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冲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675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引流冲洗管,其包括主管和副管,主管包括依次设置且相互连接的引流段和扩展段,扩展段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个与外界相连通的连接头,连接头上设有可拆卸的密封塞以封堵连接头,副管可通过连接帽与连接头相连接并基于连接头和连接帽与扩展段相连通,引流段远离扩展段的一端连接有用于连接药瓶的引流针。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引流冲洗管通过多个连接头连接不同的副管形成多条引流管路,各引流管路采用同一个主管连接药瓶避免了多个针头损坏瓶塞的情况,同时医护人员可根据实际冲洗需求调节副管的数量,各副管之间相互独立不易脱管,提升了冲洗效果,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冲洗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引流冲洗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道路交通伤等意外损伤的发生,临床上严重复合组织大创面损伤也较为常见,负压创面引流技术较常规传统引流技术不仅引流更通畅,还可减轻组织水肿,增加组织氧含量,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因此现在被临床广泛应用。具体而言,负压创面引流操作如下:首先彻底清创,完全清除坏死组织、脓液及不良肉芽等,充分止血并反复冲洗,保留内固定材料;然后根据创面大小剪裁出合适的敷料将其填充于创面于缺损,将多孔引流管用多头连接管合并成一个或多个入口,敷料与创面边缘间断缝合,将一根硅胶引流管置于开放创口内,为灌注管并用缝合线固定,用于连接0.9%氯化钠注射液持续冲洗,另外一根置入敷料内作为引流管连接负压吸引器实现引流;最后用半透性粘贴薄膜粘贴密闭整个创面,使整个创面呈密闭状态,术后引流管接负压装置予以持续负压引流。
[0003]实际上,术后为了保证治疗效果需要长时间间断使用0.9%氯化钠溶液或药物对创面进行持续的冲洗,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输液管进行引流从而完成冲洗,对于部分面积较大的创面则需要设置多个输液管分别引流,此时多个输液管同时插设在一瓶0.9%氯化钠注射液上,不仅管道众多不易辨认,还会因多个针头作用在一个瓶塞上导致部分输液管脱管或瓶塞漏水等情况,不利于保证冲洗效果,还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流冲洗管,其通过多个连接头连接多条副管形成多跳引流管路,各引流管路采用同一个主管连接药瓶避免了多个针头损坏瓶塞的情况,各副管之间相互独立不易脱管,提升了冲洗效果,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0005]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引流冲洗管,其包括:
[0006]主管,所述主管包括依次设置且相互连接的引流段和扩展段,所述引流段的管径小于所述扩展段的管径,所述扩展段的管壁上还设有若干个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有可拆卸的密封塞以封堵所述连接头;
[0007]副管,通过连接帽与所述连接头相连接并基于所述连接头和所述连接帽与所述扩展段相连通;
[0008]引流针,设于所述引流段远离所述扩展段的一端并与所述引流段固定连接,所述引流针用于连接药瓶,所述引流针的一侧还设有用于连通外界的排气管。
[000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管上设有调节调速器,所述调节调速器上设有调节滚轮,所述调节调速器可通过所述调节滚轮挤压所述副管以调节其管径进而控制引流速度。
[001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段的长度为450-550mm;
[001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段的管径为4-6mm。
[0012]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展段的长度为150-250mm。
[001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展段的管径为20-40mm。
[001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管的长度为480-520mm。
[001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副管的管径为4-6mm。
[00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流冲洗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技术提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流冲洗管,其包括主管以及与主管可拆卸连接的副管,主管包括依次设置且相互连接的引流段和扩展段,引流段的管径小于扩展段的管径,扩展段的管壁上则设有若干个连接头,连接头上设有可拆卸的密封塞以封堵该连接头,副管通过连接帽与连接头相连接并基于连接头和连接帽与扩展段相连通,另外引流段远离扩展段的一端连接有引流针,其用于连接盛装氯化钠溶液的药瓶,同时引流针的侧面设有用于连接外界的排气管。基于上述结构,使用前取下连接头上的密封塞并通过连接帽将副管与连接头固定连接,此时主管与副管实现固定连接,未设副管的连接头基于密封塞的设置也不会产生药液的渗漏,随后在引流段远离扩展段的一端设置引流针,将引流针插入药瓶中并利用排气管排出引流段和引流针中的空气,药品中的氯化钠溶液或药液即可在引流针的引导下进入引流段并沿引流段流动到达扩展段,由于此时的扩展段连接有副管,到达扩展段的氯化钠溶液或药液可继续沿副管流动并从副管远离扩展段的一端流出,医护人员可将此端直接设置在创面上或连接冲洗针后设置在创面上,如此即可通过该引流冲洗管完成对创面的冲洗。进一步的,由于本申请设有多个连接头,当待冲洗的创面较大时医护人员可选择在不同连接头上分别设置副管形成多条引流管路,此时各条引流管路的头部仍然通过同一个主管接收氯化钠溶液或药液,不会因插头过多损坏药瓶瓶塞导致脱管或漏水等情况的发生,同时医护人员可根据实际冲洗情况随时添加或拆除相应的副管以保证冲洗效果,各副管之间相互独立,有效提升了冲洗效果,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使用时仅需要对副管作出标记,不同管路之间更加容易区分,提升了操作人员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引流冲洗管的主管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引流冲洗管的副管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引流冲洗管的装配示意图。
[0021]图中,1、主管;11、引流段;12、扩展段;13、连接头;14、密封塞;2、副管;3、引流针;4、连接帽;5、调节调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3]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前”、“后”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别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前”信息也可以被称为“后”信息,“后”信息也可以被称为“前”信息。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引流冲洗管,其包括主管1以及与
主管1可拆卸连接的副管2,具体而言,主管1包括依次设置且相互连接的引流段11和扩展段12,引流段11的管径小于扩展段12的管径,扩展段12的管壁上则设有若干个连接头13,连接头13上设有可拆卸的密封塞14以封堵该连接头13,副管2通过连接帽4与连接头13相连接并基于连接头13和连接帽4与扩展段12相连通,另外引流段11远离扩展段12的一端连接有引流针3,其用于连接盛装氯化钠溶液的药瓶,同时引流针3的侧面设有用于连接外界的排气管。
[0025]基于上述结构,使用前取下连接头13上的密封塞14并通过连接帽4将副管2与连接头13固定连接,此时主管1与副管2实现固定连接,未设副管2的连接头13基于密封塞14的设置也不会产生药液的渗漏,随后在引流段11远离扩展段12的一端设置引流针3,将引流针3插入药瓶中并利用排气管排出引流段11和引流针3中的空气,药品中的氯化钠溶液或药液即可在引流针3的引导下进入引流段11并沿引流段11流动到达扩展段12,由于此时的扩展段12连接有副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冲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所述主管包括依次设置且相互连接的引流段和扩展段,所述引流段的管径小于所述扩展段的管径,所述扩展段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个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有可拆卸的密封塞以封堵所述连接头;副管,通过连接帽与所述连接头相连接并基于所述连接头和所述连接帽与所述扩展段相连通;引流针,设于所述引流段远离所述扩展段的一端并与所述引流段固定连接,所述引流针用于连接药瓶,所述引流针的一侧还设有用于连通外界的排气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冲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管上设有调节调速器,所述调节调速器上设有调节滚轮,所述调节调速器可通过所述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慧玲王涛郭大华邱征丽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佛山市顺德区龙江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