]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卡合块具有第一Z型卡榫,第二卡合块具有第二Z型卡榫,第一Z型卡榫与第二Z型卡榫呈上下方向相互插接的造型。
[0012]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接合片的边缘设有第一扣接沟,第一扣片的边缘设有第一扣勾,第二接合片的边缘设有第二扣接沟,第二扣片的边缘设有第二扣勾;第一扣勾扣合在第二扣接沟,第二扣勾扣合在第一扣接沟。
[001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接合片的外侧设有第一T型槽,第二接合片的外侧设有第二T型槽。
[0014]在一实施例中,第一L型接合轨及第二L型接合轨是由铝材所构成。
[001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接合片上设有复数个第一螺栓孔,第二接合片上设有复数个第二螺栓孔。
[0016]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卡合块及第二卡合块是由塑料或玻璃纤维所构成。
[0017]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是由塑料或玻璃纤维所构成。
[0018]相较于现有技术,第一L型接合轨以及第二L型接合轨,在尚未进行相互接合时,就能通过自身L型结构的凹处产生半遮蔽的区间,使得各种接合或固定用途的元件设置在半遮蔽的区间内。以避免各种接合或固定用途的元件凸伸在外,而容易刮损周边环境或人员或是遭撞击而损坏,使屏风接合元件的使用更为安全及耐用。其次,当第一L型接合轨以及第二L型接合轨相互接合时,即可直接将各种接合或固定用途的元件完全遮蔽,兼具方便安装、美观及精简占用空间的功效。其次,第一卡合块、第二卡合块、第一挡块或第二挡块的设置,不同于尖锐或突出设计的扣勾或锁片,可隐藏设置在第一L型接合轨或第二L型接合轨的L型结构所产生的区间内,除了不易被碰撞或损坏外,更能在不使用过多材料及占用空间的情况下,提供第一L型接合轨与第二L型接合轨之间稳固的接合效果,也具有便于安装或拆卸的功效。除此之外,第一卡合块、第二卡合块、第一挡块或第二挡块采用塑料或玻璃纤维所构成时,发生损坏或故障时也可轻易更换。除此之外,第一螺栓、第二螺栓、第三螺栓及第四螺栓,除了可将第一卡合块、第二卡合块、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分别固定在第一L型接合轨或第二L型接合轨之外,还可用于使第一L型接合轨或第二L型接合轨能皆锁固于对应的屏风边缘,使第一L型接合轨或第二L型接合轨组装于屏风的作业更为简便。而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的设置,可使第一卡合块、第二卡合块、第一挡块及第二挡块的组装位置的调整更为方便。以下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方式,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9]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一L型接合轨的平面组合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一L型接合轨的立体分解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二L型接合轨的平面组合图;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二L型接合轨的立体分解图;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组合方式示意图;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卡合状态示意图;
[0028]图9为图2中A

A剖视图。
[0029]【符号说明】
[0030]1…
屏风接合元件
[0031]10

第一L型接合轨
[0032]10a

区间
[0033]11

第一接合片
[0034]111

第一扣接沟
[0035]112

第一螺栓孔
[0036]12

第一扣片
[0037]121

第一扣勾
[0038]13

第一卡合块
[0039]131

第一Z型卡榫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风接合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风接合元件包括:第一L型接合轨,所述第一L型接合轨其中一侧为第一接合片,另一侧为第一扣片;以及第二L型接合轨,所述第二L型接合轨的断面与所述第一L型接合轨的断面的形状与大小相同,所述第二L型接合轨其中一侧为第二接合片,另一侧为第二扣片;所述第一扣片扣合于所述第二接合片的边缘,所述第二扣片扣合于所述第一接合片的边缘,使所述第一L型接合轨与所述第二L型接合轨相互扣合,且使所述第一L型接合轨与所述第二L型接合轨之间可以朝上下方向滑移但无法朝左右方向分离;所述第一接合片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合块,所述第二接合片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合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卡合块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卡合块呈上下方向接合的对应造型;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卡合块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卡合块接合时,使所述第一L型接合轨与所述第二L型接合轨之间呈现前后方向的卡合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风接合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卡合块通过复数个第一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一接合片,所述复数个第一螺栓自所述第一接合片的内侧穿向所述第一接合片的外侧;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卡合块通过复数个第二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二接合片,所述复数个第二螺栓自所述第二接合片的内侧穿向所述第二接合片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屏风接合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片内侧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卡合块的上方设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与所述第一卡合块之间保持有第一间距,所述第二接合片内侧对应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卡合块的上方设有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儒
申请(专利权)人:黄家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