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检查方法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647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制造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时能够以高精度确定间隔件基材上的黏接区域的形成量的检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检查方法是在间隔件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形成有由黏结材料形成的黏接区域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检查方法。该检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对形成有上述黏接区域的上述间隔件基材的表面,通过照射白色光的线性偏振光作为入射光、测定反射光的偏转状态的变化的光谱椭圆偏振法来确定上述黏接区域的形成量。黏接区域的形成量。黏接区域的形成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检查方法及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在间隔件基材的表面形成黏接区域而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检查方法、以及使用该检查方法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小型、轻质且能量密度高、进而能够反复充放电的特性,已在广泛的用途中使用。而且,锂离子二次电池一般具有多个电极(正极、负极)和隔离这些电极以防止内部短路的间隔件。
[0003]在此,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过程中,有时将浸渍于电解液之前的电极和间隔件黏接而制成层叠体,根据需要切断为所期望的尺寸,或者层叠、折叠或卷绕。而且,在该切断、层叠、折叠或卷绕时,有时会产生被黏接的电极和间隔件发生位置偏移等、不良的产生、生产率的降低等问题。
[0004]因此,近年来,研究了在间隔件基材的表面形成由黏结材料形成的黏接区域,将得到的间隔件与电极贴合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将含有规定的热塑性聚合物的涂料涂覆在间隔件上,干燥涂膜,除去涂覆液中的溶剂,由此制作在表面具有由热塑性聚合物形成的黏接区域的间隔件。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1702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在此,在将黏结材料附在间隔件基材的表面来制作形成有黏接区域的间隔件时,以往要求用于确认在形成有黏接区域一侧的间隔件基材表面(以下称为“形成面”或“黏接区域形成面”)上形成了预期量的黏接区域的检查方法。作为这样的检查方法,可考虑通过红外光谱法检测黏结材料所具有的羰基等官能团的方法。
[0010]然而,本专利技术人的研究表明,在利用红外光谱法的检查方法中,在黏结材料所包含的羰基等官能团量少的情况、黏接区域的形成量少的情况等下,实际的形成量与通过检查而得到的形成量会产生较大的误差。
[0011]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制造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时能够以高精度确定间隔件基材上的黏接区域的形成量的检查方法、以及使用该检查方法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制造方法。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本专利技术人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于是本专利技术人新发现,通过使用光谱椭圆偏振法(Spectroscopic Ellipsometry)的检查,能够以高精度确定间隔件基材上的黏接区域的形成量,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14]即,本专利技术以有利地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检查方法的特征在于,是在间隔件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形成有由黏结材料形成的黏接区域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检查方法,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检查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对形成有上述黏接区域的上述间隔件基材的表面,通过照射白色光的线性偏振光作为入射光、测定反射光的偏转状态的变化的光谱椭圆偏振法来确定上述黏接区域的形成量。如果使用上述的光谱椭圆偏振法,则能够高精度地确定间隔件基材上的黏接区域的形成量。
[0015]在此,在本专利技术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检查方法中,上述黏接区域能够为由平均粒径为0.1μm以上且5μm以下的颗粒状黏结材料形成的黏接区域。如果黏接区域由具有上述平均粒径的微细的颗粒状黏结材料构成,则能够使间隔件与电极良好地黏接,同时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特性(输出特性、循环特性等)。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检查方法,即使在黏接区域由具有上述平均粒径的微细的颗粒状黏结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以足够高精度确定黏接区域的形成量。
[0016]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颗粒状黏结材料的平均粒径能够作为通过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EM)的观察而得到的、黏接区域形成面的俯视图像中的任意1000个颗粒状黏结材料的最大直径(将1个颗粒状黏结材料的外边缘上的2点连接的线段的长度中的最大长度)的平均值而计算出。
[0017]进而,在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检查方法中,上述黏接区域能够由一个或多个俯视时呈岛状的区域构成。如果黏接区域由一个或多个俯视时呈岛状的区域构成,则能够使间隔件与电极良好地黏接,同时降低黏接区域的形成量、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特性。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检查方法,即使在黏接区域由一个或多个俯视时呈岛状的区域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以足够高精度确定黏接区域的形成量。
[0018]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隔板的检查方法中,上述黏接区域的形成量能够为0.02g/m2以上且0.6g/m2以下。如果黏接区域的形成量、即黏接区域形成面上的每单位面积(m2)的黏接区域的质量(g)在上述范围内,则能够使间隔件与电极良好地黏接,同时降低黏接区域的形成量、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特性。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检查方法,即使在黏接区域的形成量在上述范围内且单位面积质量小的情况下,也能够以足够高精度确定黏接区域的形成量。
[0019]而且,在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隔板的检查方法中,上述白色光能够为氙灯发出的光。如果使用氙灯作为白色光源,则能够以足够高精度确定黏接区域的形成量。
[0020]在此,在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检查方法中,能够一边沿长度方向输送长条的上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一边进行利用上述光谱椭圆偏振法的测定。
[0021]此外,本专利技术以有利地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在上述间隔件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涂覆包含上述黏结材料和溶剂的涂覆液的工序;将涂覆后的上述间隔件基材上的上述涂覆液进行干燥,形成上述黏接区域的工序;使用上述任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检查方法确定上述黏接区域的形成量的工序。经过上述利用光谱椭圆偏振法检查的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优点:为了使黏接区域的形成量接近预期量,能够根据检查结果调整各种制造条件(涂覆液的固体成分浓度、涂覆条件等)。
[0022]在此,在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制造方法中,上述涂覆液还能够包含分散助剂。如果使用包含分散助剂的涂覆液,则能够将该涂敷液均匀且高速地涂覆在间隔件基材表面。
[0023]进而,在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制造方法中,能够使上述涂覆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为1质量%以上且40质量%以下。如果使用固体成分浓度在上述范围内的涂覆液,则能够提高该涂覆液的处理性及干燥效率。
[0024]而且,在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制造方法中,能够使上述涂覆液的涂覆速度为2m/分钟以上且300m/分钟以下,涂覆速度在上述范围内,即使是高速涂覆,由于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制造方法使用了上述的检查方法,因此也能够高效地连续生产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同时以足够高的精度确定黏接区域的形成量。
[0025]专利技术效果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在制造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时能够以高精度确定间隔件基材上的黏接区域的形成量的检查方法、以及使用该检查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检查方法,其是在间隔件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形成有由黏结材料形成的黏接区域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检查方法,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检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对形成有所述黏接区域的所述间隔件基材的表面,通过照射白色光的线性偏振光作为入射光、测定反射光的偏转状态的变化的光谱椭圆偏振法来确定所述黏接区域的形成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黏接区域由平均粒径为0.1μm以上且5μm以下的颗粒状黏结材料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黏接区域由一个或多个俯视时呈岛状的区域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黏接区域的形成量为0.02g/m2以上且0.6g/m2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间隔件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白色光为氙灯发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朋文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