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动力总成、交通工具和绕组支路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动力总成、交通工具和绕组支路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主驱电机的发展,电机功率密度越来越高,需要通过提高电机峰值转速的方式,来减小电机体积,从而达到增大功率密度的目的,但是系能源汽车电机的高速化发展,将会带来高速区效率偏低的问题,根据电机的控制原理可知,由于电压的限制,在扭矩达到拐点后,需要通过增大弱磁电流来限制电机的端电压,转速越高弱磁电流越大,电机效率越低,导致整车在跑高速时,电量消耗较快,降低整车的续航能力。
[0003]针对这个问题,行业内还没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法,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车电机为了满足CLTC工况,将电机的高效区设计在低速低扭区,无法同时兼顾高速区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改变电机的并联支路数的电机。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机的动力总成。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包括电机转子和电机定子,所述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所述电机转子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内,所述定子绕组设置在所述定子铁芯上并位于所述电机转子的外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包括支路控制模块,所述支路控制模块设置有输入线路组件、输出线路组件和转接线路组件;所述输入线路组件包括输入母线和n路输入支线,n路所述输入支线分别为IP1~IPn,n路所述输入支线与所述输入母线并联连接,IP1~IPn上均设置有输入开关;所述输出线路组件包括输出母线和n路输出支线,n路所述输出支线分别为OP1~OPn,n路所述输出支线与所述输出母线并联连接,OP1~OPn上均设置有输出开关;所述转接线路组件包括n-1路转接支线,n-1路所述转接支线分别为C1~C(n-1),每一路所述转接支线上均设置有支路开关,一路所述转接支线连接在第n路输入支线和第n-1路输出支线之间,即C1连接在IP2和OP1之间,C2连接在IP3和OP2之间,依此连接规律执行,直至C(n-1)连接在IPn和OP(n-1)之间;所述定子绕组设置有n路绕线,n路所述绕线分别为R1~Rn,第n路绕线连接在第n路输入支线和第n路输出支线之间,即R1连接在IP1和OP1之间,R2连接在IP2和OP2之间,依此连接规律执行,直至Rn连接在IPn和OPn之间,n≥2;所述输入支线与所述输入母线连接的第一输入连接端、所述输入开关、所述输入支线与所述转接支线连接的第二输入连接端、所述输入支线与所述绕线连接的第三输入连接端依次布置;所述输出支线与所述输出母线连接的第一输出连接端、所述输出开关、所述输出支线与所述转接支线连接的第二输出连接端、所述输出支线与所述绕线连接的第三输出连接端依次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线路组件还包括输入引线,所述输出线路组件还包括输出引线,所述输入引线的输入节点与所述输入母线连接,所述输出引线的输出节点与所述输出母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n≥4;所述输入母线基于所述输入节点设置有两路并联的输入分路,至少两路所述输入支线并联连接在一路所述输入分路上,每路所述输入分路设置有至少一个母线开关,一个所述母线开关位于所述输入分路上相邻的两路所述输入支线之间;所述输出母线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林阳,李忠雨,叶超,肖意南,王朋政,高峰,候文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英搏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