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6554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检测试剂盒,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内部形成有两个独立的空腔,其中一个空腔内设置有内衬板,该空腔的内部还设置有调节组件,该调节组件包括:移动部,开设在其中一个空腔的内壁,该移动部包括插槽与移动槽,所述内衬板的两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插槽与移动槽的内侧;阻尼部,套设在所述内衬板的端部,且该阻尼部与所述移动槽的内壁相抵;设计的调节组件,能够根据不同规格尺寸的八联管对自身的内衬板位置做出调节,在调节后还能够实现位置的限位,避免出现晃动的现象,同时该种调节组件也能够在内衬板出现损坏时做出对应的更换,整体灵活性较高,缩小了现有检测试剂盒在使用中的局限性。局限性。局限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检测试剂盒


[0001]本技术属于检测试剂盒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0002]牛副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全身衰弱无力,呈现不同特点的呼吸道炎症,为了作病毒分离和鉴定,需要通过检测试剂盒采取病牛的血液、鼻分泌物等物质进行检测。
[0003]现有的检测试剂盒在放置八联管时,需要根据自身内衬板的间距选择对应规格的八联管,当出现规格不匹配的情况,会出现无法放置的问题,同时现有的内衬板为固定式结构,一旦出现局部断裂、弯曲等情况时,无法维护,只能整个更换,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具有可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检测试剂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试剂盒内部放置八联管的内衬结构无法调节更换,存在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检测试剂盒,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壳,所述内壳的内部形成有两个独立的空腔,其中一个空腔内设置有内衬板,该空腔的内部还设置有调节组件,该调节组件包括:
[0006]移动部,开设在其中一个空腔的内壁,该移动部包括插槽与移动槽,所述内衬板的两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插槽与移动槽的内侧;
[0007]阻尼部,套设在所述内衬板的端部,且该阻尼部与所述移动槽的内壁相抵。
[0008]优选的,所述插槽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其中一个空腔的顶端开口处,所述移动槽水平开设在其中一个空腔的内壁,且插槽与移动槽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内衬板处于所述移动槽内部区域的端部开设有环槽,所述阻尼部为套设在环槽内部的橡胶条,所述橡胶条与所述移动槽的上下侧面相抵。
[0010]优选的,所述内衬板的顶端面侧边处还粘合有双面胶,所述双面胶与八联管粘合连接。
[0011]优选的,另个一空腔的内部还设置有放置板,在放置板上开设有孔。
[0012]优选的,所述内壳外表面两侧对称开设有侧槽,在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有滑动嵌入至侧槽内的凸块。
[0013]优选的,所述外壳的顶部粘合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一端朝向内壳的方向延伸,在所述限位条的一端内侧还设置有粘块,该粘块与内壳的前表面或外壳的底端面粘合连接,所述外壳的顶部还粘合有连接条。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通过设计的调节组件,能够根据不同规格尺寸的八联管对自身的内衬板位置做出调节,同时在调节后还能够实现位置的限位,避免出现晃动的现象,同时该种调节组件也能
够在内衬板出现损坏时做出对应的更换,整体灵活性较高,缩小了现有检测试剂盒在使用中的局限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限位条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00、内壳;100a、插槽;100b、移动槽;100c、侧槽;101、放置板;102、内衬板;102a、环槽;102b、橡胶条;102c、双面胶;200、外壳;201、限位条;201a、粘块;202、连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检测试剂盒,包括外壳200,外壳200的内部设置有内壳100,内壳100的内部形成有两个独立的空腔,其中一个空腔内设置有内衬板102,该空腔的内部还设置有调节组件,该调节组件包括:
[0022]移动部,开设在其中一个空腔的内壁,该移动部包括插槽100a与移动槽100b,其中移动槽100b的宽度应当大于内衬板102的宽度,优选大于的竖直为1mm,内衬板102的两端滑动设置在插槽100a与移动槽100b的内侧,从而实现对内衬板102位置的调节;
[0023]阻尼部,套设在内衬板102的端部,且该阻尼部与移动槽100b的内壁相抵,从而完成对位置调节后的限位,避免出现晃动而影响正常放置的现象。
[002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插槽100a的顶端延伸至其中一个空腔的顶端开口处,形成供内衬板102卡入的进入以及后期脱离的出口,移动槽100b水平开设在其中一个空腔的内壁,且插槽100a与移动槽100b连通,在安装内衬板102中,将内衬板102从插槽100a处插入,并移动至移动槽100b内完成卡合安装,同时根据八联管的宽度,滑动调节每两个内衬板102之间的间距,直至八联管顶部侧边能够搭接在两个相邻的内衬板102顶部,以此完成位置调节,在后期需要对损坏的内衬板102更换时,将内衬板102移动至插槽100a的正下方,随后将内衬板102向上拉动完成分离。
[002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内衬板102处于移动槽100b内部区域的端部开设有环槽102a,阻尼部为套设在环槽102a内部的橡胶条102b,为了保证橡胶条102b在后期正常移动不脱落,橡胶条102b在不受力的作用下,内径小于环槽102a的外部周长,同时也为了能够实现安装,橡胶条102b的内径在最大形变量时应当大于环槽102a的外部周长,橡胶条102b与移动槽100b的上下侧面相抵,通过橡胶条102b的形变实现抵紧限位,内衬板102的顶端面侧边处还粘合有双面胶102c,该双面胶102c的宽度为1mm,既能够与八联管粘合,又不会因过大的粘性造成难以将八联管脱离的现象,双面胶102c与八联管粘合连接,其中八联管为RT

PCR反应液八联管。
[002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另个一空腔的内部还设置有放置板101,在放置板101上开设
有放置立管的孔,其中孔为两个,分别放置阴性对照立管和阳性对照立管。
[002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内壳100外表面两侧对称开设有侧槽100c,其中侧槽100c的深度应当为内壳100厚度的二分之一,在外壳200的内壁固定有滑动嵌入至侧槽100c内的凸块,从而保证内壳100沿着水平方向的推出与推入。
[002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外壳200的顶部通过胶水粘合有限位条201,限位条201的一端朝向内壳100的方向延伸,在限位条201的一端内侧还设置有粘块201a,该粘块201a与内壳100的前表面或外壳200的底端面粘合连接,从而实现对内壳100位置的限位,也方便后期携带中,不会从外壳200内移动出来,外壳200的顶部还采用胶水粘合有连接条202,在需要将整个试剂盒携带时,可以根据需要,将被限位条201限位后的外壳200握住携带,也可以通过连接条202将整个试剂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检测试剂盒,包括外壳(200),所述外壳(200)的内部设置有内壳(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00)的内部形成有两个独立的空腔,其中一个空腔内设置有内衬板(102),该空腔的内部还设置有调节组件,该调节组件包括:移动部,开设在其中一个空腔的内壁,该移动部包括插槽(100a)与移动槽(100b),所述内衬板(102)的两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插槽(100a)与移动槽(100b)的内侧;阻尼部,套设在所述内衬板(102)的端部,且该阻尼部与所述移动槽(100b)的内壁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100a)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其中一个空腔的顶端开口处,所述移动槽(100b)水平开设在其中一个空腔的内壁,且插槽(100a)与移动槽(100b)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板(102)处于所述移动槽(100b)内部区域的端部开设有环槽(102a),所述阻尼部为套设在环槽(102a)内部的橡胶条(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陈最鹏徐增松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研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