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听器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6191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7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助听器收纳装置,包括下盒盖、上盒盖和合页,所述下盒盖的上方设置有上盒盖,所述上盒盖与下盒盖的后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下盒盖的内部右端与上盒盖的内部右端分别设置有隔板一和隔板二,所述隔板一右端中部的凹槽内设置有充气单元,所述充气单元包括微型气泵、送气管和抽气管,所述气泵固定安装在下盒盖的内侧底部右端,该助听器收纳装置,设计新颖,使用操作方便,通过气囊与压板的配合,可对上盒盖与下盒盖内放置的助听器进行良好的固定,避免了助听器因在收纳容腔中来回晃动导致其损坏的情况发生,不仅可适配收纳不同型号的助听器,而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而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而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听器收纳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助听设备
,具体为一种助听器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助听器是一个小型的扩音器,把原本听不到的声音加以扩大,再利用听障者的残余听力,使声音能送到大脑听觉中枢,而感知到声音,为听障者带来很大便利;
[0003]由于助听器需要和听障患者的耳道完美贴合,一般助听器在收纳时,为保证助听器的形态外形,通常将助听器保持在自然的形态状态下放置在收纳盒中,但是,市面上的收纳盒只仅仅具备单一的收纳功能,如听障者将其随身携带,收纳盒内的助听器则会在盒内来回晃动,助听器在长久的与收纳盒内部碰撞下,容易使其发生变形,使其发生损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助听器收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助听器收纳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下盒盖、上盒盖和合页,所述下盒盖的上方设置有上盒盖,所述上盒盖与下盒盖的后侧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下盒盖的内部右端与上盒盖的内部右端分别设置有隔板一和隔板二,所述隔板一右端中部的凹槽内设置有充气单元,所述充气单元包括微型气泵、送气管和抽气管,所述气泵固定安装在下盒盖的内侧底部右端,所述气泵的进气端固定安装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另一端与下盒盖的外侧连通,所述气泵的排气端固定安装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的另一端穿过隔板一上设置的通孔与下盒盖内部左端设置的气囊连通,所述上盒盖的内侧顶部中心设置有卡块,所述下盒盖前侧中部设置的开关单元与卡块活动卡接。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关单元包含推杆、卡板和第一压缩弹簧,所述推杆滑动安装在下盒盖前侧中部设置的通孔内,所述推杆的中部外侧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为倒“L”形结构,所述卡板的顶部与卡块活动卡接,所述卡板的后侧与隔板一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且第一压缩弹簧活动套装设置在推杆的外侧。通过推杆的设置,方便使用者对卡板与卡块之间的卡扣进行控制,而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力下,不仅使按压后的推杆进行复位,同时还可以使卡板紧紧的卡扣在卡块上,从而将扣盖在下盒盖上的上盒盖进行固定。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关单元还包含顶轴、密封块、连接管和第二压缩弹簧,所述连接管设置在隔板一的前侧中部,所述连接管的后端与气囊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后端与连接管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块的直径大于连接管前端设置的滑孔直径,所述连接管前端的滑孔内侧滑动安装有顶轴,且顶轴固定安装在推杆的后端中心。通过顶轴的设置,在推杆被按压时,顶轴可推动连接管内部的密封块进行移动,使密封块不再对连接管前端的滑孔进行封堵,从而便于气囊内部的空气从连接管前端的滑孔处向外释放,
进而避免上盒盖在打开时,因气囊充气鼓起,使助听器从气囊上滑落,可对助听器进行进一步的保护,而第二压缩弹簧,可将密封块进行复位。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盒盖的内部设置有压板,且压板位于隔板二的左端,所述压板的后侧左右两端分别上下对称设置有第三压缩弹簧,所述第三压缩弹簧的后端分别与上盒盖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第三压缩弹簧的设置,使压板可对下盒盖内放置的助听器进行按压固定,避免助听器在上盒盖与下盒盖内发生晃动。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盒盖的右侧表面前端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微型气泵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下盒盖内部右端设置的移动电源电性连接。方便使用人员通过控制开关对微型气泵进行控制,而移动电源的设置,可对微型气泵进行供电,无需额外配备电源线,提高了该助听器收纳装置的便携性。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气泵运行,抽气管将外部空气抽送至送气管中,再由送气管将空气输送至气囊中,随着气囊内的空气逐渐增加,使气囊将助听器托起,在第三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使压板可对气囊上的助听器进行按压固定,避免助听器在上盒盖与下盒盖中发生晃动;
[0010]通过按压推杆,使推杆端部的顶轴推动密封块,使密封块对第二压缩弹簧进行挤压,当密封块不再对连接管前端的滑孔进行封堵,气囊内部的空气则通过连接管前端的滑孔向外排出,从而避免上盒盖在打开时,因气囊充气鼓起,使助听器从气囊上滑落,进而对助听器进行进一步的保护;
[0011]综上,该助听器收纳装置,设计新颖,使用操作方便,通过气囊与压板的配合,可对上盒盖与下盒盖内放置的助听器进行良好的固定,避免了助听器因在收纳容腔中来回晃动导致其损坏的情况发生,不仅可适配收纳不同型号的助听器,而且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面上的收纳盒只仅仅具备单一的收纳功能,如听障者将其随身携带,收纳盒内的助听器则会在盒内来回晃动,助听器在长久的与收纳盒内部碰撞下,容易使其发生变形,使其发生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下盒盖、2上盒盖、3控制开关、4充气单元、41微型气泵、42送气管、43抽气管、5开关单元、51推杆、52顶轴、53卡板、54第一压缩弹簧、55密封块、56连接管、57第二压缩弹簧、6气囊、7移动电源、8隔板一、9隔板二、10卡块、11压板、12第三压缩弹簧、13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
[0018]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助听器收纳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下盒盖1、上盒盖2和合页13,下盒盖1的上方设置有上盒盖2,上盒盖2与下盒盖1的后侧通
过合页13转动连接,下盒盖1的内部右端与上盒盖2的内部右端分别设置有隔板一8和隔板二9,隔板一8右端中部的凹槽内设置有充气单元4,充气单元4包括微型气泵41、送气管42和抽气管43,气泵41固定安装在下盒盖1的内侧底部右端,气泵41的进气端固定安装有抽气管43,抽气管43的另一端与下盒盖1的外侧连通,气泵41的排气端固定安装有送气管42,送气管42的另一端穿过隔板一8上设置的通孔与下盒盖1内部左端设置的气囊6连通,气泵41运行时,气泵41通过抽气管43将外部空气抽送至送气管42中,再由送气管42将空气输送至气囊6中,随着气囊6内的空气逐渐增加,使气囊6将助听器托起,下盒盖1的右侧表面前端设置有控制开关3,控制开关3的输出端电连接微型气泵41的输入端,控制开关3的输入端与下盒盖1内部右端设置的移动电源7电性连接,使用者可通过控制开关3控制微型气泵41对气囊6进行充气,而移动电源7的设置,可为微型气泵41提供电力,同时还可提高该装置的便携性,上盒盖2的内部设置有压板11,且压板11位于隔板二9的左端,压板11的后侧左右两端分别上下对称设置有第三压缩弹簧12,第三压缩弹簧12的后端分别与上盒盖2的内壁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听器收纳装置,包括下盒盖(1)、上盒盖(2)和合页(13),所述下盒盖(1)的上方设置有上盒盖(2),所述上盒盖(2)与下盒盖(1)的后侧通过合页(13)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盖(1)的内部右端与上盒盖(2)的内部右端分别设置有隔板一(8)和隔板二(9),所述隔板一(8)右端中部的凹槽内设置有充气单元(4),所述充气单元(4)包括微型气泵(41)、送气管(42)和抽气管(43),所述气泵(41)固定安装在下盒盖(1)的内侧底部右端,所述气泵(41)的进气端固定安装有抽气管(43),所述抽气管(43)的另一端与下盒盖(1)的外侧连通,所述气泵(41)的排气端固定安装有送气管(42),所述送气管(42)的另一端穿过隔板一(8)上设置的通孔与下盒盖(1)内部左端设置的气囊(6)连通,所述上盒盖(2)的内侧顶部中心设置有卡块(10),所述下盒盖(1)前侧中部设置的开关单元(5)与卡块(10)活动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助听器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5)包含推杆(51)、卡板(53)和第一压缩弹簧(54),所述推杆(51)滑动安装在下盒盖(1)前侧中部设置的通孔内,所述推杆(51)的中部外侧设置有卡板(53),所述卡板(53)为倒“L”形结构,所述卡板(53)的顶部与卡块(10)活动卡接,所述卡板(53)的后侧与隔板一(8)之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靖萍冯岭梅姚纳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舒耳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